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可可
甜美的波特酒的來歷挺有趣。
波爾圖是葡萄牙除了里斯本之外的又一大重鎮,與里斯本類似,這座城市不但有古老的當當車,而且有同樣雄偉的宗教建筑和城堡,以及外立面顏色更為豐富美麗的古老建筑物。從這里曾經誕生了葡萄牙的六位國王,也建立了這個國家的第一所大學,同時這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波爾圖歷史久遠,早在葡萄牙建國之前就有人定居,城市始建于5世紀。711年,摩爾人來到了這里,建立了活嗎教堂,從此,這座城市成為了北部基督教和南部阿拉伯世界商業交換的聚集地。12世紀,城市演變成了21世紀的模式,分為上面的文化區和下面的商業區兩部分。十三世紀,波爾圖的工業主要有制鹽業、鑄造業,最早的熱電廠也建于此時。在12~ 15世紀期間逐漸發展為重要港口和商業、手工業中心。16~18世紀為葡萄牙聯系西歐的貿易港口。
波爾圖城市化始于19世紀的工業革命時期。1855年,當地建成了公共照明設施并落成了公墓;1865年,著名的建筑水晶宮落成。同期也建立了許多工廠、資產階級住宅區以及一些寬敞的馬路,由此波爾圖變成了一個工商業城市。到19世紀末,波爾圖已擁有種類齊全的商業和服務業,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當地人口的增加。
牧師塔的低幾層是是介紹建塔的過程,喜歡歷史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之后一路盤旋而上。牧師塔 1763年建成時,它曾是整個國家的最高建筑,由于它的突出,當年來到波爾圖的船只總是把它當做燈塔和波爾圖的符號。可是,我必須說,爬上去太累了。樓梯是螺旋形的,而且極窄無比,基本上只能夠一人通行。終于到了塔頂可以俯視全城,這個時候才是滿眼的壯觀。牧師塔的優勢在于門票只要1.5歐,相比于升降機性價比個人感覺要高些。
如果你在6月間造訪波爾圖,可能會“遭遇”一年一度的地方傳統節日—圣·若昂節。到了這個節日,整個城市的人都在街上,每個人手里拿著能敲響的塑料錘或者有著很長秸桿的大蔥花,在夜晚來臨前匯集向河邊。一路上,會被無數人用大蔥花點腦門,會被比大蔥花更多的塑料錘砸過腦袋,“鐺鐺”的聲音讓人耳鳴。這是波爾圖的傳統,當地習俗中這樣能給人帶來好運,而且當地還有“有來有往,悉數奉還”的習俗。
橫跨杜羅河,有許多座大橋,其中最有名的一座是路易斯一世橋,它連接著波爾圖老城和加亞新城,而且它的設計師與巴黎埃菲爾鐵塔同為一人:亞歷山大·古斯塔夫·艾菲爾。這座大鐵橋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設計為上層跑火車,下層走汽車,不過雙層都可以供行人行走。原來大橋連接到Sao Bento的路線與下面海拔高度相差那么多,如果想按照原路線走就需要爬上大約六七層樓的樓梯到大橋的上端。幸好在大橋底部有個可以上行的電梯,但收費為2.5歐。不管是身處仿佛在云霄之上的頂層,還是在底層,在橋上都可以欣賞到杜羅河兩岸的風光,尤其是在加亞新城一邊拍攝波爾圖老城沿著杜羅河一線五顏六色高高低低的老建筑,更是當地人極為推薦的賞景方式。至今仍是跨度最大的鐵橋之一。
出了牧師塔,周邊還有幾個景點可以轉轉,在旅游地圖上都有標注。比較值得推薦的是萊羅兄弟書店(Livraria Lello & lrmao),這里是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圖書館的原型。隨著電影的播出和熱映,這家書店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慕名前來的哈利波特迷越來越多。
我走在書店里,踏上夢幻般曲線的紅色階梯,繞過精致到無可挑剔的角落,摸上似乎來自魔法世界的書柜,仿佛能看到小大人的赫敏在教訓著黑框眼鏡的哈利和呆萌的羅恩。大家搜索到的圖片很可能是他那精美的扶梯,但是所表達出來的美不到10%。1906開業至今,無論何時走進這家書店,你都會為它的美而震驚,習慣了鋼筋水泥書店的我們,面對這充滿新哥特式風格的書店,精美的雕刻扶梯,五彩玻璃的天窗,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為自己選一本好書,順帶細細品味下這里的文化環境和藝術氛圍,暫時忘記那浮躁的世界。從內部環境來看,獨具一格,盤旋而上的樓梯是最大的亮點,其中古樸的風格也十分有特色,與霍格沃茨圖書館所描繪的虛構的場景十分相近。我們挑選了一本書作為紀念,在里面逛了一個小時,游客絡繹不絕,而且基本都是拍照留念的,整個書店各種水泄不通。
遠觀萊羅兄弟書店,它就像一個坐落街角的素雅城堡,在波爾圖蔚藍的天空下吸引著人們一步步走近。不比外觀的淡雅,萊羅兄弟書店內部的設計承襲的是葡萄牙的皇家風格,極盡奢華炫目,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堂皇的書店之一。
