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玲,翁燦爍,徐彬鋒(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廣東廣州510520)
?
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余麗玲,翁燦爍,徐彬鋒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廣東廣州510520)
摘要:針對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課程傳統教學存在的不足,以“理實一體化”模式為引領,對醫療電子工程專業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課程進行一系列改革實踐,就課程標準的制定、學習情境及教學方案設計,提出具體措施。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學習情境;教學方案
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設計,強調專業知識不應通過灌輸而應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建構獲得,把工作過程作為一個整體,將工作環境與教師、學生密切聯系,課堂講授同工作環境、經驗指導相融合。該課程設計思路著眼于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以適應當前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
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是醫療電子工程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實踐性強,對學生后續職業能力的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該課程傳統教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缺乏直觀的操作演示,學生普遍感覺枯燥乏味,對所學內容缺乏感性認識,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學習積極性不高,逃課現象嚴重,即使坐在教室也是睡覺、玩手機。二是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實際脫節。傳統教學方式講授的顯性知識缺乏與實際工作的直接聯系,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作用有限。
“理實一體化”[1,2]教學法是指打破理論課、實踐課界限,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生產、技術服務等環節融于一體,使教學相對集中,即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可以有效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問題。為了解決本課程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提升,首先需要科學系統地對課程學習內容進行整合,課程教學也應從以教師為主體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因此,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課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既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又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
考慮到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設計,借鑒兄弟院校課程改革經驗,結合“珠三角”地區醫療器械行業企業需求與學院實際,我們對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課程進行了“理實一體化”改革探索與實踐。
2.1課程定位
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是醫療電子工程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生通過醫用電子產品基本工藝領域的學習,掌握基礎理論知識;通過典型醫用電子產品組裝與調試領域的學習,掌握生產技能;通過醫療器械生產管理與質量控制領域的學習,掌握生產工藝流程和崗位操作規程。同時,學習本課程還為醫用電子儀器分析與維修技術、數字化醫學儀器設計、單片機小系統設計與制作課程奠定了識別和檢測常用電子元器件、電子電路調試的能力基礎及工藝基礎。
學完本課程,學生應具備以下能力[3]:(1)能根據需要選擇與檢測電子元器件;(2)能根據需要合理選擇工具和正確使用儀表;(3)能識讀醫用電子產品工藝文件;(4)能按照電路原理圖和電子產品工藝文件進行裝配與焊接產品;(5)會使用常用工具、儀器、設備對已裝配好的產品進行調試與檢驗;(6)能對醫用電子電路進行故障分析;(7)能按照組織生產過程的基本要求完成生產,熟悉與醫療器械相關的生產運作管理。
2.2學習情境設計
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常用電工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機械制圖等方面的知識,課程涉及知識面廣、內容多、更新快,又與其他專業課和實際工作相結合,學生感覺難度較大,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強。
我們首先對課程教學計劃進行修訂。修訂前,理論課時占65%,實踐課時占35%,修訂后,課程教學類型不再劃分理論課和實踐課,而是針對內容分模塊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該設置能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本課程教學打破傳統章節限制,實施分模塊、項目化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1]。由于學習情境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受學院現有教學條件的制約,在對學院教學條件及合作企業的生產環境進行系統分析后,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規律,按照由簡單到復雜、能力培養逐步遞增的思路設計5個學習情境。情境1:醫用電子產品的來料識別與檢測;情境2:典型醫用電子產品的組裝;情境3:典型醫用電子產品的調試;情境4:醫用電子產品的檢驗,撰寫檢驗報告書;情境5:生產管理,制訂計劃,按標準組織生產。情境2~4分別精選一個真實的電子產品作為學習載體,并以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普便適用的生產環節設計4個子任務:裝配準備、整機裝配、總裝調試和整機檢驗。每個學習情境分擔了該領域相關任務單元的能力和素質培養任務,通過4個子任務實現知識重構。
2.3教學建議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關鍵就是要有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踐教學的“一體化”場所。目前,我們擁有一間與企業聯合開辦的模擬生產實訓室。為實現課程教學目標,應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如:微格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等[4]。在組織方式上,采取“車間教學”方式。將學生5~7人分為一個班組,每個班組選一位班組長,負責本組的生產、組織與管理。同時,課程教學注重以任務引領型項目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項目活動中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任務實施前,教師提出相關要求或者進行示范。完成相關項目任務后,學生展示成果,課堂氣氛變得活躍,不再枯燥乏味。學生通過實際動手做產品,參與興趣得以提高,責任心也得到提升,教學過程變成了學生主動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學生的語言表達、團隊合作、思維方式等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2.4改革學生成績考核方式
如何客觀、公正、合理地評價學生成績,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其學習方法、學習態度起著重要作用。本課程考核方式與標準的制定以促進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掌握崗位技能和專業基礎知識為指導思想,采用過程性考核+終結性考核的方式,過程性考核占70%,終結性考核占30%。過程性考核由個人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3部分組成,主要評價指標有:學生工作態度和團隊精神、產品質量、工作記錄與報告、現場答辯及匯報??己朔椒ú扇嵱栠^程與實訓結果相結合,工作態度和職業能力相結合。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僅全面,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校醫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課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許多地方仍需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我們發現,該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需要到行業一線進行實踐,還需要將其他學科知識融會貫通,雖然工作量加大了,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此外,課程教學改革對實訓條件提出更高要求,這對實訓環境的改善與建設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蘭作平,謝慶娟,米慶林,等.藥物化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重慶醫學,2015,44(3):422-424.
[2]宋麗.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子產品生產工藝與實踐》課程改革[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4):60-62.
[3]賴勝圣,金浩宇,翁燦爍.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醫用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9,23(1):10-12.
[4]王海濤.《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學習領域”課程方案開發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1):116-118.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9-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