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待“上鋪的兄弟”——如何正確處理舍友關系

某中學高二年級寄宿生唐麗正被宿舍人際困擾著,談起與舍友的關系時她說:“我們宿舍有位女生總是使喚別人做事,打水、打飯讓我們代勞,缺了什么東西也讓我們代買,偶爾這樣還能忍受,可時間長了誰也受不了。憑什么大家就該伺候她?”
高三的金強也陷入了苦惱:“下周正是月考沖刺階段,我們宿舍8個人,有3個同學喜歡早起復習,還有2個則喜歡熬夜看書。我成天睡眠不足,白天上課也提不起精神,馬上就要考試了,怎么辦?”
舍友之間的關系看似簡單,卻是同學之間最重要、最敏感的人際關系,也是社會化人際關系的集中反映。
不融洽的舍友關系往往源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有的同學比較愛干凈,室友則從來不打掃宿舍里的衛生;有的同學喜歡安靜,室友則喜歡熬夜追劇……正是這些生活習慣上的差異,讓本該和睦的宿舍關系逐步惡化。
面對矛盾,他們或忍耐、或逃避、或長期“冷戰”、或撕破臉皮……殊不知,糟糕的舍友關系不僅影響學習,甚至會對性格造成影響。
學生宿舍生活實際是一個求同存異的過程,中學生應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尊重彼此不同的生活和思維習慣,在承認差異、允許差異的同時,尊重彼此的感受。
1.建立宿舍規章制度,兼容彼此的生活習慣。
2.選出有責任心、值得信賴的宿舍長,維護宿舍的日常規定,協調矛盾。
3.尊重室友的物品,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不要借用或翻動室友的任何東西。
4.要把其他人帶回宿舍時,盡量征求舍友的意見。
5.鎖門關窗,保證大家的財產安全。
6.保持友好,不要期望成為最要好的朋友,應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7.出現問題,及時應對。
總之,你希望對方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