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燕 (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淺談磚混結構危險房屋鑒定及工程實例
胡燕(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安徽合肥230001)
文章主要介紹了常見磚混結構危險房屋鑒定過程應注意的事項,并結合相關工程鑒定實例,對磚混結構危險房屋鑒定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磚混結構;危房鑒定;工程鑒定實例
早期一些建筑物由于當年的經濟水平、施工工藝、材料質量等多方面因素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甚至劣化情況。伴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道路交通的日新月異,人們對自身居住或者使用的建筑物的安全情況更為關注,尤其對出現明顯缺陷的建筑物更為關心,因此對老舊、劣化現象比較嚴重的建筑物進行危險房屋鑒定的需求越來越多。本文結合幾個工程實例對建筑物危房鑒定程序、內容等提出一些看法。依據《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125-1999)(2004版)有關規定,鑒定程序如下。
對建筑物進行危險房屋鑒定訴求在鑒定之前應由委托單位具體提出,常見為:①為房屋能否正常安全使用提供依據;②相鄰建筑物或者道路施工等是否造成該建筑物構成危房等;③為后期處理提供相關依據。
2.1工程地質勘查情況
主要核查本項目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情況,另外建筑場地周邊是否存在滑坡、不穩定地質等特殊情況。
2.2工程技術資料情況
在鑒定過程中,應要求委托單位提供原設計圖紙、相關質量保證資料、建造中及使用中歷次改造(加固)、維修記錄等。
2.3結構類型普查情況
此處要根據現場查看,比對原設計圖紙。對建筑物開間、進深、層高、承重體系、高厚比、主梁跨度、最大橫墻間距、樓面屋結構類型等進行核查。
3.1地基基礎
地基基礎應站點檢查基礎與承重磚墻連接處的斜向階梯形裂縫、水平裂縫、豎向裂縫狀況,基礎與框架柱根部連接處的水平裂縫狀況,房屋的傾斜位移狀況,地基滑坡、穩定、特殊土質變形和開裂等狀況。
特別是基礎與承重磚墻連接處的斜向階梯形裂縫、房屋的傾斜位移狀況,此二類情況在危險房屋鑒定中比較容易實施,同時也經常能反映出建筑物地基基礎工作狀態及是否穩定等情況。
3.2上部承重結構材料強度及施工質量情況
3.2.1砌體構件
采用相關檢測方法對砌體中砌筑砂漿強度及砌墻磚的材料強度進行檢測,另外對砌筑質量等進行相應查看。
3.2.2混凝土構件
采用相關檢測方法對混凝土抗壓強度進行檢測,另外對混凝土構件外觀質量進行檢查,并對構件截面是否存在變化等進行檢查。
3.3結構構件及節點情況
砌體結構應重點檢查砌體的構造連接部位,縱橫墻交接處的斜向或豎向裂縫狀況,砌體承重墻體變形和裂縫狀況以及拱腳裂縫和位移狀況。注意其裂縫寬度、長度、深度、走向、數量及其分布,并觀測其發展狀況。
3.4建筑物裂縫情況
3.4.1砌體構件
①受壓墻、柱沿受力方向產生縫寬大于2mm、縫長超過層高1/2的豎向裂縫,或產生縫長超過層高1/ 3的豎向裂縫;
②支承梁或屋架端部的墻體或柱截面因局部受壓產生多條豎向裂縫,或裂縫寬度已超過1mm;
③墻柱因偏心受壓產生水平裂縫,縫寬大于0.5mm;
④墻、柱產生傾斜,其傾斜率大于0.7%,或相鄰墻體連接處斷裂成通縫;
⑤墻、柱剛度不足,出現撓曲鼓閃,且在撓曲部位出現水平或交叉裂縫;
⑥磚過梁中部產生明顯的豎向裂縫,或端部產生明顯的斜裂縫,或支承過梁的墻體產生水平裂縫,或產生明顯的彎曲、下沉變形。
3.4.2混凝土構件
混凝土結構構件應重點檢查柱、梁、板、及屋架的受力裂縫和主筋銹蝕狀況,柱的根部和頂部的水平裂縫,屋架傾斜以及支撐系統穩定等。
①梁、板產生超過Lo/150的撓度,且受拉區的裂縫寬度大于1mm;
②簡支梁、連續梁跨中部受拉區產生豎向裂縫,其一側向上延伸達梁高的2/3以上,且縫寬大于0.5mm,或在支座附近出現剪切斜裂縫,縫寬大于0.4mm;
③梁、板受力主筋處產生橫向水平裂縫和斜裂縫,縫寬大于1mm,板產生寬度大于0.4mm的受壓裂縫;
④梁、板因主筋銹蝕,產生沿主筋方向的裂縫,縫寬大于1mm,或構件混凝土嚴重缺損,或混凝土保護層嚴重脫落、露筋;
⑤現澆板面周邊產生裂縫,或板底產生交叉裂縫;
⑥預應力梁、板產生豎向通長裂縫;或端部混凝土松散露筋,其長度達主筋直徑的100倍以上;
⑦受壓柱產生豎向裂縫,保護層剝落,主筋外露銹蝕;或一側產生水平裂縫,縫寬大于1mm,另一側混凝土被壓碎,主筋外露銹蝕;
⑧屋架產生大于L0/200的撓度,且下弦產生橫斷裂縫,縫寬大于1mm。
3.5建筑物受損情況
