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立星
“中國夢”引領下的國企思想政治教育
童立星
國有企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發展離不開正面的思想引導以及對員工積極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種引導與教育必然要與中國社會整體的發展方向相一致,與國家核心價值體系相統一,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因此,在全民踐行“中國夢”思想的今天,國企的思想政治教育毫無疑問地要向“中國夢”這一全民的奮斗目標靠攏,在“中國夢”這個宏大的藍圖下,進一步提升國企員工的精神層次和風貌以及國企在社會及大眾心中的企業形象。
中國夢;國企;思想政治教育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有企業便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國企的蓬勃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國企的資金支持主要來源于政府,這使得國企職工這個群體在思想、素質、情操以及職業道德水平等方面直接影響到政府在廣大民眾心中的形象及公信力。除此之外,職工是企業最重要的組成元素,職工的總體思想層次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企業經營的成敗,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幫助員工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從而推動企業及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當然,國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其表現形式會隨著我們時代的變遷以及國家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發展需求而有所更新。因此,引領國企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旗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而放眼當下,“中國夢”的視角無疑是國企思想政治教育最與時俱進的切入口。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29日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曾說:“‘中國夢’的概念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它最大的特點就在于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從而將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都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種將個人的榮辱與家國天下的興衰緊密關聯在一起的集體主義精神,正是我們國企職工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從心理認知的層面對職工進行正面積極的引導,增強職工對企業的集體歸屬感,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企業的核心凝聚力。而作為國有企業,這種集體歸屬感又會進一步上升為集體榮譽感和愛國主義情懷,繼而對構建和諧社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國企對于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素來重視。但是,通過對一些相關的數據分析,我們發現,當下國企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是不容樂觀的。
一方面,受市場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企管理者認為,職工的積極性和歸屬感可以通過經濟手段或者行政手段來調動,于是加薪或者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就成了很多企業管理員工的手段,但這是一種誤解。從哲學層面來說,無論是加薪還是規制的約束,都不能從心理層面改變職工的工作態度,職工表面上的積極行為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一個企業的運營情況,更不必談集體歸屬感之類的心理感受。
另一方面,半數以上的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專門的負責部門,往往是通過企業領導層下達的,但思想教育與企業管理本就是不同領域的兩種工作,很多國企領導本身是不具備這樣的專業技能的,加之職工本身的素質存在差異,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各有不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也不同,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非常細致的引導。而依靠領導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顯然缺乏一定的針對性,效果自然也就不太理想。
應該說,當下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夠的力量把企業上下的人真正地從心理層面上凝聚在一起,這不僅阻滯了企業的發展,而且對于我們所追求的構建和諧社會以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目標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要想扭轉這種局面,首先就必須在國家、企業以及職工的發展規劃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將三者的命運相關聯,從而達到“勁往一塊使”的效果,實現三者的共榮。而“中國夢”恰恰是這樣一個權衡了全國人民的夢想與利益的偉大思想,將它融入國企的思想政治教育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對于指導和改善當前國企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1.路徑:在“中國夢”的宏大藍圖下從心理層面建立職工的集體歸屬感和榮辱觀
首先,“中國夢”是由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夢編織出來的,這些夢層層向上,從個人的,到一個個小集體的,再到更大的集體的,最后是國家的,它們環環相扣,殊途同歸,核心目標在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夢,這個夢的實現,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努力,而“中國夢”最終也必將惠及每一個中國人。正是這種相互關聯的存在,使得“中國夢”的思想一經提出,便受到了全民的肯定與追捧。因此,以“中國夢”作為國企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幟,首先是要讓職工體會并融入到這種相互關系之中,利用職工對“中國夢”的肯定,使他們更進一步地認識到,國企的蓬勃發展可以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良好的經濟支持,而自己作為國有企業的一名員工,任何一個微小的進步和努力都是在助力中國夢的實現,而自己也終將成為這環環相扣的夢想的受益者。這種從心理層面生發的認知遠遠要比加薪或者冰冷的規章制度等更能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也更有利于從根本上建立職工的集體歸屬感和榮辱觀。
其次,國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體系,而“中國夢”這個概念本身也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因此,以中國夢為牽引,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應建立專門的部門并由專門的人員來進行,以便于更加細致、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2.價值:個人價值的彰顯、企業價值的升華以及國家利益的兼顧
其一,“中國夢”將個人、企業與國家的命運相關聯的同時,也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每一個人的夢想,這一理念在國企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則體現為企業尊重個體員工的自由與選擇,而職工個人也因此而更能夠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里最大程度地彰顯個人的價值。
其二,毫無疑問,在集體統籌下個人價值的提升必然會帶動企業的成長,這種成長是多方面的。一者,國企職工認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構建國有企業在廣大民眾心中的正面形象,助力政府獲得人民更多的支持,這是一種社會價值提升的體現;二者,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得到調動,必然會帶動企業經濟價值的增長,為企業發展到更高的經濟平臺提供硬實力。
其三,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資金來源主要來自于政府,同時其運作與發展主要依靠于普通職工的共同努力。與西方私有制經濟各為其主的情況不同,國有企業作為公有制經濟的代表,它最終服務的還是人民大眾,所彰顯的這樣一種經濟文化體現了共和國集體主義的人文風貌。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所在,共和國成立之初,人們便是懷抱這種思想投入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隨著西方“和平演變”等思想的侵蝕,越來越多的國人迷失在名利的追逐中,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漸漸變弱,國有企業中職工損壞企業利益的行為屢見不鮮。而“中國夢”的提出仿佛一劑強心針,讓人們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個人與集體的利益權衡中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概念在人們心中再次清晰了起來。換言之,“中國夢”融入國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回歸,更是一種升華。
在中國,國有企業是一個多元的窗口,它的經營狀況極大地影響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它的員工形象直接影響民眾對政府的評價,它的企業文化也深深地影響著中國本土企業的文化建構。它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它需要一個宏大而具體、深刻而包容的理念作為其思想上的引領,因此,將“中國夢”融入國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必然的選擇,也是一個明智的行為。中國夢涵蓋了企業的夢,也囊括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夢,以之為依托,既兼顧了員工的利益,又實現了企業的價值,更助力了民族復興的大業。
[1]周小亮.深化體制改革中的利益兼容問題探索[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13.
[2]曾志偉.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0.
[3]楊春權.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1.
[4]顏碧云.對企事業單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09(10):65.
[5]鄭永廷.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及其發展[J].教學與研究,2011(3):16.
[6]安國榮.新形勢下做好國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理論廣角,2014(2):14-19.
(作者單位: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