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登偉
(南京林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
【大學文化】
以高校公寓文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探索
徐登偉
(南京林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大部分高校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細化至課堂教學和各項文化活動中,希望真正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效果。然而,這種互動還是以班級為基礎,但在高校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中,學生自身對班級的概念已經淡化,宿舍、社團等平臺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更有影響力。因此,本文客觀分析公寓文化建設的內涵、重要性,及其推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可行性,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提供借鑒。
宿舍文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核心關鍵。為此,高校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與各項文化活動的開展,依靠多種途徑的融合以打出一套“組合拳”,希望能有效提升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效果。然而,這些教育手段大多還是基于班級概念提出并設計的,隨著學生生活特點的改變,學生宿舍已成為高校開展各項思想引領和成長服務的全新前沿陣地。推動高校宿舍的文化建設以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效果,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極具實效性和針對性的一個手段。
高校宿舍文化是以高校學生宿舍為主體形成的一套行為方式、實踐活動和精神觀念的集合,由學生在宿舍空間中通過彼此間的熟悉與互動形成的一種價值認同。對高校大學生而言,以宿舍文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具有較大可行性和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
要想幫助大學生正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需要在認知方面使其能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與認識。特別是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說,這是一種對過往優秀經驗總結后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價值引導。[1]
相比而言,高校宿舍文化則是一種自發形成的價值觀念集合。所以,它具有“自下而上”型價值傳遞的所有特性與功能。因此,借助宿舍文化建設,就能有效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缺陷的彌補和互動,用大學生已經普遍認同和接受的精神文化觀念去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類“他文化”的深入認知。
(二)有助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的言行
高校宿舍是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最主要的場所。所以,宿舍文化對其言行舉止的塑造與形成有較大的影響。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與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工作相結合的做法,就能有效借助于這一功能,成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核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大學生的一言一行中。[2]
同時,宿舍還是一個發揮典型功能的場所。在同一個宿舍內,當有典型學生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言行,其他學生會對其產生趨同性,并在這一典型的帶領引導下,快速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自己的言行舉止。
(三)有助于大學生整體思想政治素養的提高
幫助大學生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終目標,不僅能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共鳴并加以踐行,更重要在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的所有內容都高度認同,促進自身整體思想政治素養的提高。
高校宿舍文化具有較強的輿論導向作用和氛圍營造作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目標是一致的。所以,依托高校宿舍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能有效實現這一目標,使之成為高校發展的必然趨勢。
盡管通過高校宿舍文化建設來推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極佳的效果。但面對當前高校大學生追求個性化需要、自我意識增強等特點,以及網絡新媒體的影響,在用高校宿舍文化來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過程中,依然面臨著以下問題。
(一)大學生個性化成長需要給宿舍文化的認同帶來困難
當前高校大學生普遍是90后甚至95后的獨生子女,注重個性化成長、自我中心化傾向較強,且由于集體生活經歷缺乏,依賴性強,在與同學學習生活的過程中,不像以前的大學生那樣能較快地融入宿舍生活,加之生源地區、家庭教育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差異,直接導致共同宿舍文化體系的搭建難度有了較大的提升。[3]
同時,高校目前在建設宿舍文化的過程中,也傾向于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類似的“自上而下”型“他組織化”模式,這更加大了大學生對宿舍文化認同的難度,使用宿舍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可能淪為空談。
(二)宿舍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脫節
為保證學生宿舍的安全性,也便于學生宿舍的保潔與設施維護工作,當前,大部分高校都對宿舍采取“嚴管理”的方式,并分配專職人員對宿舍樓進行管理和日常教育。
但畢竟學生宿舍管理人員不是專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出身,日常教育的內容往往難以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掛鉤。加之學生宿舍管理人員還普遍存在文化素質偏低、缺乏交流技巧、教育手段單一等特點,更使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效果大打折扣。[4]
(三)網絡新媒體平臺帶來的沖擊
隨著網絡新媒體平臺的興起,交流溝通的途徑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因此,學生在對某事物進行辨別的過程中,就不再同以往一樣只汲取教育工作者“一面之詞”,而是尋求網上各方的信息進行綜合判斷,這無疑為高校在課堂上通過教育工作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同樣,網絡新媒體平臺的發展也為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設帶來了較大的沖擊,特別是其中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學生會不斷質疑其合理性,導致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基礎被動搖。[5]
(一)全面樹立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建設理念
高校宿舍文化能對大學生實現共性引導的關鍵,在于高校宿舍文化以學生普遍認同的生活習慣及方式為基準進行建設,所以能使學生對宿舍文化很快產生高度認同。這種模式也被稱為“自組織化”建設模式。
因此,想要以宿舍文化建設推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首先就需要繼續保證這種“自組織化”的建設模式可以繼續發揮其效用——全面樹立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建設理念。因為大學生是這一“自組織化”培育模式的主體與核心,只有真正尊重他們的想法,才能從根本上進行系統化的整體變革,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二)有效融入主流社會文化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能充分認識推進這項建設進程的重要性與漸進性,敢于和善于循序漸進地將宿舍文化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總范疇,并將主流文化與校園精神進行有效融合。特別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代表的主流價值觀念,盡管是經過歷史沉淀且被群體廣泛認同的社會正能量集合,具有較好的思想引導性,但因為與學生成長環境有一定的差別,所以不能強硬地將兩者雜糅,而需要運用多種活動的復合開展,讓大學生能從歷史、傳統文化中吸取精華,使宿舍內部形成對主流文化高度認同的生態環境,也讓學生能在潤物無聲間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自己的學習生活相結合,從而獲得更為豐富、深刻的精神內涵,真正化“培育”為“踐行”。
(三)活用新媒體平臺加強宿舍文化建設
網絡新媒體平臺的發展,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及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設帶來了一定困難,但同時也為兩者在社會不斷的變化中尋求最為適合自身發展的彈性模式,以免因一成不變而陷入模式“陷阱”。
我們可以利用宿舍微信群或宿舍文化微信等公眾平臺,將線下的各種活動與主流價值觀教育宣傳拓展至這個全新的網絡平臺上,加大主流價值文化的傳播速度與覆蓋范圍。當然,要強化網絡引導,保證大學生能在微信群里各抒己見但不偏離正軌,既尊重大學生成長的個性,又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同時可以與高校中的學術文化、研究文化與創新文化進行充分交織,形成高校精神文化構建的大視野,使其能在質量、規模、結構和速度上都能更好地有機統一、提檔升級,從而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落到實處。
[1]楊建波,李新剛.以宿舍文化建設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4,(9):523-524.
[2]吳翠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與消解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14,(1):37-40.
[3]石沁禾.宿舍文化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J].社會科學家,2013,(9):109-111.
[4]徐登偉,肖妍玎,費霏.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價值功能及框架搭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4,(23):91-93.
[5]郭亮.大學生健康上網引導機制實踐研究[J].文化學刊,2015,(3):30-34.
【責任編輯:周 丹】
G641
A
1673-7725(2016)11-0121-03
2016-09-10
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高校綠色公寓文化培育途徑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14SJB03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徐登偉(1981-),男,江蘇宜興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