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杰
試論西柏坡時期毛澤東的城市建設管理思想
趙慧杰
西柏坡時期是毛澤東思想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毛澤東智慧地運用軍事思想成功地指揮了三大戰役,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與此同時,毛澤東思考革命勝利以后,中國共產黨占領大中城市的未來建設管理工作。通過查閱這個時期的電報、講話、批示、重要會議通知等文獻以及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形成的正確的方針政策,可以看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這個階段已經初步形成了城市建設管理思想。本文從西柏坡時期毛澤東提出城市建設管理的主體、主要內容、方式手段方面來探討毛澤東的這一思想。其對于今天我們弘揚西柏坡精神,開展城市建設管理工作仍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借鑒意義。
毛澤東;城市建設;管理思想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共中央進駐西柏坡的時間雖然短暫,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此段時期卻是毛澤東思想進一步發展和升華的重要時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向前推進的關鍵時期。西柏坡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僅要思考如何應對茍延殘喘的國民黨部隊,最終奪取全國勝利,而且更要思考未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后中國的城市建設管理工作。雖然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城市,但是真正成長、壯大、發展起來卻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隨著當時戰爭形勢的不斷推進,解放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對于解放后的大中城市怎樣建設,怎樣管理的問題,這無疑給長期據守在農村的中國共產黨人帶來了嚴峻挑戰。在西柏坡時期毛澤東深思熟慮、未雨綢繆,不僅分析了當時的戰爭情形,而且還謀劃了戰爭勝利后未來的城市建設管理工作。通過查閱這個時期的電報、講話、批示、重要會議通知等文獻,以及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形成的正確的方針政策,可以看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西柏坡時期已經初步形成了城市建設管理思想。在1949年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就特別強調未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要放在城市的建設和管理上,尤其對于廣大干部來講必須學會管理和建設城市,這不僅關系到新生政權能否鞏固,而且更關系到未來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能否順利開展。
隨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勝利,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也由農村轉移到城市,而對于長期生活和戰斗在農村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講,城市社會環境要比農村社會環境復雜得多,這使得城市工作顯得困難重重。城市的建設管理離不開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黨的廣大干部是城市建設管理的主要領導者,所以毛澤東在西柏坡期間的電報、批文、會議、通知也多次強調,我們黨在奪取全國政權之后的首要任務就是迅速有計劃地訓練大批能夠管理軍事、政治、經濟、黨務、文化教育等工作的干部。城市工作環境要比農村社會環境復雜得多,這無疑對黨的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僅要發揮好領導的作用,而且還要善于處理各種關系,更要懂得經濟工作,這就是對城市建設管理的主體提出的要求,也是毛澤東思想的一個重要體現。對于如何培訓干部的問題,毛澤東提出了具體要求,特別是提出了方法論,不同地區的干部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進而有針對性地培訓干部。尤其毛澤東的城市建設管理思想提出軍隊的干部在接收城市后還要學會管理建設城市,不僅要善于應對國民黨和帝國主義的殘余,還要善于領導工人和組織工會開展工作,會動員和組織青年,團結訓練新區的干部。而且還要學會管理工業和商業、學校和一些通訊電臺,處理好外交事務的同時,還要處理好與各黨派關系以及城市和鄉村的關系,解決好廣大人民群眾的糧食、煤炭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問題。甚至對金融和財政問題也有論述,可見那時毛澤東的城市建設管理思想已經形成,對城市建設管理分析的很細致,這在他的很多講話和批文中都有體現。其特別強調對干部的教育培訓要全面,有關城市建設的各種知識都要學習,這樣干部才能在城市建設管理中擔當重任,給人民群眾把好舵掌握好方向,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
城市的建設管理不僅需要領導干部發揮組織、協調、管理作用,而且更需要城市中的廣大人民群眾發揮建設者的作用。毛澤東也對城市中的人民群眾提出自己的要求,他指出,城市屬于人民,理應由人民自己來負責管理,我們黨要區別于國民黨統治下的城市管理,讓人民自己來管理城市,做城市的主人。毛澤東多次告訴全黨,在城市斗爭中,我們不僅要依靠工人階級,更要團結包括知識分子以及與共產黨合作的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代表人物等在內的其他勞動群眾,這樣即可以使我們黨開展城市工作減少阻力,又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去建設管理城市。
對于執掌中國政權的中國共產黨來講,革命事業取得成功之后,接下來的首要任務就是搞好經濟建設,經濟建設搞得好壞不僅關系到新生政權是否鞏固,而且更關系到整個中國的命運。經濟建設是全黨城市建設工作的中心,也是城市工作的基本立足點。而城市建設對于當時剛剛接手城市工作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講,有的人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明確指導思想,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進行了大量的論述和說服教育。他指出“從我們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們的眼睛就要向著這個城市的生產事業的恢復和發展。”因為在他看來城市工作遠比農村工作復雜,但是再復雜也要有一個中心工作,這就是恢復生產建設。只有這樣工業才不會停頓,工人不會失業,保障工人生活贏得工人支持。這尤其對剛剛解放的大中城市來講很重要,因為城市工作千頭萬緒很多事情需要做,但是穩定秩序和發展生產是首要任務,要想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不僅僅使他們的政治地位提高,更需要經濟生活的改善。所以說毛澤東認為城市建設管理主要內容就是抓經濟建設,所有工作都圍繞這一工作展開。正是有了毛澤東的城市建設管理思想的指導,才使很多城市能夠較快地步入正軌,穩定了民心,使廣大人民群眾能積極投入到城市的建設發展中。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們黨形成一系列正確的城市建設管理方針政策,以至于對新中國成立后的城市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城市的建設管理需要運用恰當的方式手段,才能使城市不會受到較大程度破壞。如我們黨對石家莊的城市建設管理及提出指導意見,在1948年2月中共中央批發《中央工委關于恢復石家莊的城市工作經驗》,其中強調指出我們黨的“方針是建設,而不是破壞”,對于一切入城的干部和士兵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能自由隨便的奪取人民群眾的物資,甚至對國民黨統治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要區分對待,主要逮捕反動分子,不要牽連太多太廣。因為當時在新占領的城市實行的是軍事管理制度,這其實就是一種行政手段,對于穩定當時城市秩序這種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以至于新中國成立以后很長一段時期城市工作都是靠這種手段,在城市中成立了軍事管理委員會來主持城市工作。而針對城市經濟工作毛澤東分析了當時城市經濟中存在的各種經濟成分,尤其提出對資本主義經濟和帝國主義經濟要區別對待,既要用經濟手段又要用行政手段。對中國資本主義在很多方面都有限制,采取的是恰如其分的有伸縮性的限制政策,因為為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利益,為了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現在和將來的利益,決不可以對私人資本主義經濟限制管得太大太死,必須容許它們在人民共和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計劃的軌道內有存在和發展的余地。”對待分散的個體的農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要引導它們向現代化和集體化的方向發展,對待對外貿易實行統制政策,這些都是通過采取行政和經濟手段實現對城市的建設和管理。
總之,毛澤東在西柏坡時期的城市建設管理思想不僅有力地指導了當時解放區的城市建設工作,更為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順利開展城市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也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已被實踐證明了的是正確的、科學的。這一思想不僅對于鞏固新生政權在城市站穩腳跟起到積極作用,也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鄧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會議上也指出:“全國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號召全黨重新學習。那一次我們學得不壞,進城以后,很快恢復了經濟,成功地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這一評價其實就是對毛澤東城市建設管理思想的肯定,對于今天我們弘揚西柏坡精神,開展城市建設管理工作仍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借鑒意義。
[1]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張家口市委黨校)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