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夏友仁
?
人民幣對特別提款權的意義和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夏友仁
摘 要: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不僅會構筑持有者對人民幣的信心,助推人民幣的國際化,它還是一個多贏的結果,對SDR的意義與作用也很重要。人民幣作為唯一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入籃”,提高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和話語權,增加了SDR的完整性與合法性,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其國際貨幣作用。納入人民幣后,SDR原有的價值尺度功能將會增強,使用范圍有望擴大,也可能提升對國際金融的治理能力。
關鍵詞:人民幣“入籃”特別提款權合法性功能提升
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認為人民幣符合現有標準,屬于可自由使用貨幣,決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幣將作為第五種貨幣,與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一起,構成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貨幣籃子。這是繼2010年IMF對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否決后的第二次評估。人民幣“入籃”是對我國改革與經濟開放的認可,將進一步構筑各國持有者對人民幣的信心,節約我國個人和企業的消費成本與生產成本,助推人民幣國際化。但人民幣“入籃”決不僅僅是對中國有利,它是一個多贏結果,人民幣對SDR的意義與作用同樣很重要。
1.1提高SDR的合法性
SDR創立于1969年,當時的目的在于彌補美元國際流動性的不足。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芬(Triffin)認為,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既要承擔以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義務,不能貶值,同時還面臨多國對美元的大量需求,又有貶值的趨勢,形成了兩難局面,被稱為“特里芬難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十國集團”提出的方案,創立了一種全新的國際儲備貨幣SDR,作為對美元和黃金的補充。SDR不是職能完整的貨幣,只是一種賬面資產,可用于成員國之間支付國際收支逆差、換回本國貨幣、歸還IMF的貸款和國際儲備,不可用于現實貨幣的一般支付,不能兌換黃金,后來用途有所擴大。發行之初,SDR與美元等值,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元貶值后,SDR的價值由一籃子貨幣按權重決定,自1981年起籃子貨幣改為美元、聯邦德國馬克(德國馬克)、日元、法國法郎和英鎊,歐元出現后取代了兩種歐元區貨幣,決定SDR價值的貨幣隨之變為四種。
SDR定值貨幣的發行國均為發達國家,不能體現眾多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訴求。發展中國家接受SDR,就和接受其定值貨幣一樣,要承擔定值貨幣貶值帶來的損失,而這些發行國只會根據自己的經濟目標來選擇本國的貨幣政策,不會考慮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同時,作為IMF法定的國際儲備貨幣,SDR是世界經濟秩序的組成部分,代表著全球經濟治理的話語權。不能進入SDR的貨幣籃子,意味著發展中國家在這一環節被排除在全球經濟治理的話語權之外。長期以來,發展中國家也一直在呼吁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經過30多年的改革與經濟高速增長,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并保持著較好的宏觀經濟增長勢頭。中國既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典型的新興經濟體,又在多種國際經濟協調場合為發展中國家爭取利益。即便按照IMF的具體原則,SDR的貨幣籃子也應反映在國際交易中貨幣的使用現狀,人民幣符合這一條規定。所以,SDR把人民幣納入其貨幣籃子,擴大了這一國際經濟治理機制利益覆蓋面,提高了SDR的完整性與合法性。
1.2增加SDR的發展潛力
當前美元本位制的國際貨幣體系極不合理。美國憑借一紙美元,就可以不受限制地換取各國商品,占有和消費世界的經濟資源。儲蓄率不足的美國又發行債券吸收各國手中的美元,但利率很低,造成儲備美元國家的儲備損失和全球經濟失衡。國際貨幣體系亟待改革,就國際關鍵貨幣的安排,主要有回歸國際金本位制、采用主權貨幣和實行超主權貨幣三個選擇。金本位制下黃金數量的相對有限性必然會限制世界經濟的增長,而主權貨幣又不可避免地遭遇特里芬難題,因此長期的理想方向是實行統一的超主權世界貨幣。鑒于創設一種新的世界貨幣難度太大,充分發揮現有的SDR是比較現實的辦法。
