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卓(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寧波315100)
?
衛生類高職院校開設家政服務專業的思考
朱曉卓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寧波315100)
摘要:當前,家庭對以健康保健為特色的家政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家政服務行業已經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的重要力量。衛生類高職院校可充分利用辦學優勢,培養具有健康保健特色的高素質、高技能家政服務專業人才,這不僅符合家政服務行業專業化和特色化發展趨勢,也是衛生類高職院校形成自身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衛生類高職院校要辦好該專業,必須依托相關專業,在人才培養定位、培養模式、師資建設、教材建設和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積極創新,推進家政服務人才素質和技能全面提升,從而推動家政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衛生類高職院校;家政服務專業;健康保健
家政服務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經濟繁榮、城市社區興起以及居民生活需求內容不斷擴大而產生的一個新行業,是家務勞動社會化的產物。隨著我國進入社會老齡化、家庭小型化階段,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對自身健康的關注日益提高,以健康保健為特色的家政服務需求與日俱增。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家庭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高等院校要開設家庭服務業相關專業,專門培養從事家庭服務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和中高端專業技能人才。因此,衛生類高職院校應以此為契機,創新思路,積極辦好家政服務專業,力爭成為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家政服務人才的引領和示范。
1.1家政服務業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成熟,產業結構調整問題擺在了面前。縮小第一、二產業比重,加大第三產業——服務業比重,既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又順應了家庭服務消費需求上升的現狀。家政服務的需求基于家庭消費,可以在經濟增長所容納的就業崗位之外再增加新的就業機會;同時,其發展還具有拉動有效需求、刺激消費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0年調查統計,我國家政服務人員需求量在500萬人左右,目前我國大中城市居民對家政服務的需求,至少能提供1 500萬個就業機會,家政服務有望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我國城市就業崗位的主要增長點。由此可見,大力發展家政服務業,對于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擴大內需、調整產業結構具有重要作用。而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家政服務專業人才,正是高職院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1.2家政服務業具有專業化發展趨勢
近年來,基于家庭對健康的需求,家政服務在傳統服務項目基礎上逐步拓展,延伸服務內容,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傳統的保潔、搬家、保姆等項目不斷細分,月嫂、陪護、聊天、理財、保健、居家養老等服務逐漸成為家政服務的主要內容。孕婦和產婦護理、嬰幼兒保育、居家養老和家庭烹飪等服務專業性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家政服務企業開始重視開發和推廣健康保健類服務項目,而健康保健特色也成為家政服務企業走上規模化、特色化發展的重要途徑。這種專業化趨勢必然要求家政從業人員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尤其是針對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婦、嬰兒)的家政服務。
1.3家政服務專業是衛生類高職院校特色辦學的新途徑
據統計,截至2012年7月,我國共有38所高等院校開設了高職高專層次的家政服務專業(學制3年),主要分布在北京、重慶、山東、河北、四川、廣西、廣東、江西和湖南等地。其中衛生院校有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和菏澤家政職業學院等,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主要培養以中醫康復保健為特色的家政服務人才,而菏澤家政職業學院主要培養以護理為特色的家政服務人才。在高等職業教育多樣化發展的今天,衛生類高職院校完全可以充分發揮自身醫療衛生教育優勢,切合健康社會服務需求,創辦高水平、有特色的家政服務專業,從而為學校特色辦學探索新路徑,將辦學從單一的衛生領域向健康領域擴展,有助于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
2.1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專業建設的立足基點是解決“培養什么人”的問題[1]。如果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不清,沒有明確的方向,必將導致高校人才培養與行業人才需求脫節。目前高校家政服務人才培養包括本科和高職高專兩個層次,此外還有在職家政服務人員短期培訓。本科層次家政類專業主要定位為家政服務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在職家政人員短期培訓以服務技能為主。衛生類高職院校培養家政服務專業人才,不僅要與本科家政學教育和短期培訓有所區別,更要體現健康保健特色。對家政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進行調研分析,發現衛生類高職院校培養的家政服務專業人才應具備較強的人際溝通和社會工作能力,熟悉家政服務相關政策法規,具備基本健康保健知識、家政服務和管理技能,能根據服務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開展預防保健、護理康復、膳食營養、心理咨詢、家庭教育及家政服務企業基層運營管理等工作。因此,衛生類高職院校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應以厚人文、明醫理、強技能為目標,培養能勝任家政服務企業相關崗位工作,懂技術、會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2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式”家政服務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注重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增加學生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堅持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路子,學校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家政服務行業屬于新興朝陽行業,社會對該職業的認可度還不高。通過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式”培養,不僅能夠按照行業需求培養人才,實現教育和崗位的無縫對接,有效提高家政服務人員的學歷和技能,提高家政服務的質量和檔次,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家政服務行業的職業認可度,實現校企共育人才,以人才推進家政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提高家政服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3構建“崗證融合”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衛生類高職院校應準確把握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市場需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堅持崗位導向型、職業需求型理念,構建“崗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根據衛生類高職院校辦學優勢,培養的家政服務專業人才除了具有家政服務員或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外,還應具有健康保健類職業資格,如考取公共營養師、健康管理師、保健按摩師、養老護理員以及育嬰師等職業資格證書。衛生類高職院校應積極推進校企深度融合,按照職業資格證書要求進行人才培養,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強化職業道德、崗位素質與核心能力培養,使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更加貼近市場、貼近崗位,為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提高創造條件。
