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盈盈
毛澤東“兩個務必”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關盈盈
“兩個務必”思想是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即將成為掌握全國政權的執政黨時,在借鑒歷史教訓和吸取革命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兩個務必”思想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持黨長期執政有重要作用。當今黨在面臨著許多新的困難和挑戰的環境下,更需要繼續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兩個務必”對加強黨的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毛澤東;兩個務必;現實意義
習近平指出:“由于黨內外、國內外種種復雜因素的影響,黨的健康肌體也感染了不少病菌,一些黨員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作風狀況上都處于亞健康狀態,人民群眾有不少意見。”①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黨正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要使黨能經受住考驗,就必須要求黨加強作風建設。
1.以史為鑒,立足現實
毛澤東通讀歷史,深知中國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各個王朝的興亡史。郭沫若發表了《甲申三百年祭》,文中闡述了李自成率領農民軍進行起義,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然而僅僅執政幾十天就上演了因驕奢淫逸而迅速覆滅的歷史悲劇。毛澤東在《學習和時局》報告中指出:“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②
黃炎培提出中共歷史周期律時,毛澤東回答道“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③毛澤東對中國民主革命的經驗和教訓有著清醒的認識。在創立革命根據地時期,毛澤東就注意團結廣大人民群眾,時刻警惕黨內的資產階級思想,注重加強黨內的思想教育。在延安,毛澤東更加注重對黨的思想教育,注重黨風的建設,嚴懲貪污腐化分子。毛澤東總結了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找到一條取得革命最終勝利的重要規律:中國共產黨必須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
2.展望未來,接受考驗
在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面對一個新中國的建立,毛澤東深知:“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④新中國的建設是一個新的困難的開始,仍離不開“兩個務必”思想。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經濟基礎薄弱,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理論和文化水平低下。黨的工作重心長期以來是在農村,對于城市的管理和建設缺乏經驗。面對建設新中國一系列的艱難和困苦,必須繼續保持在革命中形成的優良傳統。
1.“兩個務必”思想是黨進行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
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重要體現,黨的作風優良,人心就會歸一。中國共產黨從開始奪取政權到最終掌握政權,不僅靠黨的正確方針和政策的指引,還依靠在艱苦環境中艱苦奮斗的精神,才取得了一次次的勝利。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發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沒有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也就不能執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⑤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擁有艱苦奮斗的作風,依靠艱苦奮斗精神,我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奪取了政權,成為了執政黨。建設一個新中國是一個新的困難的開始,黨面臨著長期執政的考驗,面臨著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中遇到的無數艱難與困苦的挑戰,必須繼續保持艱苦奮斗、不驕不躁的作風。
2.“兩個務必”包含了廉政建設的思想
毛澤東深知腐敗對黨和國家的危害,一直十分注重反腐工作,特別是加強思想教育,注重思想反腐。毛澤東指出了黨內出現的許多非無產階級思想,其中享樂思想在黨內十分嚴重,這些人希望將隊伍帶到大城市去,不愿意待在農村艱苦奮斗。毛澤東認為如果不對這些思想進行糾正,就會影響黨和軍隊的純潔性。堅持“兩個務必”思想,從源頭上切斷腐敗產生的根源,筑牢反腐的第一道防線。加強思想教育,預防有的人抵得住槍林彈雨的襲擊,卻抵不住糖衣炮彈攻擊這一現象的發生。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態度,警惕黨內形式主義和特權思想的產生。
3.“兩個務必”包含了群眾路線的思想
毛澤東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注重人民群眾的作用,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村。毛澤東科學地預見到:在執掌全國政權后,一些黨員驕傲情緒滋生,感覺自己高高在上,深入基層的事情不需要自己去做,嚴重脫離人民群眾。因此,毛澤東提出在掌握全國政權后必須堅持“兩個務必”。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群眾路線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才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
1.堅持“兩個務必”思想是堅定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基本要求
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先鋒隊的性質要求黨具有先進性。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黨的先進性首先體現在黨的思想中,黨能夠以科學先進的思想引領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毛澤東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②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會面對新的困難和挑戰,需要新的科學的理論引導我們繼續前行,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繼續發揚“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虛心向廣大人民群眾學習,學習他國的先進經驗。盲目自大只會遠離群眾,故步自封,削弱黨的先進性。“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不僅僅是一種作風,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要求,是對人民群眾的正確態度。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艱苦奮斗的精神就像是一股“磁力”將黨和人民群眾緊密連在一起,使黨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2.堅持“兩個務必”,筑牢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線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離不開黨的領導,所以必須加強黨的建設。“四風”問題一直存在于黨內,腐敗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毒瘤,侵蝕黨的肌體。歷史已經證明反腐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習近平在河北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就指出:“我們的執政基礎很牢固,但如果作風問題解決不好,也有可能出現‘霸王別姬’這樣的時刻。”現在,我們黨內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交換原則滲透到黨內,一些黨員干部抵不住誘惑,思想防線崩塌,權錢交易、權權交易等腐敗現象出現,甚至愈演愈烈。黨的作風關系到黨的形象,關系到人心向背,堅持“兩個務必”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有助于黨的作風建設,有助于筑牢黨在思想上構筑的第一道反腐防線。我們要把反腐倡廉,保持黨不變質當做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3.堅持“兩個務必”是黨長期執政的可靠保障
毛澤東在黨即將執掌全國政權之前就注重思考黨執政之后該如何保持能夠長期執政,他提出: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通過踐行“兩個務必”思想,來密切黨群關系,為黨的長期執政提供了可靠保障。習近平指出:“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①作風問題搞好了,黨在人民群眾心中有良好的形象,廣大人民才會支持黨擁護黨,才能打牢黨的執政之基。現在我們處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給黨的不良作風出現提供了可趁之機,我們要想實現全面小康,必須凝民心聚民力,糾正損害人民利益的不良作風。習近平強調:“抓改進工作作風,各項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能不能堅守艱苦奮斗精神,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①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必須繼續堅持和發揚“兩個務必”精神,增強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黨長期執政提供可靠保障。
引文注釋
①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
②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③黃炎培.八十年來[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2.
④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⑤毛澤東.國民精神總動員的政治方向[N].新中華報,1939.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