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石油大學 李秋燃
?
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
東北石油大學李秋燃
摘 要: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升雖然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對氣候和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在新的時代下,社會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低碳經濟應運而生。本文對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且深入剖析了國際經濟發展低碳化的趨勢,為我國低碳經濟下應對國際貿易規則提出了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低碳經濟國際貿易貿易規則
G8峰會上,八國領導進行了反反復復的商定,最終達成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目標,即在2050年之前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0%[1]。在新的時代要求下,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已經被各個國家所認知,并且將其納入到國家乃至國際經濟層面。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將為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形式,已經成為國際范圍內的重要議題,并且受到了廣泛關注。當下,世界貿易組織已經明確指出經濟的發展不能以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國際貿易組織還認為貿易的自由開展于無形中對環境和氣候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一因素對貿易的開展也有消極的影響,而且變得更加惡劣,大大增加了貿易的成本。由此可知,低碳經濟與國際貿易兩者環環相扣,互相影響。
1.1多哈回合談判的影響
就多哈回合談判來說,當前的全球氣候狀況和低碳經濟的發展,會阻礙并影響世界貿易組織在多哈回合的談判進度。低碳經濟由多種影響因素組成,其中包括生產、需求和競爭等要素條件,產生了非常多的矛盾。所以就導致談判要從實際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性地做出調整,以此來適應氣候的變化。在針對貿易和環境這項議題討論中,氣候友好型產品備受各國關注,并且在所有的清單產品中占據著重中之重的地位,體現出了非常大的內在價值性。迅速崛起的低碳經濟,促使低碳產品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討論談判中,針對低碳產品的重要性以及機制保障做出了明確規定,消除此類產品的貿易壁壘,最大程度地實現貿易自由化。經過近幾年的努力,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于2012年首先明確了對“環境友好型產品”的探索,列出了含有54個環境友好型產品的清單[2]。
1.2雙邊和區域貿易協定談判的影響
低碳經濟所發揮的作用十分明顯,對于雙邊貿易和區域貿易的影響也包含在內。在多哈回合談判的基礎上,雙邊和區域貿易協定談判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討分析,會議討論表示在農業方面的進度太緩慢。一些成員國為加快這一進程的進度,主動轉變了貿易自由化的視角,將其置于區域性的雙邊貿易發展之上。比如歐盟和韓國在2010年簽署的自貿協定中,他們規劃了國際氣候基礎的整體框架。針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世界貿易組織所制定的目標難以實現狀態下,探索一條又好又快的發展道路,促使他們形成一致看法,增強該區域內國家在談判中的力量[3]。
1.3對國際自愿性貿易規則的影響
碳排放量自始至終都是發展低碳經濟的一個關鍵性問題,低碳排放一直以來都是各個國家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憑借現在的科技條件無論哪個國家都無法獨自完成這一目標,尚需各個國家來共同開發解決。當前,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的制定均由非官方機構提供,其中最具有參考價值的是WRI和WBCSD共同制定的溫室氣體核算體系。它的提出,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算提供了基礎性的參考依據,目前,已被世界公認為衡量和制定溫室氣體核算的參考標準[4]。在對其探索和實施的過程中,包含著非常多的主體因素,其中影響較大的是以下三個因素:直接排放、間接排放和價值鏈上下游的排放。在企業生產的整個過程中,一般能做到的是要求供應商在低碳問題上嚴格把守,從而控制低碳排放。但是,假如將這一行為訴諸于國際貿易,那么一定會阻礙國際貿易的進展。
2.1參與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貿易規則制定
針對低碳經濟在國際上所提出的多項議題,若未能及時達成共識,則必然會對國際貿易的發展產生影響。我國大力倡導低碳經濟,積極參與國際有關低碳產品及環境產品的開發研究。其中,歐盟在環境談判這一議題中做出表率性行為,把環境服務納入其經濟發展的范圍,討論了有關非關稅壁壘的議題,對多邊貿易規則的產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參考歐盟的做法,我國從實際出發,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符合低碳經濟發展的整體環境做了客觀評價。此外,相關單位對我國的貿易產品與服務清單進行了綜合衡量,積極探索發現我國具備競爭力的低碳產品。在確保我國的環境服務和環境產品對環境有利的基礎上,積極投入到世界貿易組織開展的事務談判中去,爭取發揮出我國的競爭優勢[5]。
2.2注重區域貿易協定中的相關規則
因為在多哈回合談判中涉及多個影響因素,所以談判的進程會受到一定阻礙。針對這一現狀,我國應主動在區域貿易協定中發揮作用,努力追蹤“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這兩大組織在談判中倡導的“環境一體”的具體內容。根據美國和歐盟在環境問題上聯合制定的規則,我國在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中要針對環境這一發展要素制定路線,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和應對開展的主要措施。除此之外,我國還應該主動開展雙邊和區域貿易活動,積極尋求合作國家,為低碳經濟的順利開展鋪墊基石。同時,在區域協定的安排中,我國還應考慮到低碳經濟與環境問題,從而有效增強我國的低碳競爭力度。在同區域內其他國家合作時,一定要考慮到合作對象的國情,根據具體的問題制定出具有實踐性的應對方案,規定低碳經濟的達標門檻和完善措施,從而為我國環境產品以及低碳產品開拓更為廣闊的、可持續的發展空間,在區域貿易協定中實現互利共贏[6]。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國際貿易規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會影響到國際貿易中每一個環節的每一條產業鏈。在對國際大局勢進行具體分析后,參考性地探索我國在這種大背景下需要采取的應對方案,并應積極參與到各項國際事務協定的談判中。
[1] 李麗.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財貿經濟,2014(09).
[2] 郭璟坤.論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中國管理信化,2015(22).
[3] 趙姝.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32).
[4] 王舒.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當代經濟,2011(17).
[5] 龍寧曲.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23).
[6] 周杰,李金葉.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重構的影響與中國面臨的挑戰[J].對外經貿實務,2015(10).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3(b)-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