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占魁
改革基層職工福利制度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根基
孫占魁
菜籃子工程是事關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大問題。因此,鐵路基層單位高度重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上馬菜籃子工程,讓職工吃好吃飽。菜籃子工程既是民心工程,又是企業的加油站,必須盡全力搞好。
菜籃子;因地制宜;工會文章
沈陽鐵路局吉林供電段認真貫徹鐵路總公司《關于進一步改善鐵路職工生產生活條件意見》,積極落實局黨委局工會有關“鐵路職工生活規劃”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利用現有的職場環境和設施,與過去一段時間里打造的“三園”基地“五小”建設相配套,拓寬思路大力發展養殖業。以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生產生活積極性,增強凝聚力,讓職工生活好起來,日子富起來,在“真養真吃”中真正受益,從而使鐵路運輸安全得到保障,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吉林供電段現有干部職工1064人,12個沿線生產車間,70個沿線生產班組,負責長春至吉林、吉林至琿春高鐵供電以及沈吉線、長圖線、吉舒線、四梅線、鴨大線、渾白線、宇松線等十幾條高、普速鐵路的供電工作,運營里程3114公里、電力線路7168公里。
本段最大特點,即點多線長,覆蓋面廣。其各車間(或班組)作業網點間的工作環境差距巨大,有的設在繁華的鬧市區,有的卻在遠離城市且狼熊經常出沒的偏遠山區,職工值班最遠要到150公里以外的崗位,一去少則3~5天,多則8~10天。所以,每逢出勤職工都是遠離家庭和親人,帶足至少一個星期的生活必需品,如糧食、水、衣物等,工作和生活條件孤單、乏味、寂寞、艱苦。
基于實際情況,黨政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帶領職工響應上級號召,大力開展小“三園”建設,把菜籃子工程建設當作暖人心、聚人心、穩人心工作來抓,以調動職工安全供電積極性。由此段工會具體組織實施的改善職工生活,豐富群眾的菜籃子工程建設上,70多個班組網點中,已建成小菜園49處、小果園37處、小花園30處、蔬菜種植基地一處,共計14000平方米。“三園”建設極大地豐富了職工的菜籃子和餐桌。
2015年,按照局工會的要求,在“三園”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空間和渠道,為了既發揮經濟效能最大化,達到心理期望值,又不造成過多的浪費,采用投石問路的方法,精心謀劃小養殖業的發展,建成具有試點性質的300平方米的小養魚池一處,550平方米的小飼養場兩處。不僅使職工群眾吃上了自己種、自己管的放心菜,而且更讓職工能吃上自己養殖的雞、魚、肉、蛋,從而使職工群眾在享受收獲的喜悅的同時,為今后力爭在有條件的車間和班組全面實施養殖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寶貴的借鑒作用。
發展小養殖是安全生產以外的一項全新的一項工作,工會首先抽專門時間,到基層進行了走訪和調查,先后走訪了圖們北供電車間等5個車間,了解職工對此項工作的看法和意見。在調查了解中發現,一些干部職工對此項目思想認識不夠集中,有的不但有分歧,甚至有反感,歸納有“四不可”主要傾向:一是不可行。有的認為,我們保供電保安全才是正事,搞養殖是不務正業,副業沖擊主業,擔心安全生產得不到保證,這絕不可行。二是不可取。有的強調,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少、精力有限,怕忙不過來。三是不可用。有的干部職工還認為,搞養殖會招來黃鼠狼、老鼠等小動物,有可能嗑咬供電設備以致其遭到破壞。而且,養殖衛生一旦失管,就會造成環境污染。四是不可能。有的干部職工認為,先前搞的“三園”就可以了,不必再擴大“產能”搞養殖。養殖業風險大,并且內部沒有養殖專業人員,所以,不能在主業以外再搞副業養殖。
工會一班人將職工對此事的思想認識,反映的問題以及思想顧慮收集在一起,進行專題研究,認真分析梳理。一方面,根據現實情況預先設想,進行預防性處理,做到未雨綢繆。另一方面,組織觀看蘇家屯站關于發展和豐富職工菜籃子的“副業”示范現場會的錄像片進行“立體”疏通,最終轉變了單一抓管理的思想和畏難情緒,激發了干部職工發展小養殖建設家園的主動性。
