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鑒于網絡自組織對社會穩定的雙刃劍作用,以及其相較傳統的社團組織更為松散的組織結構和非正式組織的特征,對其監管難度較大。傳統的社團監管模式不僅會扼殺網絡自組織的創新動力,也會因為缺乏監督而潛藏危機。應對挑戰,必須堅持依法管理,堅持發展與規范并重等原則,構建科學的監管體系,運用有效的監管方法,唯此才能取得預期成效。
完善法律法規,加強行政執法。法律是網絡自組織監管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我國社團管理條例仍缺乏對網絡自組織的規定,需要借鑒《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等,增加有關網絡自組織的法律法規。同時,公安機關應逐步介入網絡自組織的登記、注冊環節,把好關。
網絡自組織應加強自我管理。除了政府的監管,網絡自組織亦應加強自我管理。網絡自組織必須要制定相對完善的規章制度來制裁不當行為、增強組織的認同感和嚴格入會門檻。因為明確的警告及處罰措施,會阻止大量可能發生的不當行為。而人們對一個組織的認同感越強,他們越關心它的“福祉”,因而越有可能遵守其規范和規則,同時也越關心別人是否違反規范和規則。提高入會門檻并嚴格審查,會阻止一些行為不端的人混入。
利用網絡技術監管手段加強防范。網絡技術監管手段的應用,主要是完善網上防范、保護技術和措施;健全打擊網上違法犯罪的技術手段,公安機關與工信部門聯合建立健全一套集發現、預警、處置、控制、反制于一體的技術手段體系,發展網上偵查技術;各部門加強技術協作,共享網上信息資源,綜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