萊羅兄弟書店高貴華麗,但卻并不會給人們距離感。這座充滿哥特式風格的書店,隨處可見的書籍,會讓人們忘記它的華貴,而只沉浸在精神的世界中。只有在你讀書覺得累了時候,抬起頭透過玻璃樓頂仰望天空時,你才會發現自己置身于怎樣一個絕妙的環境中。
書店中央直通樓頂的木制樓梯上擺滿了各種書籍,將“天堂階梯”的深意詮釋得格外精湛。五彩玻璃的透明天窗,讓你可以隨時欣賞到波爾圖最美的天空。萊羅兄弟書店,有最雄偉壯觀的內飾設計,有最精美動人的圖書,還有讓每個來訪者都停駐的魔力。
逛完書店,一路向下,然后達到河邊的里貝拉廣場。這里是個十分熱鬧的地方,彩色的房子是這里的一大亮點。還看到了大媽們伴著節奏感極強的音樂熱舞,引來一片歡呼。之后我們來到了Santa Catarina大街。一條步行街,兩邊各種商店小攤,還有藝人表演,比較熱鬧,厚臉皮地說一句和哈爾濱的中央大街有幾分相似。在這里買紀念品應該算是比較便宜。這條街上還有比較出名的咖啡店Café Majestic,號稱世界十大最美咖啡店之一,是JK羅琳完成《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地方。大街整體的感覺熙熙攘攘,人來人往,也別有一番風味。需要提醒的是,這里不管是攤位還是藝人,有很多都忌諱拍照,對于藝人有一些如果去拍照的話就會被索取錢,否則就會追上來讓你刪掉。
穿城而過的杜羅河是葡萄牙的美酒之河,沿岸的河谷盛產味道醇美的葡萄酒。波爾圖被稱為“酒都”,主要的標志就是坐落在杜羅河畔綿延數里的巨大酒窖,和河中的“酒船”。酒窖臨河的一面都是門市建筑,用來展示產品和洽談生意,真正的酒窖在后面。杜羅河中的“酒船”是一種保持著古老傳統的造型獨特的黃色木質結構船。人們用這種船將上游大小酒廠和家庭作坊釀制的酒運到波爾圖各個廠家,加工裝缸或裝瓶,貼上商標入庫存放。
世界上最正宗的波爾圖酒就產在波爾圖,這種酒的名字“porto”和波爾圖的名字“porto”一模一樣,也證明了它的正宗之所在。波爾圖酒是一種酒精度比較高的甜葡萄酒,酒精度基本在20°上下,味道甜美不澀,很好入口,只不過后勁不可小覷。
波爾圖酒是波爾圖一種深受歡迎的特產,不過它的來歷卻很有意思。據說是當初英國人苦于沒有好葡萄酒喝,于是瞧上了葡萄牙的葡萄酒,據說一度還成為英國上流社會的寵兒。英國人需要葡萄牙的葡萄酒,但是在那個運輸條件薄弱且科技不足夠發達的年代,在長途運輸中,嬌貴的葡萄酒難免變質,因此葡萄牙的運輸人員非常機智地想到一個辦法:在葡萄酒里加入適量的白蘭地,從而使得它停止發酵,這樣一來就能夠避免葡萄酒變質了。而同時還獲得了一種新口味的美酒:波特酒。不過因為發酵的停止,葡萄酒就變成甜味的了。在波爾圖的市面上可以買到很多種類的波特酒,最年輕的紅寶石波特、白葡萄酒釀造的白波特和年份較長的茶色波特等。
波爾圖葡萄酒的香味濃郁而強烈,比普通的餐酒濃烈。酒精度一般為18-22°,而餐酒的酒精度僅為11-13°。
波爾圖酒有很多種,其中Ruby加工的程度最低,Tawny酒性醇和平衡感比較好,呈棕紅色有堅果和葡萄干的香味。Ruby一般陳年三年就夠了,因為小型橡木桶使它氧化的快,酒能更好的吸收橡木的香味。Tawny的姐妹酒Colheita,她是一種高品質的單一年份酒,至少需要陳年七年。還有佳釀葡萄酒,只有氣候特別好的季節才能生產佳釀酒,此酒一般在采收后兩到三年裝瓶,裝瓶后立即放到漆黑的酒窖里,如果酒窖的溫度濕度控制得好,酒可以放十幾年,由此酒會變得更加醇厚平衡。
同時為了保持波爾圖酒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價格,其產量是受控制的。
在我看來,波爾圖跟盛產紅酒的發過大戶波爾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位于入??谔帲兄奖氵\輸酒桶的河流,又有著種植葡萄的好風土的城市。受到大西洋的影響,波爾圖的空氣濕潤清新,土壤又適宜葡萄生長,在通往波爾圖城市的路上,就能夠看到不少葡萄種植園。而據筆者親測,葡萄牙的葡萄酒事實上并不輸給法國、意大利這些知名的葡萄酒生產國的,只不過在世界上知名度并不是很高,或許也是自身營銷不如其他國家猛烈和人們固有觀念在作怪吧。
而在河邊,一字排開的都是小酒館,人們可以在這里歇腳,吹風,更可以來一杯平價又好味的葡萄牙特產櫻桃酒“Ginja”。這種果酒價格便宜,算是街邊小吃的一種,所以隨處可見小店外寫著牌子:一歐元一杯。雖然便宜但是味道卻很好,甜甜的櫻桃果香讓人非常喜歡。當地人還喜歡拿巧克力與櫻桃酒配套一同食用,一般是把櫻桃酒倒在一個巧克力做成的小杯子里,一邊喝酒一邊吃掉杯子,真是既可愛又美味的吃法,的確令人佩服葡萄牙人熱愛生活的情調和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