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珊



作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中國陶藝所特具的東方藝術的情韻風格,貫穿著民族性格,民族感情,體現了民族審美意識的共同特性,越來越為世界所重視。今年3月11日至4月21日,在美國國家陶瓷藝術教育委員會50周年年會之際,該委員會攜手堪薩斯城藝術家聯盟,將為一位中國陶藝家在當地美術館主辦個展。他就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2022冬奧會國禮瓷盤的設計師白明。通過陶藝,他以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參與了現代人的生活,并執著于當代審美追求,開創了一條純藝術的現代主義道路。
已不再拘泥于器用的結合
傳統陶藝源遠流長。從九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六王畢,四海一”,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生動逼真的神態,深刻揭示了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僅表明了雕塑藝術現實主義傳統的久遠和中國古代制陶水平之高,并且還為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風格。從古到今,盡管世界各民族對美的鑒賞千差萬別,但是卻都能以某種方式獲得對美的享受。白明認為,運用傳統技法,以實用為目,叫做傳統陶藝。陶藝的發展伴隨著陶瓷的產生而發展,首先是滿足人類自身實用功能的需要,同時在實用的基礎上,通過造型裝飾和泥釉火焰又寄托著原始的樸素美,實用和欣賞兼備是傳統陶藝的核心。白明說,現代陶藝的作用在于它擴大了原有陶藝的藝術屬性,使陶藝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審美和價值批判領域里馳聘。現代主義風格的陶藝創作,其實和現代藝術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它在傳統陶瓷的基礎上去更新工藝材料、發揮技藝手法的表現力,去探索新的表現技巧,創造出具有時代感與個人風格。它是藝術家以陶瓷材料為創作媒介,以個性化的手法表現現代人的理想、個性、情感、心理、意識以及審美等哲學理念的一種藝術形式。現代陶藝索要挖掘的不只是客觀世界,而是人的內心世界和社會意識。表現造型結構與思想理念的創作,與其他藝術型態的結合,讓陶瓷藝術已不再拘泥于器用的結合,融合更多的人文與空間因素,使得陶瓷藝術更加有內涵。
美食談得太多,美器說得太少
陶藝作品的燒成過程,是最讓人充滿期待的,像鳳凰涅槃般的特殊變化,開窯之后或喜或悲,或出人意料或殘破碎裂塌陷不如意……大喜大悲的心情需要的是經得住考驗的從容的心態,是感知,是情感,是滿心的熱血。
“所有的藝術創作都一樣,與情感息息相關,練的就是心境。”白明說。
“陶藝是考驗著藝術家的耐心與真誠的緩慢的‘過程藝術,白明感嘆,“陶藝不像繪畫、書法之類會立竿見影,立馬確認終極形態。傳統的制陶工藝至少要經過風化泥土,練泥,制坯成型,涼坯,裝飾雕刻,入窯燒制,冷卻開窯這幾個程序。它的創作艱難在于,你如何陪伴它從濕潤的黏土,通過各種創作技巧的使用,將其變成作品,再到干燥,燒成,開窯……整個的過程從1天到1年不等,十分漫長。所以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學會耐心。
“宋代的秀麗,元代的渾厚,明代的精工,清代的精致”,每一朝代,陶藝都有時代特征。陶瓷的發展經歷了一個不斷演化、不斷更新的過程,這個家族日益豐富多彩。彩陶、黑陶、白陶、唐三彩、紫砂器、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繽紛的彩繪瓷……這一粒粒陶瓷史上的明珠結成了一串最美的珠鏈,串起這條珠鍵的細線便是不變的創新情愫。“傳統最偉大的功能就是它是創新的,我們現在口中的‘傳統在過去那個時代都是偉大的創新。”白明說。傳承陶藝文化,其實就是在傳承我們民族優秀的基因傳統。
好傳統需要好引領。他說:“總有人擔心現在的孩子不熱愛傳統,放心,只要是好傳統,孩子們一定會喜歡會熱愛,甚至比我們更有判斷。在中國,美食談得太多,美器說得太少。二者關系的實質就是物質欲與精神欲。美器當然需要有引領。有更好的藝術家提供了讓人稱贊的美器,才會引人關注。”
對“空”的理解,比“實”的理解更重要
老一輩陶藝家如祝大年、周國楨、譚暢、韓美林、姚永康等在現代陶藝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嘗試,而且產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藝家如呂品昌、羅小平、白明等,風格流派眾多,技法日趨多樣。他們大多數是高校教師,或受過高等教育中傳統陶瓷藝術的薰陶,因此,中國的陶藝在一開始便與學院有著不解情緣。陶瓷專業的課程設置幾乎涵蓋了繪畫、雕塑、設計、材料配方、技術科學等藝術的各個方面。它既是繪畫藝術、雕塑藝術、設計藝術、同時是展示藝術,實用藝術、生活藝術、對器物理解的哲學觀藝術。學院培養旨在鍛煉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提倡學生尊重自己的心理感受,獨一無二不能拷貝的藝術敏感度。“很多人會發現,對于陶瓷成型的“空”的理解,比“實”的理解更重要。”白明說。她是哲學的,她是科學的,她是理性的,不僅僅是純藝術的。藝術與科學的結合,陶瓷藝術是最經典的象征的品類。
近兩年陶吧、特色的農莊的興起,各類DIY的民間手工藝人等業余愛好者逐漸多了起來。區別于之前的藝術性質,這類屬于工坊的產品收到大眾的歡迎。人實質上都是“求異”的。這在如今強勢的機器生產時代的洪流之下,手工制作的獨一無二的作品更讓人感到親切,覺得彌足珍貴。中國陶藝家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和形成了一套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多種的工藝技法,歷代相傳,不斷發展,使得中國陶藝幾千年來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并對世界文化起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