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坤 彭鐵娜
鐵嶺縣中心醫院
醫院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及改造研究
李鳳坤 彭鐵娜
鐵嶺縣中心醫院
鐵嶺縣中心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由于搬遷新址,因此需新建污水處理站。醫院目前共有700張床位,醫院治療區、住院區和家屬區公用一套上水設施和廢水排放管網。實際用水量200m3/d,最高用水量300m3/d。污水主要來源于醫院門診、病房、手術室、各類檢驗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等排出的醫療廢水及家屬區排出的生活廢水。排放的污水中組分復雜,污水中除含有病原性微生物外,還含有許多無機物和有機物,這類污水未經處理排放,將對環境造成巨大損害并長期危害人體健康。
醫院;污水處理系統;設計
根據國家環保部門的有關規定,醫院將分為綜合病醫院和傳染病醫院兩類,并對醫院和醫療機構的衛生系統進行劃分。傳染病醫院是傳染病專科醫院和傳染科總醫院.。醫院污水的凈化包括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醫醫院、民族醫院和醫院、傳染病醫院(包括結核病醫院)、心血管病醫院、腫瘤醫院、口腔醫院、婦產科醫院和精神病醫院等)處理各類醫院污水,污水處理項目包括療養康復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
1.1 醫院污水成分雜,量大,處理難度大
綜合性醫院所排放的污水中各類型的醫療廢水成分十分復雜,如生活污水、酸堿廢水、重金屬廢水、病理性廢水等,目前中國大多數醫院均難以對于各類醫療污水做到分類采集、分類處理。并且,因為小型醫院內的行政辦公區、生活區、醫療區紊亂的污水排放管道布置,使得小型醫院內的生活污水與醫療污水不能做到分流排放,形成醫院污水處理量較大,相同增加了污水處理的難度。
1.2 醫院污水處理的設施擁有率低,處理能力差
目前,中國醫院所擁有的污水處理設備臺套數量少,處理能力差。據調查,中國現有的八千五百多家醫院中,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擁有率約為58%,首要集中于城市大型綜合醫院中,而在城鎮中小型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中大多均未裝備相應的醫療污水處理設備。其次,在現有醫院的污水管理設備中,其醫療污水的處理達標率約為百分之七十左右,其設備的實踐處理能力不高。
1.3 醫院污水處理技術知識匱乏
目前,中國大多數的醫院短少專業的污水設備管理技術人員,平時工作中無法對于醫院所排污水的實踐的改變狀況或疑問采納相應的處理辦法(如醫院水量、水質的動搖致使投藥量的改變;各類污水的前期預處理等疑問的處理;處理后出水出現酸堿值過低;消毒劑殘留;大腸菌超支等等一系列的疑問,),致使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出水作用欠安,處理能力低下,乃至發作污水超支排放、安全事故等極點事情。
2.1 工藝的可靠性
2.1.1 廢水處理。生物處理體系選用好氧生物流化床替代慣例的生物觸摸氧化,選用比表面積較大的立體柱狀空心填料替代慣例的彈性填料,使填料上附著的生物膜量大大添加,然后進步有機物的去掉功率,并一起具有脫氮功用。曝氣體系選用充氧功率極高的管式微孔曝氣裝置,使污水與填料充沛混合觸摸,既進步了污水的處理作用,又節省了能耗。
2.1.2 消毒處理。消毒選用二氧化氯作為消毒劑,二氧化氯具有高效、廣譜、安全、迅速、繼續時間長,不生成且按捺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三鹵甲烷等特色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A1級消毒劑。
2.1.3 污泥處理。體系污泥首要包含柵渣、氣浮浮渣、化糞池沉渣。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寄生蟲卵。柵渣守時整理,可作為醫療垃圾處理;化糞池2~3年整理一次;氣浮浮渣排入污泥池,經曝氣后好氧硝化減容后,污泥量不大,投加石灰拌和消毒,經過守時抽吸外運處置。
2.1.4 廢氣處理。微生物在氧化,尤其是厭氧水解進程中會發生必定量的CH4、H2S、NH3等有害氣體,對周圍環境形成二次污染。該體系廢氣首要由污泥池、好氧生物流化床曝氣發生,有必定異味,廢氣選用活性炭吸附后高空排放。
2.2 設備的先進性
體系選用PLC作為中心操控器,選用中心集控和分散操控相聯系,便利、直觀、易操作,主動化程度高。調理池水泵選用2臺,分工作泵和備用泵,水泵的發動、封閉受調理池浮球操控,調理池浮球分報警、正常、最低液位三只;機械格柵空隙主動運轉,并在現場單位設置操控箱,依據現場運轉狀況可由手動操控格柵的發動/中止;風機與原水泵聯動,主動運轉,12小時切換一次;加藥泵、氣浮體系、二氧化氯發生器和廢氣引風機和進水泵聯動,主動運轉。
3.1 調試運行
以鄰近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為菌種進行培養、馴化和掛膜。污泥馴化前期選用間歇進水的方式,當好氧流化床的填料開端掛膜后,逐步添加進水量和進水次數,然后以小流量接連進水,并依據出水狀況和污泥形態逐步進步進水量到規劃負荷。在馴化進程中,好養流化床的填料生物膜逐步成熟,床內污泥結團沉降功能增強,鏡檢發現有游動的纖毛蟲(如草履蟲)、輪蟲等。待體系穩定后,將污泥回流一部分至調理池,以恢復微生物活性并進一步增強微生物適應性。經過一個月的調試,工程運轉穩定,處理作用良好。
3.2 運行效果
廢水處理設備經過試運轉,設備運轉正常,全部技術運轉穩定。運轉結果表明,處理后排放的污水優于《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一級規范,并順暢經過本地環保部門的竣工環保檢驗。
對醫院污水的性質是指由醫院產生的污水,包括病原體、重金屬、消毒劑、有機溶劑、酸、堿和放射性。主要部門及醫院污水處理設施:房間、實驗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相處理和動物房、手術室、污水處理、食堂、宿舍排水、醫院管理和醫務人員的診斷和治療的同位素單身宿舍,排水。醫院污水來源及成分復雜,含有病原微生物、物理和化學污染物、有毒有害、放射性污染,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感染等特點,已成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疾病傳播的一個重要手段不能有效地處理。
[1]馬云,高艷玲,陳麗春,趙欣.中國醫院污水處理現狀及前景分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03:128-130+164.
[2]吳克宏,鄧正棟,謝思桃.醫院污水處理技術綜述[J].工業用水與廢水,2012,01:40-42.
[3]孫國亮,唐祖萍,梅凱,張睿.綜合性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改建實例[J].環境科技,2011,02:32-34.
[4]彭濤,富鵬飛,任龍宇,吳博,唐小囡.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淺談[J].遼寧城鄉環境科技,2014,0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