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
無線移動通信與物聯網應用實現
王冰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山東 青島 266071
隨著移動網絡的迅猛發展,無線網絡實現無縫覆蓋,這就為物聯網最后一公里解決了接入問題。物聯網可以以無線網絡為接入手段,將物與物有效地鏈接起來,建立一套綜合的物聯網平臺系統。
移動通信;無線網絡;物聯網
現階段,隨著4G時代的來臨,無線移動通信的發展更加迅速。該通信模式不僅可以提供語音業務,也可以實現部分多媒體服務。本文研究了該通信模式和物聯網結合應用的方法,并充分激發該通信模式的優勢,同時擴大物聯網技術的運用范圍,以創造更好的社會效益。
新時期,無線移動通信網絡已發展至第三代,即全面迎來了 4G 時代,不但可提供傳統語音業務,還可實現高效的分組多媒體服務。[1]其框架結構包含核心網、無線終端以及接入網絡等。當前無線終端設備包括計算機以及手機等,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無線終端還會呈現出多重化的嵌入芯片智能應用設備。
無線移動通信網絡經歷 LTE 持久的演進過程,直至 4G 技術的誕生,由傳統單一的語音通信服務發展至今天的交互多媒體以及視頻業務。[2]無線移動通信的網絡有以無線終端、接入網以及核心網為主的框架結構。現階段的無線終端以計算機、手機等為主,在未來階段無線終端會有更加智能化的嵌入芯片設備。
接入網的實現往往通過RNC設備,當手機接入無線網時,該設備會對其調控,該調控往往表現在無線鏈路的管理、實現切換機制及呼叫性處理等方面。RNC除了可以支持最基本的語音功能外,還需要支持數據包傳輸等功能,未來在RNC平臺還會支持部分其他功能,如IPV4,IPV6等。
在IP路由設備的分配下,無線移動通信的相關網絡會支持更多元的業務,而且利用資源的效率也會有所提升,也會有迅速增長的業務容量。[3]如今科學技術更加現代化,更新不斷加快,對網絡進行融合會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但是,融合相關網絡與具體業務市場關系密切,這方面包括體制監管及很多技術問題,所以要經歷很長時間的探索研究。
物聯網由部署在觀察區域內大量的微型傳感器節點組成,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多跳的自組織網絡系統,目的是協作感知,采集網絡覆蓋區域中感知對象的信息,并傳送給觀察者。從傳感網的發展歷程看,無線通信網與傳感網融合是必然趨勢。移動通信網絡的泛在性、覆蓋的廣域性、終端的移動性,以及對終端的智能管理(位置、時間、服務質量),必將成為物聯網發展中的最重要的基礎。
2.1 通信運營商的具體實現方式
由于物聯網面對的是物體,這就決定了其特點是需求量大,用戶ARPU值低,初步統計每年能達到上百萬張,且隨著系統完善、市場推廣,將來用戶也會越來越多,而運營商的HLR容量根本無法滿足需求,且如果使用公網號段也遠遠不夠。因此,這就需要運營商依托無線資源組建內部網絡。利用內部私有號碼,為用戶提供內部通道。運營商的公網的號段和HLR容量都不會占用,從而節約了公網號段資源,又滿足了大容量號碼的需求。物聯網需要一物一卡,不需要語音功能,只需要短信或者互聯網功能。因此,運營商可以搭建一套新 HLR 用戶平臺,只需要實現簡單的鑒權、用戶數據存儲功能即可,物聯網需要進行全國漫游,IMSI 需要申請全國的專用IMSI號段,以實現全國漫游,ISDN 使用私網號碼即可,對外無需顯示。云計算、智能移動設備及物聯網發展將成為市場成長的最大動能。其中,物聯網發展最具潛力,未來其概念將逐一落實于日常生活中。幾乎世界上每件物品,小至燈泡、電視等家電用品,大至汽車甚至是建筑,都將互相聯結,串連起溝通網路,令物體間可以直接進行聯系。
2.2 無線物聯網實施模型研究
依照上面的各種功能,本文創立了無線物聯網相關設計模型,該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物聯網的實施模型
從圖1中很容易看出,外面較大的圈即為整個物聯網,里面較小的圈便為互聯網,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經由核心網完成接入。物聯網上的網絡節點有很多,典型的如信息查詢、智能監控等。在節點處安設了智能化的傳感器設備,典型的如安設在交通路口及醫院內的監控設備,銀行及超市內進行信息查詢的設備等,以完成對目標物體各種信息的采集,再經過網絡層對數據進行傳輸等相關處理,最后為用戶提供所需信息。[4]
根據上文能夠看出,要想確保今后的無線物聯網可以暢通無阻地運行,首先應該保證移動終端在接入時較為快捷、方便,而且帶寬足夠快。其次,在需要的區域,如倉庫、醫院、超市等,有足夠的網絡節點,通過網絡節點可以實時監控、處理物體。最后是互聯網,在物聯網中這是至關重要的部分,很多物體都通過互聯網連接,遠端監控及遠端綜合處理也往往通過互聯網的連接來實現。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信息時代,根據無線移動通信系統的自身特點和未來階段的發展趨勢,我們需要對物聯網的內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利于無線移動通信的相關技術與物聯網實現融合應用,推動智能化發展的實現,并且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1]高建良.物聯網RFID原理與技術[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2]趙娜.移動通信在物聯網中的研究和應用[J].電大理工,2013(4).
[3]高華,樓惠群.移動通信技術在物聯網中的應用探討[J].數字通信,2011(1)64.
[4]韓斌杰.GSM原理及其網絡優化[M].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1.
TN929.5;TP391.44
A
1009-6434(2016)04-0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