在鑒定過程中應注意查看被鑒定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是否存在擅自改動結構體系、結構構件或改變建筑物原使用功能等情況,如果存在應具體分析對原結構安全是否產生顯著影響,并在報告中予以反映。
主要根據現場檢測結果并依據《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125-1999)(2004版),對調查、查勘、檢測、驗算的數據資料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評定,判斷建筑物是否存在危險點或危險情況確定其危險等級。
5.1工程概況
馬鞍山市公民楊某私房系2層磚混結構,總建筑面積約為600m2,由公民楊某投資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單位不詳。約于2007年3月開工,2007年8月完工并投入使用。由于相鄰某花園項目施工開挖深基坑造成該樓墻體產生裂縫、傾斜等較大變形,為確保結構安全性,公民楊某委托我站對該樓進行危房鑒定。
5.2委托內容
危險房屋鑒定。
5.3檢測依據
《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125-1999)、《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315-2011)及相關國家設計和施工驗收規范、規程和本工程設計施工圖紙。
5.4房屋安全鑒定目的
為房屋能否正常安全使用提供依據。
5.5工程調查
根據現場普查結果及委托人介紹:楊某私房北側為某花園項目開挖的深基坑,基坑開挖深度約6.0m,基坑距1#樓水平距離約6.0m。基坑開挖施工后,由于發現相鄰楊某私房出現較大變形情況,到檢測前該樓已停止使用,但未見相關處理措施。
5.5.1工程地質勘查情況
在鑒定過程中,委托單位未提供本項目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5.5.2工程技術資料情況
在鑒定過程中,委托單位未提供本工程設計施工圖紙以及相關工程質量保證資料。
5.5.3結構類型普查情況
根據現場普查結果,被鑒定建筑物為二層外廊式磚混結構,該樓一層為縱橫墻承重體系,二層局部橫墻位置采用磚柱上擱置鋼筋混凝土大梁替代。樓屋面均為預制多孔板,墻體厚度為240mm,采用普通粘土磚空斗砌筑,空斗內填砂、泥混合物。建筑平面尺寸為25×4.5m,開間3.2m,進深4.5m,層高3.1m。
5.6鑒定情況
5.6.1地基基礎
根據現場查看并結合儀器測量,該樓基礎存在以下危險情況:
①底層墻體與基礎相連處有明顯開裂、位移現象(基礎梁、墻外傾),最大裂縫寬度約15mm;
②底層墻體兩端出現正“八”字斜向階梯裂縫,底層墻體與二層墻體交接部位出現水平裂縫,裂縫寬度達20mm;
③上部結構頂點最大位移達30mm;
④該樓南側地面(距墻體約1.5m左右)出現多道水平裂縫,最大裂縫寬度約3.0mm。
5.6.2砌體結構構件
①墻體砌筑砂漿強度:現場使用回彈法對建筑物墻體砌筑砂漿抗壓強度進行檢測,實測結果均小于2.0MPa。
②墻體砌筑用磚強度:現場使用回彈法對建筑物砌墻磚強度進行檢測,實測結果在 8.33MPa~11.53MPa,部分構件材料實測強度低于設計規范最低構造要求。
③砌體危險點情況:根據現場查看并結合儀器測量,該樓砌體結構中存在以下危險點:
a.各層縱、橫墻上出現較多斜向裂縫,最大縫寬已超過2.0mm;
b.部分墻體出現縫長超過層高1/2的豎向裂縫;
c.支承梁的磚柱出現水平狀裂縫,并與相鄰的墻體連接處斷裂成通縫;
d.窗過梁端部出現斜裂縫,支承過梁的墻體產生水平裂縫并有明顯外傾,最大裂縫寬度達1.0mm。
5.7損壞原因分析
根據現場實測結果綜合分析:被測建筑物受損主要原因為相鄰深基坑施工導致建筑物基礎不均勻變形引起,另外建筑自身施工質量較差對受損情況起不利作用。
5.8鑒定結論
5.8.1地基基礎
根據現場查看,由于底層墻體及底層墻體與基礎相連處有明顯開裂、位移現象,傾斜較大,地面出現多道水平裂縫等多處危險點現象,因此地基基礎危險性鑒定可評為d級。
5.8.2上部結構
被測建筑物抽檢項目施工質量較差,磚砌體結構中存在墻體出現斜向、豎向裂縫,支承梁的磚柱出現水平狀裂縫,并與相鄰的墻體連接處斷裂成通縫,支承過梁的墻體產生水平裂縫并有明顯外傾,因此上部結構危險性鑒定可評為d級。
5.8.3結論
依據《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125-1999),被測建筑物危險性評級為D級,房屋整體出現險情,已構成整體危房。
TU746.3
B
1007-7359(2016)04-0284-03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4.114
胡燕(1975—),女,河南鹿邑人,畢業于南京工業大學,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