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昕
根據銀行間市場披露的信托公司業績快報,中鐵信托凈利潤同比下降22%,但公司表示,去年公司盈利同比上漲,并非下滑。個中原因何在?公司即將發布的年報將回答有關疑問
根據銀行間市場披露的信托公司2015年度業績快報,一向排位居前20的中鐵信托意外跌至第29位,凈利潤7.34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22.16%。
如果情況屬實,作為業績快報中盈利降幅超20%的7家公司之一,這也將是中鐵信托連續第二年的凈利下滑。
但中鐵信托相關負責人向《投資者報》記者透露,根據初審情況,公司2015年凈利潤比2014年有所增長,合并報表的凈利潤較2014年增幅較大,具體將在正式年報發布時披露。
公司稱營收持續增長
“目前銀行間市場只對會員單位披露的2015年度財務數據僅為業績快報,未經審計,且非合并報表。”采訪中,中鐵信托相關負責人一再向記者強調,并對新業績的增長表示出了強烈的信心。
從歷史沿革看,總部位于成都的中鐵信托,原名衡平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首批換發金融許可證的信托公司之一。而作為老牌國企背景的信托公司,公司前三位股東有控股股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和成都工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依照非合并盈利數據,從2010年的2.86億元到2013年的10.5億元,伴隨信托行業的高速發展,公司凈利潤曾一度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長。
然而,2014年首次出現了滑落。年報非合并數據顯示,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14.79億元,同比下降6.33%;凈利潤9.43億元,同比下降10.19%。
從業績快報來看,去年的經營仍然未見好轉。2015年的信托業務收入較2014年同比下降31.26%,居降幅排名第五大的公司。對于業務下降的事實,中鐵信托相關負責人未予否認,但表示沒那么大。
“公司2015年信托業務收入實際較2014年僅小幅下降,但2015年營業收入較2014年有所增長。2015年信托業務收入的小幅下降主要與宏觀經濟下行、行業增速放緩、公司主動降低發展速度有關。”上述負責人表示。
加大工商企業投資比重
由于經濟增長不給力,很多企業的投資機會在減少,信托公司將資金投向工商企業變得十分謹慎,相應的是信托資金流向最大頭——工商企業信托的規模占比也在下降。而中鐵信托卻反其道而行之。
根據信托業協會統計,行業流向工商企業的資金信托規模在2013年達到高峰后開始下降,2013-2015年占比分別為28.14%、24.03%、22.51%。
而繼房地產、基礎產業之后,近年來的中鐵信托資金過多地投向了工商企業。
從2013、2014年的信托資產運用與分布來看,與以往相對分散、行業轉換度高不同,中鐵信托近兩年分布在工商企業投向的資金比重逐步提升,分占39.53%和48.66%,信托資產的行業集中度同步提高。
根據《投資者報》記者了解,2015年中鐵信托減少了風險較大的行業投資,按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更多投向實體工商企業。
但在過往的產品經歷中,信托項目也并非一帆風順。
2014年,中鐵信托多款運行中的產品因融資主體觸發其他債務危機而引起市場關注,如中都控股集團董事長楊定國失聯的事件、普提金集團因借款合同糾紛被當地金融機構申請財產保全、成渝釩鈦的母公司川威集團被宣布實施務重整等等。
對此中鐵信托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這些項目或已經正常結束,或抵押物價值充足、或成功債務充足,最終都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截至目前,公司的產品兌付率均為100%。
而隨著近來行業風險的增加,不少公司產品有“半路殺出程咬金”的情況,讓投資人擔心,對此格上理財研究員王燕娛表示,信托公司一般在盡調時都盡可能的在職責范圍內了解融資方各方面的情況,以保障項目的安全性。
規劃轉型即將披露
中鐵信托表示,公司將繼續在傳統業務模式中堅持業務規模與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原則;在新型業務模式中緊扣監管理念,嚴格按照監管政策指向,將風險防控持續放在業務創新的首要位置。
為了增加公司的競爭力,中鐵信托繼2013年將注冊資本金由12億元變更為20億元,2015年年初,再度將由20億元增加至32億元,公司股東的出資比例保持不變。
在行業轉型變革的大潮中,近年來的中鐵信托也在向其他渠道尋求發展,而從行為導向相對確認的就是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和對中小企業的扶持。
“信托行業的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我們會抓住國家‘十三五規劃戰略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加快改革轉型步伐,以城市功能產業為核心,沿信托業價值鏈縱向一體化發展,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關公司發展戰略規劃轉型等問題也會在正式年報中披露。”前述負責人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