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曉慧
摘 要:在中西文化差異下,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往往會對英美文學造成一定的影響。中西文化差異也會導致相關的翻譯人員在其翻譯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翻譯工作者要認識到中西文化的差異性,要對中西文化差異進行研究,并對作品進行反復的研讀,同時能夠使用恰當的翻譯策略,從而在準確傳達作者思想情感的同時,能夠使讀者更好的了解作品,領略到獨特的西方文化,促進中西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發展。
關鍵詞:文化差異;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策略
不同文化承載了一個民族與國家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積累的精神財富與審美情趣等,東西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導致了人們在翻譯與領會英美優秀文學作品的準確性存在一定的差異與不足。在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不僅要對其語言進行翻譯,更要向讀者傳遞其中的文化信息。因為,英美文學作品翻譯存在跨文化與跨語言交際,所以必須要求在其翻譯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結合作品的社會文化背景,從而進行更加流暢與優美的翻譯。相關的翻譯學者與工作人員,在其翻譯的過程中不僅要結合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還需要采取正確的翻譯策略。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比較
由于受到地域、歷史文化發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價值觀差異
在英美國家更加注重強調個人的價值,其價值觀主要體現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而在中國文化的熏陶下,人們受到群體文化的影響,其價值觀主要以實現群體利益為主,個人的利益要服從于群體的利益[1]。簡單來說,在中國價值觀引導下,人們更加關注他人的言行舉止,但是卻不明確自己在干什么。而且在我國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的影響下,人們更加關注集體的利益,往往會為了實現集體的價值而克制個體的欲望與利益。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人們逐漸形成了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念,從而形成對國家與集體強烈的情感,有深厚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將國家與集體的利益作為精神支柱,在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能夠自覺地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但是在西方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念,有部分人甚至會為了實現其個人的利益需求而犧牲集體的利益。在西方社會中,人們尊重通過個人奮斗而成功的個人,在英美文學作品中一些常見的詞匯往往也能體現出這一特點,如egocentric、ego ideal、egoism、egoist、self-control、self-confidence等詞匯。
(二)風俗文化差異
風俗文化形態是各民族內在精神特質的生動表現[2],由于文化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風俗習慣也就不同。民族不同,其風俗文化也就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蘊含的文化信息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在中國文化中的紅色,不僅是事物的顏色,同時還象征著紅火與吉祥,其中包含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因此,在中國的詞匯中就用“開門紅”,來指某人在工作或者是項目事件的開始就取得了較好的反應與成績;用事業紅火來形容某項事業發展順利,獲得較大的成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一些文學作品中也將紅色用來形容人們的革命情懷,如“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形容,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特殊的歷史時期,人們的思想精神受到政治的影響。
但是由于文化之間的差異,在英美文學作品中關于紅色red,除了在其表達顏色時與中國的表達保持一致外,在其他表達中卻存在較大的差異,如“go into red”是說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赤字或者出現了虧損現象;“paint it red”則是指將某件事物進行渲染,從而使其聽起來駭人聽聞。
(三)非語言文化差異
雖然語言是人們進行交際的重要途徑,但是這并不是人們可以實現交際的唯一途徑。人們通常可以通過身體動作以及眼神等進行交流,甚至在一些用語言無法表達的時候,還可以通過使用一些非語言形式進行交流。由于文化差異,中國與西方在表達的過程中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在西方人們通常以擁抱的形式來表達情感;但是在中國,人們則是通過握手來表現其情感。而且人們對眼神的反應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西方,在交流時如果人們不能看著對方,往往就會被人們認為對該話題不感興趣,對交談對象可能存在不信任的問題,但是在中國,如果在交流和交談的時候直視對方,則表現的不夠禮貌。
二、西方文化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滲透
西方文化在其形成過程中受到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傳統的影響以及基督教思想的影響,因此英美文學作品創作也受到了比較深刻的影響。
