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安
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長什么樣?
司機帶著我們經過一座大橋進入了科英布拉,然后說道:美吧,這就是科英布拉。但是說老實話,這與我們心目中的葡萄牙曾經的古都和一直到如今都作為大學城的美名略有差距。
跟葡萄牙的很多城市相似,科英布拉也是建在山丘上的,兩岸的山丘夾著一條奔騰不息的蒙德古河。但也許是因為天氣陰沉剛剛下過雨的關系,這座城市看起來灰蒙蒙的,盡管天色已經漸漸晚了,兩岸卻沒有華燈初上,萬家燈火的感覺,山上的城堡看起來也沒有亮燈的意思,讓人不免有些意興闌珊。夜幕降臨,又時值周末,城中的大小商鋪甚至餐館都打烊了,這對于我們這些勤勞得恨不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工作的中國人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最后,踏著地上的積水,在老式路燈那昏黃又憂傷的燈光下,我們摸到一家經營當地名菜烤乳豬的餐館里,來了一頓脆皮烤乳豬填飽肚子,又靠著老板一鍋熱乎乎的蔬菜湯才讓我們的心情稍稍獲得了一些平復。
最早知道科英布拉是因為看球,作為葡超的一支球隊,科英布拉還是時不常能露上一臉的。不過這座城市名頭的確還是挺大的,曾經在1139-1260年作為葡萄牙的首都,后來才為里斯本取代。當然,科英布拉最有名之處還是在于它擁有葡萄牙最古老的大學:建立于1290年的科英布拉大學。這座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由當時的葡萄牙國王若望三世建立,最古老的校區位于正位于科英布拉老城區的山頂上。如果不是親自參觀,誰能知道這座從山下看形如一座堡壘的建筑物是一座古老的大學呢?
也不知道為什么葡萄牙人喜歡把城市建在山上,大概是為了每個人都有機會健身吧。為了能夠參觀科英布拉大學也得走上不斷的山路才可以到達。聽說科英布拉大學的老校區在大學長期的發展中已經不能夠承載如此重的教學壓力,所以把許多學院都分散在城市的各個地方。老校區只有一部分的學院和一部分的功能,以及供給游客參觀。在我的想象中這座城市應該因大學而興盛,不但有著學生們的活潑還帶有學術的儒雅之風,但是在我眼中這座城市卻有些破敗,沿途上山就感覺不少建筑已經年久失修,要么就是直接廢棄無人居住,帶著一種蕭條的氣息。而且城市色彩也不如里斯本和波爾圖豐富好看,感覺更像一座工業城市而不是一個大學城。
要參觀科英布拉大學的老校區需要購買門票,而這門票中恐怕有三分之二都值得奉獻給大學那座世界著名的巴洛克圖書館。這座圖書館修建于十八世紀葡萄牙國王若望五世的時候,在所有“世界上最美的圖書館”的榜單中永遠有它的一席之地。圖書館內部以紅色和金色為基本色調作為的內部裝飾,歷史題材的掛毯和天花板上繪制著的女神和天使的畫像都有著豐富的涵義,猩紅的帷幔和高及天花板的描金書架上陳列著的無數的古董書籍無一不在訴說著這座圖書館的富麗華貴。圖書館內分上下兩層,而上下用的樓梯都非常精心地藏在每個隔斷的角落中。在圖書館一層的盡頭,是建立它的國王若望五世的畫像。
就我們看來,這座圖書館恐怕主要是作為參觀之用,實際使用的可能性似乎不怎么大。一是游客絡繹不絕,二是為了這些古董圖書和建筑物的安好,館里光線昏暗,明顯不是一個讀書的場所,而那些架上的圖書都是精心用鐵絲網封存著,儼然也不是等閑之輩能夠借閱的。不免想想,建立它的目的還是為了使用,而圖書存在的意義也并不是在書架上休息而是等待被翻閱,如現在這般,對于這座建筑物和這些書,是好還是不好呢?
參觀歸參觀,大學的校舍里上課的學生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我們因為路徑不熟還非常抱歉的突然闖進一間教室,只見墻上貼滿的課表,黑板上寫滿符號才知道自己走錯了路。不過學生們大概也是見慣了這種走錯路的游客,倒是很淡定,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在科英布拉大學的廣場上,有大學的建立者若望三世的塑像。這位國王是個重視教育的人,當年是用自己的私產興辦了這座大學,就連他的老婆也是一位熱衷于幫助窮人,關注群眾疾苦的人,最終還進入修道院出家了,夫妻倆看起來都是大善人。如今每天在廣場上,這位國王看著一茬茬的莘莘學子成長起來,心里應該也是甜甜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