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善款去向才能拉直問號


【輿情回放】 汶川地震過去8年了,但每到“5·12”,有個關聯(lián)性話題總會被拎出來——捐款去向。據民政部門資料顯示,僅汶川地震后半年內,全國為災區(qū)募集款物762.14億元,其中捐款652億元,超過1996年至2007年全國接收的救災捐贈款物總和(捐款420億元)。但迄今為止,公布使用明細的約有151億元,剩下501億元的去向則至今未公開。
【網絡輿情】
@ 新浪微博:善款如果用對了地方,幫助到了該幫助的人,那就只是個簡單的記賬問題,信息公開一定不會有難度;如果愛心被放錯了地方,變成了腐敗的溫床,那么信息公開一定會難上加難,一旦愛心的反饋不是災區(qū)變得更好而是被挪作他用,這就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搜狐:捐款去向不透明,不能期待讓時間去化解,因為時間只會放大問題,那些去向不明的善款就像地雷一樣隨時可能被踩爆。
【決策點睛】汶川地震“善款去哪了”非無謂之問。此前汶川地震部分救災物資4年未開包霉爛事件,就引發(fā)了海量質疑。而公開每筆善款的去向,正是規(guī)避掉進質疑之坑的不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