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人往往給人勤勞、謹慎、友善、殷勤的印象。對某些東方哲學的信仰讓他們顯得更加重視精神層面的東西。但我們所不知道的是,中國人還是世界上最樂觀的人。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報道,英國輿觀調查公司最近對17個國家民眾的調查顯示,41%的中國民眾認為世界會變得更好,遠高于其他國家的比例。排名第二的是印尼人,比例為23%;排名第三的沙特人為16%。該調查還顯示,排名最高的歐洲人是瑞典人,但僅為10%,這個比例還不到中國人的1/4。不得不說,中國雖然在某些方面并非典范,但中國人在從小事中獲得幸福感這方面,有很多東西值得西方人學習。
中國人感到幸福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人普遍信奉知足常樂的價值觀;二是國家正在不斷變好。在農村,人們安于清貧,滿足于一茶一飯,這與滲透至中國人骨子里的道教和佛教思想有關。在城市,社會財富的不斷積累,城市居民正在目睹中國逐步變成世界的中心。
相比之下,法國人是世界上最悲觀的人,只有3%的法國人認為世界會變得更好,同時有81%的法國人直接表示世界將變得更糟糕。或許最近發生在法國的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是導致法國人如此悲觀的誘因之一。
票房30億,增長7成。
外媒稱,中國春節長假期間電影票房井噴。中國證券報15日援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資金辦數據顯示,2月8日至13日(大年初一至初六),電影總票房達3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成為史上最強春節檔。
據路透社2月15日報道,據藝恩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15時,春節檔全國票房總額達到34.09億元,同比增長72.17%,再次刷新紀錄。報道稱,《美人魚》、《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云3》累計票房排名前三,票房總額分別達17.05億元、7.24億元、7.43億元。
而光線傳媒15日公告稱,截至2月14日12時,該公司投資的電影《美人魚》在中國內地市場上映6.5天,票房成績已超過16億元,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0%。
此外,2月8日大年初一,全國電影票房達6.6億元,創歷史新高。此前全國電影單日票房紀錄為2015年7月18日創造的4.25億元。
中國早就知道必須走這一步。
外媒稱,中國的煉鋼廠里熱火朝天。這些工廠繼續生產,好像它們還不知道中國經濟增長開始放緩。雖然市場對鋼材的需求下降,可工廠仍然大量生產。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報道稱,中國政府現在也意識到,必須減少這些過剩產能。計劃是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中國經濟類媒體也總是提出所謂的“僵尸企業”這個概念,也就是那些其實已經死亡,但又被人為支撐著的重工業企業。
向現代化設備加大投資力度:這也能夠提高中國產鋼材的質量。當許多鋼廠面臨關門時,也就意味著有數十萬名工人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會失業。能源分析人士韓曉平表示:“所以我們要更多的去解決好這些人的再就業問題。”
同時,數億不在鋼鐵行業工作的中國人也能從關閉低效鋼廠中獲益:因為空氣會變得更干凈。到目前為止,重工業是中國大面積高度霧霾的罪魁禍首。中央政府將利用新的環保法作為重要工具來關閉低效率、高污染的鋼鐵廠。
中國富人熱衷購買運動裝備。
外媒稱,配備全球定位系統功能的運動手表、壓縮緊身褲和水袋背包是富有中國人的新必備品。在中國精英群體控制他們在更傳統的奢侈品牌上的開支之際,這種新需求為運動裝備產業提供了支持。
據路透社報道,極限運動裝備和昂貴的運動服正成為流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功于政府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之前開展的體育推廣活動。隨著政府決定放開實施36年的獨生子女政策,這個市場預計會迎來增長。為推廣體育運動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國政府稱,到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將達到2平方米。
對安德瑪公司和露露檸檬運動用品公司這兩個已經活躍在中國的西方品牌而言,中國提供了一個在歐美成熟市場之外實現增長的機會。美國第二大運動裝備制造商安德瑪公司預計中國的銷售額在2018年前每年會增長25%。但這些外國公司面臨來自安踏、特步和361°等中國對手的強有力競爭。這些中國公司的股價去年飆升了34%至56%。
中國富人一些曾經花在法國紅酒和意大利皮具上的開支,現在似乎正流向高端心率監測儀和跑鞋。咨詢公司稱,中國的運動裝備市場到2020年將超過奢侈品市場,它將以每年兩位數的增幅增長到2808億元人民幣;而奢侈品市場在同期內將以一位數的增幅增至19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