在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作為其載體,在其中承載了西方文化。因此,要想準確的翻譯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就必須要了解英美文學根植的西方文化土壤。其中需要對古希臘羅馬傳統進行重點的了解,要求相關的翻譯人員與學者能夠積極地閱讀和了解古希臘羅馬神話,并能夠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意蘊。古希臘羅馬神話對英美文學的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部分作家在其創作的過程中都積極的從古羅馬希臘神話中汲取素材與精神財富[3]。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包括喬叟、莎士比亞、雪萊、喬伊斯、納撒尼爾·霍桑等作家,在其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古希臘羅馬神話的相關素材,使其作品的表現力更強。在對這類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要求相關的翻譯人員與學者能夠了解其中對古希臘和羅馬神話的故事與素材的描述。例如在翻譯中有“Shyness is her Achilles' heel”,要對其進行翻譯,就要求必須掌握與之相關的神話故事。句中的Achilles就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在他出生后其母握著他的腳后跟在冥河中浸泡,但是唯獨他的腳后跟沒有被冥河河水浸染,這就導致在他身上的其他部位都不會受到威脅,但是唯獨腳后跟是其弱點,在最后因為敵人射中其腳后跟而死。因此,在英美文學作品中也往往會用“Achilles' heel”來形容和代指人的致命弱點與缺陷。
三、英美文學作品漢譯的有效策略
隨著近年來文化的不斷發展,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文化間的交流,就要求采取更加合理的翻譯策略。文化因素是譯者在文學翻譯中不可避免的障礙,歸化和異化是處理翻譯中的文化問題的常用策略[4],在翻譯的過程中合理的應用異化與歸化的翻譯策略,能夠使中國的讀者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內涵。
歸化與異化這兩個概念,是美國學者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在其作品《譯者的隱身》中提出的。
應用異化的翻譯策略就是要求譯者能夠盡可能的不對作者的表達與闡述進行打擾,要通過合理的翻譯,從而使讀者能夠更好的理解作者蘊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根據讀者的認知特點,向目的語讀者的需求靠近,從而更好的傳遞作者的觀點與看法,并且要用與本國的作家與作者的表達方式相似,從而能夠將作者的意思更好的傳達出來。具體應用到翻譯實踐中,要求譯者能夠根據外來語的特點,并結合該語言的表達方式,從而能夠更好的傳達出作者的意愿。在翻譯中使用異化的翻譯策略就要考慮到該作品中自身包含的文化與思想情感,以及價值觀念等,能夠考慮到文化之間的差異,并充分的反映出作品中包含的獨特民族文化與民族特征,要讓讀者能夠通過譯者的翻譯了解異國風情。
應用歸化的翻譯策略是指在翻譯過程中要求譯者能夠將該文學作品的原語言實現本土化,根據目標讀者比較習慣的方式來進行表達,從而能夠對該問題進行準確的傳達。這樣就可以使讀者與作者進行直接的對話,使該譯文能夠用目標讀者的語源,即相同的語言與語言習慣進行翻譯。在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使用歸化的翻譯策略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本國語言的特點,從而能夠使讀者更好的理解作品內容與思想感情,有效的增強作品的可讀性與文學欣賞性。
這兩種翻譯策略存在對立統一的關系,二者既互相獨立,又互相結合,不但可以使文學作品的翻譯更加生動,也可以使讀者更好的理解作品。在實際的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中,往往是要將兩種翻譯策略結合起來。因為翻譯不僅要求對作者的觀點與思想進行再現與傳達,也需要考慮目標讀者的閱讀需求。在我國的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比較杰出的如,張谷若先生在其對哈代的代表作品《德伯家的苔絲》進行翻譯的時候,就是采用了將異化與歸化翻譯策略結合在一起。張若谷先生在其翻譯中采取了直譯的方法,但同時又對其中的部分內容進行注解。這樣,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了解作者在其作品中呈現出的基督教以及英國的風俗習慣的相關知識。在《德伯家的苔絲》原文中有: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ternoon under notice,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club-walking”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將其翻譯為:“譬如現在所講的那個下午,就可以看出五朔節舞的舊風以聯歡會(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會)的形式出現①。”并在文章的頁尾對注釋①進行解釋說明[注釋]①五朔節舞:是一種英國當地的風俗習慣,在五月一日往往就會為了慶祝而奏樂吹號,并用樹枝與野花對其門面進行裝飾,圍著草地上的五朔柱跳舞,并選舉出五朔后。該風俗習慣在古代英國比較盛行,在當前社會中,一些比較偏僻的地方還保持著該風俗習慣。
這樣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當地的風俗習慣與人文環境等,在對人物性格與故事情節的理解上都更加容易,同時也使讀者能夠了解到與中國文化不同的文化知識,使人文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將英美文學作品翻譯出版,可以有效的加強中西文化之間的交流。但是,由于在其翻譯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中西文化差異的影響,就必須要求翻譯人員能夠認識到其差異,并且能夠在翻譯中將西方的文化背景、文化特點、民族風俗等因素結合起來,從而將作者的意愿準確傳達出來;同時還要能夠使讀者充分的了解到西方的文化特點,并能較好的認識到作品的內涵與其包含的文化內涵,從而達到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閆文珍.中西文化差異視域下的英美文學作品翻譯淺談[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4:36-39.
[2]蔣興君.中西方文化差異背景下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6:47-48.
[3]鐘志華,周榕.中西文化差異視野下的英美文學作品之翻譯[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2,04:205-206.
[4]秦小紅.西方文化對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的影響[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0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