相對而言,SDR具有充當國際貨幣的潛在優勢。首先它屬于信用貨幣體系。包括黃金在內的實物貨幣或以實物貨幣為基礎的貨幣,都有通貨緊縮和價格波動傾向,因為相對于世界經濟增長的需要,任何實物終將處于稀缺和不匹配狀態,這是國際金本位制瓦解的根本原因。信用貨幣就克服了這個缺陷,它能夠為經濟增長提供廣闊空間。縱觀貨幣發展史,各國的國內貨幣也都經歷了從實物貨幣到信用貨幣的演變。其次,SDR超越了主權貨幣。主權國際貨幣既可以用來實行國內貨幣政策,為國內經濟增長和就業等國內經濟目標服務,也可以用于調節國際收支。但近一百多年來,各國都相繼把國內經濟目標放在國際經濟目標之上,兩者沖突時優先選擇國內目標,即便出現本幣貶值。更為嚴重的是,在發生經濟危機時,為刺激外部需求,各國經常通過貶值來促進出口以拉動本國經濟增長。因此主權貨幣充當國際貨幣總是出現特里芬難題,其本質是國際貨幣國家國內利益與國際利益的沖突。這種沖突在經濟危機時期表現更為突出,對別國經濟的影響也更為惡劣。最近的例子是2008年金融經濟危機發生后,美元為拉動本國經濟,相繼實施了四輪美元貶值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作為超主權貨幣的SDR就不會為任何國家的國內經濟服務,特里芬難題迎刃而解。人民幣的加入,提高了SDR的代表性和可接受程度, 為SDR發展為最終的統一貨幣增加了可能性。
2.1增強SDR的價值尺度功能
一種價值穩定的貨幣可以為國際經濟提供一個價值參照的“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長期發揮錨作用的黃金作為貨幣退出了歷史舞臺,最強勢的美元最適合成為錨貨幣。但美元先后出現了數輪通貨膨脹,對其他多種國際貨幣大幅貶值,已成為“脫落的錨”。其實,所有主權貨幣都會優先服務于國內經濟目標,有貶值的內在機制,天然難以擔當國際錨貨幣的責任。而SDR自問世以來,一直是穩定的價值尺度。牙買加體系下,SDR沒有隨美元貶值,而是與美元脫鉤,價值改為由“一籃子貨幣”決定,先確定了16種貨幣,因使用不便改為關鍵少數的5種或4種貨幣。所以SDR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價值,不僅成為IMF的重要計值手段,用于資產定價與貨幣衡量,還被多個國際組織甚至私人部門作為價值尺度使用。
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能夠增加SDR的價值穩定性。盡管現代信用貨幣都有貶值趨勢,但貶值幅度不同。經濟增長較快的經濟體收入增加快,貨幣需求量更大,也能夠提供較高的利率,貨幣又有升值預期,走勢較強。“二戰”后的聯邦德國馬克(德國馬克)和日元就是典型的例子,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民幣也一路走強。根據1991年~2010年的實際數據,無論采用五種貨幣還是后來的四種貨幣定值,如果把人民幣納入原有SDR貨幣籃子,SDR的價值穩定性都會增加。
2.2擴大SDR的使用范圍
在歷史上的金屬貨幣時代,價值與貨幣金屬穩定掛鉤的主權貨幣最能增加國際社會的信心,從而容易為各國接受,例如國際金本位時期的英鎊和布雷頓森林體系運行早期的美元。當前已是信用貨幣時代,各國的官方與私人部門對一種主權貨幣的信心來自于該貨幣發行國經濟的良好表現和國際權威部門的認可,而信心的增加是貨幣國際化的重要基礎。IMF把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就是對人民幣的認可,必將有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幣國際化又可以為中國帶來國際鑄幣稅和增加國際經濟政治影響力等利益,所以中國一定歡迎和支持人民幣“入籃”,中國人民銀行等官方機構已明確表示了這種態度。接下來中國會采取措施做出回應,其中一個選擇就是增加對SDR的需求和持有。中國對SDR的需求增加又引致中國的眾多貿易伙伴國尤其是對中國貿易逆差的國家對SDR的需求上升。正是由于中國的作用,國際上對SDR的需求量將會增加,使用范圍會有所擴展。
2.3提升SDR的國際金融治理能力
創設SDR的目的是增加國際流動性,牙買加體系下又成為一種國際儲備資產,是IMF框架下的循環信用。1980年代起,SDR的用途有所放寬,可用于部分交易、主權貨幣與SDR的轉換和金融債務的保證與清算,現在已是IMF的計值手段。這些功能都對提高國際金融協調水平和平衡國際收支有所助益。人民幣加入以后,由于其合法性提高、使用范圍的擴大和中國的積極作用, SDR在以上領域的功能將得到更好的發揮,其國際金融治理能力也會相應提升。
[1] (美)巴里·埃森格林.囂張的特權:美元的興衰和貨幣的未來[M].陳召強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 陳彪如.國際金融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3] 李翀.超主權國際貨幣的構建: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 (美)麥金農.失寵的美元本位制: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到中國崛起[M].李遠芳,盧瑾,陳思翀譯.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3.
[5] 吳曉靈、喬依德.國際貨幣體系各改革:過去、現在和未來[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3.
[6] 周小川.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J].中國金融,2009(7).
[7] Triffin,R. Gold and the dollar crisi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0.
中圖分類號:F8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3(b)-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