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萌萌
摘 要:《白鹿原》與福柯的譜系學都試圖通過對既定歷史敘述框架的溢出來呈現出歷史的多面狀態,讓歷史呈現出更大的張力,進而最大程度上還原“真實的歷史”。
關鍵詞:真實;歷史;譜系學;白鹿原
《白鹿原》關照了清末民初到新中國建立之初的歷史在白鹿原上的風云變幻,其歷史敘事對經典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有著明顯的超越。它通過一系列隱秘而雜亂的故事虛構,使讀者得以從其歷史書寫中窺見歷史分裂的縫隙,進而把握一個虛構的、卻更加本真的“真實的歷史”。個人認為,《白鹿原》中的這種歷史書寫方式與??略谧V系學中所提出的“真實的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性,二者都企圖剖開傳統話語賦予歷史的虛假外殼、最大程度上回歸“真實的歷史”。本文結合??碌淖V系學對《白鹿原》中的歷史書寫作進一步解讀。
一、偶然與銅元
??碌淖V系學破除了人們關于“起源”的幻想:“起源總是先于墮落。先于身體,先于世界和時間,它與諸神相聯系,起源的故事總是如同神譜那樣被廣為傳頌?!眰鹘y的總體性歷史研究中所執著尋找的起源實際上只能找到“已經是什么”的東西。因為人們往往會把事件當作是走向某個作為終結點的事件中的一個環節,而剩余的那些雖然在歷史中真實發生過的但卻不在這一走向中的現象則會被當做偶然性事件被剔除。因此他認為譜系學家應該堅持的是“確定偶然事件”。
《白鹿原》中同樣注重對偶然性事件的關注,如白靈和鹿兆海當初選擇黨派時出現了銅元這個意象。銅元拋擲的結果是不可捉摸的,可以認為是歷史偶然的一種暗喻。選擇自己的政治信仰在傳統革命歷史題材中本應是很嚴肅的事,而白靈和鹿兆海兩人完全是一時興起,用拋銅元的游戲態度輕率的決定了自己的黨派。陳忠實不惜筆墨地描寫二人對黨派選擇的隨意性與偶然性,實際上消解了傳統革命敘事小說中革命者對革命的忠貞程度,二人的結局更是證明了光明的革命結局是在排除了血腥的暴力事件之后的光明,也是對革命起源的一種拒絕。
二、權力與鏊子
??逻€將尼采的權力意志引入其譜系學中。他曾說過,“一切規則,其自身是空洞、野蠻、無目的的……歷史的偉大游戲,屬于占有法則的人。”在他看來,權力無孔不入,甚至連歷史也無非是權力運作的游戲。
《白鹿原》中的整個原同樣被納入了權力——“鏊子”的籠罩當中,“鏊子”背后隱喻著暗中運行的權力。在農協倒臺以后,田福賢回到原上進行報復行動,朱先生曾撂出一句話:“白鹿原這下成了鏊子啦!”將國共之爭形容為鏊子將大餅翻來覆去的烙,這個絕妙的比喻打破了我們對于歷史中正義與反動的認知,正如朱先生所做的解釋:“公字和共字之爭不過是想獨立字典,賣蕎面和賣饸烙的爭斗也無非是為獨占集市!” “鏊子”刺穿的是歷史中不為人知的某些歷史現象,正義與反動等所謂的本質性質無非是權力為自身所涂的一層修飾?!栋茁乖分械摹蚌俗印必灤┑娜允桥c譜系學相似的觀念——歷史過程中的事件并不一定遵循進步與發展的邏輯,它們是僅僅是權力斗爭的結果。
此外,傳統的權力觀認為權力的一方是受益者,另一方是受害者。??聟s認為, “權力的運作本身及其運作中的操作策略,才是權力的展現,才是權力的真正本質。”權力并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可以占有和奪取,而是一種力量的關系,每個人既可能成為被權力控制的對象,又可能同時成為實施權力的角色。??碌臋嗔﹃P系在白鹿原上呈現為一種鏊子關系。白嘉軒與鹿子霖之間的家族爭斗,從白嘉軒遷墳占風水始到鹿子霖陪斗發出“天爺爺,鹿家還是弄不過白家”的喟嘆終,貫穿全文;白嘉軒對于白孝文父權的壓制與白孝文投機取巧后對其父親的反制;鹿三對田小娥的暴力與田小娥對鹿子霖等人的誘惑等等。這種鏊子關系彌散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就像一張錯綜復雜的關系網,天羅地網般覆蓋著整個白鹿原。
三、虛無的史與厚實的原
《白鹿原》與??伦V系學存在著很不同的一點,??碌摹罢鎸嵉臍v史”對歷史中的一致性、規律性持堅決拒斥態度,有著虛無的傾向。他要摧毀本源及真理的優越地位,反對的是歷史的虛偽。而《白鹿原》反對的則是傳統革命敘事的虛偽,它雖然也揭示了歷史的偶然與被權力所操縱,但它在本質上并沒有放棄對真理、歷史必然性的信奉。正如陳忠實所說,“所有悲劇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這個民族從衰敗走向復興復壯過程中的必然?!彼浴栋茁乖氛嬲康氖窃谒核榱藗鹘y歷史敘事的虛偽的基礎上,在一切無序當中找到有序、在偶然當中找到必然,為民族的振興找到出路,如白孝文由背叛最終走向回歸、黑娃由土匪而慢慢“學好”等。傳統的歷史革命敘事與《白鹿原》在根本上是相通的,是為宣揚歷史“進步”所服務的。但正因為《白鹿原》中堅持對民族進步觀的秉持與對歷史偶然多變的保留,才使得它不僅避免了像??履菢佑蓪v史本質性懷疑產生的虛無,而且由歷史的縫隙中窺見了傳統革命題材小說所忽視的民族千年來所積淀下的堅實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與之共存的粗鄙污穢,在??伦V系學和傳統歷史革命敘事中找到了一個制衡點,描述了一個民族最可能的“真實”狀態,于紛繁蕪雜中成就了“新時期最厚重的力作”。
參考文獻:
[1][法]???尼采·譜系學·歷史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2]雷達.廢墟上的精魂[J].文學評論,1993年第3期.
[3]陳忠實.白鹿原[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4]王治河.??耓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
[5]陳忠實.《白鹿原》創作漫淡[J].當代作家評論,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