周光明
重慶遠通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供水企業智慧水務建設
周光明
重慶遠通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供水企業智慧水務建設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傳感監測、GIS地理信息、多媒體交互等多種技術的綜合數字化系統體系。文章分析了供水企業智慧水務建設的背景及關鍵技術,并詳細闡述了智慧水務的建設內容。
智慧水務;水務管理;供水企業
國內一些供水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要求,各自建立了營業收費系統、SCADA系統、管網GIS系統以及水質監測系統等,這些系統經過長期的應用實踐已成為企業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由于這些系統大多由多個軟件公司開發,沒有統一的管理平臺,信息的處理和利用只局限于本部門,造成信息孤島。因此,在建設智慧水務的大背景下,結合水務行業信息化發展經驗,各供水企業應當充分利用云計算和數據技術構建一體化、可擴展的水務綜合運營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增強對供水業務的運營和監管的能力,實現城市供水智慧運作。
2.1 物聯網技術
其核心和基礎是“互聯網技術”,是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一種網絡技術。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供水企業中,可以通過數采儀、無線網絡等在線監測設備實時感知城市供水管網的運行狀態,并采用可視化的方式有機整合運營調度部門與供水管網設備,形成供水企業“物聯網”,并可將及時采集到的各種管網運行、水質、外業人員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并做出相應的處理結果與輔助決策建議。
2.2 移動互聯網技術
移動互聯網是一種通過智能移動終端,采用移動無線通信方式獲取業務和服務的新興業態,包含終端、軟件和應用三個層面。隨著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和移動終端技術的飛速發展,供水企業信息化建設可以引入智能手機、平板、PDA等移動終端設備,服務于管網巡視、檢漏、工程竣工驗收等業務,實現移動辦公。
以供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整合供水企業所有數據資源、通訊資源、網絡資源、系統資源,建立集供水各專題信息服務于一體的供水信息共享服務平臺,以此為基礎快速構建面向供水企業綜合運營監管的綜合業務應用平臺,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的共享,實現供水企業的信息共享和協同辦公,實現供水業務監控、管理、服務等業務的數字化、可視化與聯動化,最終建成具有各供水企業特色的智慧水務綜合運營平臺,為企業的運營、調度指揮、分析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4.1 智慧水務運營數據中心
供水企業的業務支撐系統分別管理著供水基礎空間數據、管網數據與業務數據,基于企業內網與數據更新機制,通過各業務支撐系統的開放數據庫接口將不同專題數據統一匯總到供水綜合運營數據中心,分別實現對應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管網GIS數據庫、巡檢維修數據庫、管網工程數據庫、SCADA數據庫、營業收費數據庫、客戶服務數據庫、用戶報裝數據庫、水質化驗數據庫等數據庫的實時更新,最終實現多源供水數據的統一集成,為供水業務集成與綜合業務管理提供健全的數據分析依據。
因此,智慧水務運營數據中心以其豐富、完整、全面的數據信息為基礎,不僅可以支撐供水綜合業務應用平臺的開發建設,還可以向各業務支撐系統及市政其他領域提供專題業務數據,實現供水各專題業務與綜合業務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從而整合、盤活整個供水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與服務。
4.2 智慧水務共享服務平臺
充分考慮供水企業業務管理需求與服務模式需求,以供水綜合運營數據中心為基礎,供水信息共享服務平臺采用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提供豐富的面向供水業務管理的數據服務、功能服務、運維管理、安全管理,為快速搭建開發功能完善的供水綜合業務應用平臺提供豐富的服務資源,同時也為今后供水企業的信息化業務拓展需要奠定快速實現基礎。
(1)數據服務:提供數據篩選、數據提取、數據處理、數據集成、數據表達、數據發現、數據訪問、數據交換、數據更新等服務,支持不同供水業務之間進行有效的數據共享與交換。其中,無論是面向供水綜合管理的綜合業務應用平臺還是面向各科室的業務支撐系統均可通過服務的方式實現數據集成、共享與交換。
(2)運維管理:提供日志管理、服務管理、運行監控、系統配置、業務統計、功能定制、元數據管理等功能,支持用戶對平臺進行更好的管理與維護。日志管理提供日志寫入與管理機制,自動生成保存日志;還可對平臺運行過程進行狀態監控,如服務狀態監控、服務訪問情況監控、用戶訪問情況監控、登錄時間、訪問次數等;還可對服務訪問量、服務質量、上載數據統計、共享數據等信息進行統計,用于評估服務質量和數據更新需求等。
4.3 智慧水務綜合運營平臺
(1)供水運行監控
同時對供水管網、用水戶、供水量、產銷差、水質等運營信息,以及巡檢事件、漏水、爆管、用戶投訴等異常信息進行瀏覽、查詢、展示與分析;對水廠整體生產情況進行匯總監控與統計分析,對各生產指標進行分類匯總統計及歷史變化趨勢分析。
(2)管網監測設備監控
以動態標簽、圖表、列表等多種形式,直觀、形象、動態地展示各檢測/監測點的水質指標實時信息,同時對比與其相互關聯的其他水質指標變化情況。平臺可進行在線監測數據等值線分析,即利用水質等值面、等值線圖,分析了解供水全區的水質上下游監測點之間的關聯及水質變化規律,預測水質變化趨勢,從宏觀上了解全區水質狀況,輔助供水水質管理決策。
在二次供水監控方面,平臺以二次供水設施數據為基礎,實現二次供水設施基礎數據、業務數據的可視化、信息化管理,不僅支持查看二次供水設施的詳細信息,而且支持二次供水業務信息的實時監控與統計分析,實現二次供水設施的有效監管。
另外,平臺還具有安防系統監控、漏水事件管理、停水事件管理、用戶投訴管理等功能。
智慧水務建設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傳感監測、GIS地理信息、多媒體交互等多種技術的綜合數字化系統體系,實時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采用可視化方式有機整合城市供排水設施,通過對海量水務信息的實時分析與處理,提供科學的管理依據及決策建議。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流程。
[1]田雨,蔣云鐘,楊明祥.智慧水務建設的基礎及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水利,2014(20):14~17.
[2]楊哲.智慧水務系統在城市供水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6(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