大家思想統一后,工會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確定以圖們北車間延吉西牽引變電所、梅河口車間朝陽鎮工區、通化車間大泉源配電所為試點,養殖魚、豬、雞三個品種。先后建成了延吉西牽引變電所300多方平米的養魚池,工會投入資金。購買魚苗,投放了紅鯉魚、草魚、鯽魚等多個品種。為搞好養殖,段工會首先建議車間選派干部負責管理,安排值班的職工輪流負責飼養。其次,積極協調社會力量,幫助車間對外聯系,將有經驗人士請來,講授養魚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對在魚苗投放后的水溫、飼料、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識傳經送寶。最后,購買飼養方面的技術書籍,讓負責飼養的職工用知識來武裝頭腦,以此來指導實踐。去年初冬共收獲成魚1000多斤。
2016年,段工會經過考查,在養魚的基礎上,將擴大“戰果”,再建兩處基地養豬、養雞。一處確定為梅河口車間朝陽鎮工區。本基地可依靠車間四面院墻之有利條件,在占地300平方米果樹區域中,購買100只雛雞進行試養。同時,在墻角處建豬舍,喂養6頭豬仔,預計飼養10個月生豬出欄。另一處確定于白河供電車間白河配電所。在其圍墻北側,同樣投資建成50平方米的圍欄和兔舍,購買兔崽20只左右進行試養。在試養過程中積累經驗,并將好的做法進行推廣,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為了讓小養殖再發展環境長期保持下去,我們建立了一個自上而下的管理機制,形成段、車間、班組“三級”管理的格局,并將小養殖作為工會考核、獎罰的重點工作去抓。先后制定了考核《制度》,出臺了考核《辦法》,尤其是在車間和班組分別建立飼料成本消耗賬目明細《簿冊》,賬目公開,做到人人既是監督員又是管理員。在此基礎上,還建立了強化養殖責任區承包到班組,衛生責任區落實到個人。在管理過程中,還根據不同車間的不同特點以及職場環境,設計規劃了養殖項目,讓職工能夠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喜悅、收獲和爽心悅目的職場特色環境,引導干部職工樹立起愛崗敬業的主人翁意識,并逐步形成一種文化氛圍。
在養殖調研中,發現和整理出的一些突出問題,其中也是最主要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職工對飼料的資金來源問題。這關系到“三園”與養殖能否“互動”,關系到今后養殖能否良性循環順利發展。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好。段工會由此決定本著段提供飼養初始成本(如豬仔雞雛等),而飼料資金由基地自籌原則,確立了“以收促養”的方針,繼以精心培養。即班組小養殖的豬、雞、魚等,段工會以市場的價格進行收購,收購的比例占所飼養數量的50%。這樣做的原因:一是回收的豬、雞、魚、蛋等可用于“兩節”工會走訪及對困難職工的慰問活動;二是收購的生豬、活雞可作為段高鐵8個基地食堂的副食補充;三是養殖基地可將售購回來的資金用于今后養殖所需的飼料、防疫等費用支出,這一項是促進養殖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最基本方法。除此之外我們還看到,先前建立的小菜園,可將收獲剩余的蔬菜瓜果喂豬喂雞,而雞豬圈糞肥又可讓菜園受益,從而減少飼料成本支出,這也是促進良性循環的手段。
1.突出實用,要在“真養真吃”上下功夫
小養殖要突出實用。要讓職工真正看到希望,吃到嘴里,得到實惠。要以飼養生命力頑強、易養殖、易成活、低成本、高產出的雞、鴨、魚、豬等為主,力求當年投入、當年收獲、當年見效的“短、平、快”的發展模式。
2.突出管理、在真抓真管上下功夫
班組長要負起責任。搞好小養殖的關鍵在班組長。因此各班組長要負起責任,親自上手在“建、管、養”上特別是在制度落實上下功夫。
3.突出規模、在真投真建上下功夫
“有就行”狀態要改變。班組在搞小養殖建設上只停留在解決有無問題,認為“有就行”,而不去再開發再利用,只停留在試點階段,缺少長遠的謀劃。
4.突出考核、在真查真檢上下功夫
考核機制要落實。要把小養殖班組日常整體工作結合起來,不能單擺浮擱。定期或不定期對各車間、班組小養殖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在車間場務公開公示欄上公示;同時與班組職工獎金的二次分配掛鉤。
(作者單位:吉林鐵路供電段)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