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瑩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吳忠 751100)
普通話語音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楊瑩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吳忠 751100)
寧夏方言雖屬北方方言,但與普通話還是存在差異,本方言區的人學說普通話也有一定難度。如,部分聲母混淆或有缺陷和錯誤,聲調中調值不正確,韻母中存在元音發音錯誤、發音動程缺失、鼻輔音位置不正確,朗讀時輕重格式也不夠正確等問題。針對以上常見問題,作者提出相應指導建議。
普通話 聲母 韻母 聲調 朗讀
1986年國家把推廣普通話列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1992年確定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為 “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在強化政府行為,擴大普及范圍,提高全民普通話應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后,社會上出現了學習普通話的熱潮,且保持了一種需求常態。由于通過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取得相應等級的《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又是取得教師資格證、獲得畢業證書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近年來學習普通話的熱潮依然。2015年國家對教師資格獲取條件調整后,非師范專業的學生只要通過相應的考試也可以申報教師資格證,因此可預見普通話的學習和培訓將迎來新的熱潮。可是,經過多年的普通話培訓和學習,寧夏人說普通話還是存在諸多問題,應引起必要的重視并認真解決。
《漢語拼音方案》中共有21個聲母,正確發出聲母的讀音,對寧夏人來說,算是小菜一碟,但要提醒注意三個問題。
1.z、c、s和zh、ch、sh不分。
這是個普遍問題,但一經提醒就可以解決,因為我們寧夏方言區不是發不了這個音,只是受方音影響,有時不加以區分。例如“學生”的“生shēnɡ”讀為sēnɡ、“初中”的“初chū”讀為cū、“爭氣”的“爭zhēnɡ”讀為zēnɡ。因此要求學員注意積累就可以了。
2.不會發聲母l。
來自南部山區的西吉縣和和隆德縣的學員能發聲母n,但是不會發聲母l。老師們都知道,n、l這兩個音素的主要區別有兩點:第一,發音部位上,n是舌尖抵住上齒齦,l舌尖抵住上齒齦的后部;第二,在氣流的通路上,發n時氣流是通過鼻腔,發l時氣流通過舌頭和臉頰內側之間的空隙。訓練中可讓學員捏住鼻子體會氣流,還可讓學員先發n,然后將舌尖稍微后移再發l,這樣就會較容易地掌握l的發音了。
3.j、q、x的發音有缺陷。
這一組聲母的發音不是我方言區的難點,但是總有學員發不準確,發出的音節總帶著嘶嘶聲,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這些學員發音時,要么是舌尖放在上下齒間,要么用上齒接觸舌面,實際上還是發音部位不準確的原因,所以在糾正時,只要引導學員掌握j、q、x正確的發音部位(舌尖抵住下齒背,舌面與上顎接觸或接近)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漢語拼音方案》中有35個韻母,寧夏人在發音時,主要問題是單元音韻母o圓唇度不夠,不會發卷舌韻母er,個別復韻母動程缺失,元音的發音部位不準確,不會發前鼻韻尾韻母或者前后鼻韻尾韻母混淆。
1.單元音韻母o發成e,尤其是在音節bo/po/mo中問題更明顯。
要提醒學生注意這兩個韻母在圓唇度上的區別:o是圓唇元音,e是不圓唇元音,發音練習中要特別強調發o時注意舌位和撮口度。教師也要重視這個元音,因為這個元音發音是否準確,還將影響同心等個別縣市學員對后鼻輔音韻尾韻母onɡ的掌握。
2.不會發卷舌元音er的現象在本方言區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部分學生在發卷舌元音er時舌面下降后縮或舌根隆起,口腔大開,舌尖緊張下收,未能卷起指向上腭。因為這個元音掌握不了,影響了兒化發音,所以在教學中要重視卷舌元音的發音指導。首先明確正確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即:舌尖向硬腭卷起,但不接觸,雙唇微展,口腔半開,聲帶振動,舌根、舌面自然放松;其次要輔以足量相應音節練習。指導中注意學生“矯枉過正”的現象,即:卷舌過度,將舌尖卷向了軟腭。培訓中還發現部分學員在卷舌元音時舌尖雖然卷起,但是舌根還是下意識地隆起,導致卷舌元音發音缺陷。針對這個情況,解決方法就是放松舌根和舌面。
3.復韻母發音中,發音動程缺失,或元音發音不正確。
復韻母的學習中,有三個問題要注意:一是在發部分復韻母時,元音的發音不夠準確。如發ɑi、ɑo時,元音ɑ的開口度不夠,正確的發音是:舌位比發單元音ɑ時靠前,開口度稍低于單元音ɑ的開口度。發合口呼韻母和撮口呼韻母時,做韻頭的元音u、ü的發音也要準確,韻母才會圓潤飽滿。二是復韻母發音時缺少動程,從而將復韻母發成了單韻母,例如:ɑi發音是要從元音ɑ的舌位移動到i的舌位,但是在發音中大多數人都將其發成了/a/,缺少了舌位移動的過程。這類的韻母包括四個前響復韻母,即:ɑi、ei、ɑo、ou。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正缺掌握元音的發音部位和方法,練習時把主要元音發得相對長而響亮,韻尾則要發得輕、短。中衛人在學習韻母時更要注意到每個韻母中元音的發音部位。三是元音搞錯,主要是韻母ie、üe。這兩個韻母中書寫形式為元音e的元音其實是元音ê。發元音ê時口自然打開,舌尖抵住下齒背,展唇,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對,而不是像發元音e一樣將舌面后部隆起與硬腭相對。鹽池人和固原地區這個問題比較明顯。