2.4構建具有衛生特色的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要素。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家政服務專業大多沿用由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3類構成的課程體系,表明上看內容豐富、面面俱到,但實際上結構松散、未成體系、沒有特色,容易導致學生缺乏職業核心能力,難以滿足崗位的特殊需求。高職院校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必須以家政服務企業實際崗位為基礎,實現職位任職資格、規范與學生專業素質對接,明確人才培養能力定位及專業素質構成,將崗位任職條件轉化為教學內容和技能訓練科目,并落實到學生日常教育和培養中,將家政服務企業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能力、素質進行分析、提煉、歸納、總結,有針對性地對課程進行增刪、調整,將其分解為典型任務并落實到教學中。具體而言,就是要科學合理地設置“必需、夠用”的家政服務專業基礎知識課程,同時開發能保證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課程,合理設計和構建既能滿足當前就業、又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和技能結構,為學生在今后職業崗位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2]。衛生類高職院校可以將家政服務專業課程分為三大類4個模塊:三大類分別為專業技能、職業素養、職業發展能力,4個模塊分別為家庭日常生活服務技術、家庭特殊人群服務技術、家政服務企業管理技術、家政服務職業綜合素質;其中家庭特殊人群服務技術模塊主要包括家庭用藥指導、健康教育、老年人照護、母嬰護理、常見疾病康復、心理咨詢與治療等。通過構建以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為主線的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不僅滿足了家政服務崗位工作基本技能要求,也體現了以健康保健為特色的家政服務專業化發展要求。
2.5構建專、兼職高素質教學團隊
師資隊伍建設是家政學專業建設與發展的關鍵。高職院校家政服務專業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教師尤為不足。衛生類高職院校相關醫學專業(如護理、康復、營養等)師資充足,但家政學、社會學、經濟學、藝術學師資力量相對較弱。現有教師隊伍大多對家政學缺乏深刻理解和整體把握,難以滿足和保證專業教學與培養目標的實現。衛生類高職院校要辦好家政服務專業,必須在現有師資基礎上通過“內培外引”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水平專、兼職師資隊伍,一方面制訂專職教師培養計劃,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要求教師考取家政服務相關職業資格證書,鼓勵其通過掛職鍛煉、兼職等途徑參與社會實踐和專業實踐,與家政服務機構緊密聯系,掌握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最新進展。通過校企合作,逐步形成專業實踐課程由兼職教師擔任的機制;聘請知名院校著名專家參與學校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工作,并大量聘請企業一線骨干技術人才擔任兼職教師。
2.6加快具有健康保健特色的家政服務專業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點和難點。高職院校開辦家政服務專業時間較短,人才培養定位仍在探索之中,核心課程體系尚未完全構建,導致教材建設滯后。突出表現為數量偏少,不成體系,針對性不強,重技能而輕文化,理論與實踐脫節,缺乏規范性,無法適應家政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基于此,衛生類高職院校在推進家政服務專業建設過程中必須切實抓好教材建設。一方面,選用已經出版、質量有保證的教材;另一方面,針對專業教材空白領域,結合當前社會健康保健服務需求,按照現代家庭服務業發展新趨勢、新特征、新要求,合理吸收家政行業學術研究理論創新成果和家政產業發展實踐經驗,校企合作編寫具有健康保健特色的家政服務專業教材。對于發展迅速且應用性強的課程,要不斷更新、整合教材內容。
2.7推進家政服務教學實踐實訓基地建設
衛生類高職院校家政服務專業實踐實訓基地建設,必須以滿足教學、科研、培訓和職業鑒定需要為目的,依托現有醫學相關專業,在護理、康復和助產等專業實訓中心基礎上建立校內家政服務實訓中心,也可提高實驗實訓場所的利用率;根據校內基地向校外延伸的思路,積極與街道及政府相關部門(如貿易局、民政局)合作,在社區建立家政服務職場化實訓中心,帶動教、產、研以及學生創業的共同發展;根據家政服務就業崗位擴展情況,建立實踐教學基地,依托各基地實踐教學環節,建立有健康保健特色、符合職業崗位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
2.8加快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國際化進程
家政服務專業在國外發展較早,也較為成熟。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進一步發展,國際經濟貿易往來不斷深入,國際化必然成為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發展的趨勢。衛生類高職院校應開設家政涉外英語、國外家政禮儀等選修課程,培養學生國際家政服務技能和素質;與國外先進家政服務資格認證機構合作,爭取引入先進國家健康相關的家政服務職業資格證書,以實現本專業人才培養和國際接軌的目標。
隨著家庭健康意識的增強,具有健康保健特色的家政服務項目必將受到社會歡迎,開發和推廣此類項目是加快實現家政服務行業特色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之一。衛生類高職院校作為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完全可以依托現有專業優勢,將家政服務專業做出特色,成為引領和示范,全面提升家政服務專業人才技能和素質,從而推動家政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3~5]。
參考文獻:
[1]胡藝華.本科院校舉辦家政學專業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3(1):79-81.
[2]劉心美,趙桂茹.基于崗位勝任力模型的高職課程體系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8):34-36.
[3]朱曉卓,陳延.提升家政服務業發展水平的路徑研究:寧波實證[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14,14(3):42-46.
[4]朱曉卓,陳延.寧波市城市居民家政服務需求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2013,27(3):86-119.
[5]朱曉卓,陳延.基于崗位勝任力的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1):14-15.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9-0014-03
基金項目:2013年寧波市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基于崗位勝任力的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成果(YGH132);2013年度寧波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寧波市提升家政服務行業發展水平的政策與路徑研究”階段成果(G13- ZX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