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為
?
業余作者常有驚喜
高為
業余作者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寫出《血色浪漫》《亮劍》《狼煙北平》的都梁,自不必細說;在美國做公務員的陳九,其小說深受祖國大陸讀者的青睞,以致京滬數一數二的文學雜志,會許下重酬向他約稿……這樣的例子不少。最近,讀了李明春的長篇小說《半罐局長》,我也有了這種驚艷的感覺。
《半罐局長》的主人公叫令狐陽,是四川某縣的教育局長。提起教育,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教育投入的不足,或者想起學校的素質教育欠缺,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體質下降,收費不合理,高額的擇校費,“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等等。《半罐局長》描寫的并不是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層次太高了,對于縣級,乃至鄉級、村級學校,都屬于“高大上”了。《半罐局長》描寫的是農村基層學校的困境,是如何解決民辦教師的轉正問題,是如何解決拖欠教師工資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危陋校舍的問題,是如何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問題——一句話,是如何解決學校的生存這一最現實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問題。
義務教育,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就是:“國家在法律中規定一定年齡的兒童必須受到的一定程度的教育。”九年制義務教育,也就是說,人人都必須讀到初中畢業。但因為“義務”一詞還有“道德上應盡的責任”“不要報酬的”這兩種解釋,所以人們就把義務教育誤解為免費教育或可有可無的教育。貧困的農村家庭有的甚至無力承擔義務教育過程中不多的支出,只能讓孩子輟學,《半罐局長》對這種窘境有一定的描述。
“半罐”,與北方人所說的“半瓶水”相似。俗話說:滿罐水不見響,半罐水響叮當。“半罐”是個貶義詞,人們忌諱被稱為“半罐”,但令狐陽卻受之泰然,他認為:“生命在于響動,人弄出了響動,那叫名頭;單位弄出了響動,那叫聲譽。”在前任局長面對因車禍死亡的學生束手無策,借血壓升高住進醫院并趁機逃離教育局的危急關頭,令狐陽臨危受命,執掌教育局。面對種種積重難返的困難,令狐陽沒有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出擊,所謂的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到。用令狐陽的話說就是:“什么叫本事?有錢辦事不叫本事,要沒有錢也把事辦成,那才叫本事。”由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之路。他把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歸縣里與公務員一起發放(從而結束拖欠教師工資或以縣酒廠的劣質酒抵教師工資的奇葩現象)、減少危陋校舍等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并歪打正著,做出了科班出身的局長都做不出的成績,“半罐”完勝“滿罐”。在省里匯報“普九”的會議上,令狐陽把愿景當作了現實,作為經驗介紹了出去,引起了省里的重視,要在縣里召開經驗交流現場會,迫使縣里積極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配合現場會及“普九”成果的驗收,達到了令狐陽借省里之力改善區、鄉、村小辦學條件的目標。“有一種假話像是預言,過去沒有的事,一旦說了,保不定今后就有了。”由于一直覬覦局長位置的副局長曹達暗中設陷阱,使驗收沒有通過,令狐陽也因此被免職,結束了自己悲劇英雄的演出。
令狐陽說話辦事有一股草莽氣,無論是請求公安局(只要出現侮辱毆打教師的事件,就一定要把肇事者抓起來關幾天以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還是讓包工頭墊付工程款改造校舍,憑的都是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說,多少是個人性格起作用。面對龐大臃腫低效的體制,即使你不貪不搶不托人情一心辦實事,但你的杰出也必定會反襯出周圍上下的顢頇無能,從而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怪圈。你不能太有作為,那樣肯定與現行規則不符,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但你可以不作為,就像幾十年都沒錢蓋校舍,卻年年有錢蓋干部宿舍,隨時有錢購買豪車一樣。而你有所作為了,卻不免處處碰壁,所以,令狐陽的失敗是必然的。
作者李明春當過縣教育局長,對中小學教育是行家里手,對基礎教育現狀十分了解,寫作教育題材可以說是得心應手,不用多費力地去虛構情節,故事會一個個接踵而至。《半罐局長》采用的是普通讀者喜聞樂見的傳統講故事的寫法,沒有趕時髦去追求敘事手法的新突破,很少有意識流、內心獨白、穿越、玄幻、先鋒、哲學思辨等等等等,就是老老實實地講故事。作者繼承了環境描寫、氣候描寫、風景描寫等傳統,收到了情景交融、以景物烘托人物的效果,如第一章:“窗外有棵槐樹,花已謝盡,一只鳥在枝葉間呆立,若有所失。令狐陽忽記起有兩天沒吵架了,似覺不慣……抬腳走了。那鳥卻叫起來,如同嘲笑。令狐陽張嘴要罵你媽的。想想又覺可笑,總不能跟一只鳥吵架。”又如第十七章,小學教師肖凱因為收了包工頭1000元的謝禮,心理壓力過大竟然自殺身亡,其妻子及校長吳媛、令狐陽等十分悲痛:“月亮動了容,失魂樣在山坳里徘徊。大地被淚水漿洗過,慘白一片。凄涼的秋風卷起落葉,紙錢一樣拋撒。”類似這樣的描寫隨處可見,自然和諧。
小說中人物的姓名可能也是很有寓意的,如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縣委副書記、后來的縣長劉強(流氓);為自己的前程拋棄初戀后,又靠老婆出軌做交易處處陷害令狐陽,而終于當上局長的曹達(操蛋);錯過了令狐陽,又被曹達拋棄,草率結婚又離婚的美女校長吳媛(無緣、誤緣);把愛心當獎金發放,不斷考驗折磨丈夫令狐陽的妻子盛琳(盛氣凌人)……主人公在最初的版本中叫范陽,現在改為令狐陽,使人想起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主人公令狐沖——不受清規戒律的束縛,瀟灑不羈,一身豪氣,行俠仗義。對書中人物姓名的解讀可能是我的瞎猜,但現在的書名《半罐局長》確實比最初的《留給記憶的腳印》強了很多。
讀者有一種“求異”心理,不喜歡循規蹈矩的人物,喜歡另類英雄,如《亮劍》中的李云龍。《半罐局長》中的令狐陽也是這樣。令狐陽是“土匪”的后代,妻子盛琳是“蠻婆娘”的女兒,針尖對麥芒,家庭生活熱鬧非凡。令狐陽解決問題的方式又多是另辟蹊徑,不守常規,不按常理出牌,常出人意料,所以,小說就格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