4.不會發前鼻輔音韻尾韻母(簡稱前鼻韻母)或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混淆。
針對不會發前鼻韻母的情況,在訓練中,首先要講清前、后鼻韻母的鼻輔音-n與-nɡ的發音部位。前、后鼻尾韻母的區別在韻尾的發音位置。后鼻尾音是舌根抵住軟腭,這個沒有異議。但是,前鼻音尾的位置卻出現了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舌尖抵住上齒齦。在《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和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中都將前鼻尾音的位置描述為“韻尾-n的發音同聲母n-”,聲母n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齒齦”。另一種說法是舌尖抵住下齒背。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順斌編著的《普通話口語訓練教程》和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趙越主編的《普通話基礎訓練》中的表述就是代表。那么,到底是哪種說法對呢?我遵照高校文科教材《現代漢語》和《普通話水平實施綱要》的描述處理,我認為這是比較權威的。韻尾-n的發音方法是:舌尖抵住上齒齦,聲帶振動,氣流從鼻腔通過,口型稍扁,上下門齒接近,觀者可見舌頭底部。韻尾-ng的發音方法是:舌頭后縮,舌根貼近軟腭,聲帶振動,氣流通過鼻腔,口型稍打開,上下門齒距離稍遠,觀者可見舌面。其次,教師應通過示范使學員從聽感上明白前后鼻韻母的區別。再次,就是重點指導練習前鼻韻母。發音時,元音響亮,舌尖接觸到上齒齦后聲帶停止振動。可以先采用慢動作,先發元音,再將舌尖向上齒齦移動,移動過程中體會口型的變化,嘴角有向兩側的拉伸感。讀ɑn/iɑn/uɑn/üɑn等韻母時也應注意,大多數人發這個音時,舌尖是抵住下齒背的,而且缺少動程。掌握了前鼻輔音之后用成對出現的具有對比特征的音節幫助學生掌握前后鼻韻母的發音。例如:針眼—睜眼、信服—幸福、倫敦—隆冬。在uen—uenɡ(onɡ)的對比練習中,要介紹零聲母,學生才能明白為什么這么對比。最后,教師要通過大量范讀、領讀,幫助學生學習。
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混淆的情況主要是韻母en/enɡ不分,en是enɡ,enɡ是en,或者en是en,enɡ還是en,這個問題以吳忠和靈武的人居多,所以在培訓中要特別注意提醒學員注意。后鼻韻母的學習中,還要注意后鼻韻母的鼻輔音發音時舌根不可太靠后。同心人要注意后鼻韻母onɡ,發音時元音o的唇形一定要圓,舌根再稍微隆起一點,向軟腭再靠近一點。
普通話有四個聲調,分別是陰平調、陽平調、上聲和去聲,用五度標記法標示為55、35、214、51,一般大家也認為聲調沒有什么問題,所以在訓練中也不強調。我們都知道調值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普通話的規范程度。如果調值存在問題,語言整體面貌就會有明顯的方言色彩。我們方言區不同程度的存在調型不足、調值不夠的情況,這勢必區分了方言語調和普通話語調。比如,“山”,普通話中是55值,但在吳忠話中是44值,調值不夠;在固原話中又變成213值,調型都發生變化了。另外,寧夏各地區人在說普通話的陽平調和上聲調時,問題最多,普遍表現為陽平調調值不夠,上聲又變成了陽平調。
在短期培訓中,主要以調值調類的強化訓練為主,以規范標準的讀法為范本引領學員多讀。為保證相對調值的穩定性和同調一致性,在調值訓練中,可以先進行同聲韻四音節練習,即巴、拔、把、罷這樣的順序練習,然后再進行單音節字四聲調交錯練習,即按照普通話測試試卷要求進行練習。我區群眾在學習聲調時,要特別強調陽平調和上聲調的調值,通過正確的朗讀糾正缺陷和錯誤。
漢語的絕大多數詞語的輕重格式是“中·重”格式,但是我們在平時說話和多音節測試中容易忽視的是“中·重”格式,比如讀雙音節詞語“舞蹈”時,如果“蹈”字讀的較“舞”字輕,語調顯然很奇怪。在輕重格式上容易出問題的詞語,大多是末尾是上聲音節的詞語,這跟寧夏方言區上聲聲調發不準也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在培訓學習中應當提醒學員注意,并進行一定的朗讀練習。
“語調偏誤”是朗讀測試項的測查標準之一,要想把握語調的正確,就應先正確把握字調,因為字調影響語調,所以,朗讀時掌握好聲調的準確調值、輕重音、音變、兒化,就能讀出較動聽的文字。但在實際培訓中,我卻發現很多人的朗讀,問題出在助詞“的、了、著”等助詞和語氣詞“呢、嗎、啊”等語氣詞的讀法上。這些詞是沒有聲調的,卻錯誤地讀成了類似陰平調的聲調。另外,少數人在朗讀時喜歡在句中某個詞語后拖長,這也會影響語調。在教學中要針對這個問題多做跟讀訓練。
總之,寧夏方言雖然是北方方言,但與普通話仍然存在差異,寧夏人在培訓和學習普通話時,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我們應該更積極地針對本方言區的語音特點進行培訓和學習,努力把推普工作做得更好。
[1]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增訂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編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組織審定.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M].商務印書館,2004.
[3]高順斌,編著.普通話口語訓練教程[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2005,5.
[4]趙越,主編.普通話基礎訓練[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2001,6.
[5]楊睿,楊潤萍.寧夏普通話培訓中聲調和聲母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