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霞



摘 要:本文采用實驗語音學的方法,通過實驗對比了土耳其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漢語聲調格局差異,歸納出土耳其留學生漢語單字聲調的聲學表現及存在的問題。采用聲調格局的方式對對土耳其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進行研究,對留學生漢語聲調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土耳其留學生;聲調格局;實驗分析
隨著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實驗語音學的不斷發展,對外漢語教師及研究者越來越重視采用實驗的方法,對不同國家、不同母語背景的留學生漢語聲調上存在的偏誤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法。王玲娟(2003) 通過對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難點分析,認為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難點主要表現為:陰平高度不夠,陽平升不上去,上聲不會拐彎,去聲降不到位。土耳其留學生母語為土耳其語,是一種無聲調語言,漢語聲調習得是土耳其留學生漢語學習的難點,本文將以土耳其漢語初級留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漢語聲調習得進行研究。
聲調格局的方法最早由石鋒提出。聲調格局是聲調系統的共時初始狀態,是各種聲調變化的基礎形式。采用實驗的方法將單字聲調平均曲線畫在同一個調域空間中,即聲調格局的聲學表現。本文將使用實驗語音學的方法,對土耳其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漢語聲調格局進行對比分析。
一、實驗說明
(一)發音材料
為有效得到土耳其學生的聲調格局,本文的錄音材料包括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單字各12個,如表1,經掐頭去尾,最后保留10×4=40個有效字。錄音樣本沒有多音字,濁音聲母以及零聲母的字,所有漢字均已標注漢語拼音。
(二)發音人
本次實驗發音人共有兩位:一名母語為漢語的中國學生,漢語水平為以及一級乙等;一名土耳其學生,母語為土耳其語,漢語學習時間為一年,漢語水平為初級。
(三)錄音
錄音在安靜的教室進行,錄音人以平穩的語速讀出,每字連續讀3遍,字與字之間間隔為3秒,共得到3×12×4=144個樣品,有效樣品為120個。錄音軟件采用Adobe Audition 3.0,采樣率為11025HZ,16位,單聲道,保存格式為.wav.格式。
(四)數據測量及處理
使用南開大學“桌上語音工作室”對錄音樣品進行聲學處理及分析,將各個聲音文件逐一導入MinispeechLab軟件, 去除彎頭和降尾,對不規范的斷裂或粘連進行修改,最后得出發音人的聲調格局和聲調T值,將每位發音人的單字聲調分別創建一個“語音格局”的pit.文件,并為每個聲調分別創建一個統計組,最后顯示發音人錄音樣本的五度值(T值)數據,以.txt文檔保存,采用Excel軟件對聲調T值進行整理、計算和作圖。
二、實驗結果
(一)調型與調階對比
圖1為兩名發音人單字聲調調型圖,從左到右聲調調型依次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對比土耳其留學生語中國學生的陰平調調型與調階,兩名學生的陰平調表現相對一致,均為高調階的平調調形,土耳其留學調階相對較低。
對比土耳其留學生語中國學生的陽平調調型與調階,兩名學生的陽平調均表現為中高調階的升調調型,無明顯差異。
對比土耳其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上聲調調型與調階,中國學生的上聲調型與調階呈低降高升的曲折調,土耳其留學生的上聲調調型與調階表現為高降低升的曲折調,中國學生的上聲調總體急降緩升,且轉折點在整個橫向區間的前半段,土耳其留學生的上聲調總體緩降急升,轉折點在整個橫向區間的后半段,兩名學生的上聲調之間存在較明顯差異,這說明土耳其留學生的上聲調調型存在一定問題。
對比土耳其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去聲調調型與調階,兩名發音人的去聲調調型表現相對一致,均為高降調,中國學生的去聲調表現為起點最高,終點最低的高降調,而土耳其留學生的去聲調起點雖為最高,但終點不是最低,這說明土耳其留學生的去聲調下降不夠徹底。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發現,土耳其留學生在漢語單字聲調調型語調階上,陰平和陽平表現去聲調表現較好,上聲調調型存在明顯問題。
(二)聲調格局對比
圖2為兩位發音人的單字聲調格局圖。
對比土耳其學生與中國學生的聲調格局,中國學生的陰平調調值為55,陽平調調型為35,上聲調調型為214,去聲調調型為51;土耳其學生的陰平調調值為44,陽平調調型為35,上聲調調型為31,去聲調調型為52。從土耳其留學生的聲調格局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土耳其留學生的陰平調整體略低,去聲調下降不夠徹底,上聲聲調存在明顯問題。
三、結論
本文采用實驗語音學的方法,對土耳其學生與中國學生的漢語單字聲調調型與調階、聲調格局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四個聲調的難度對于土耳其留學生來說,是不同的。陰平、陽平和去聲較容易掌握,上聲最難掌握。
2.土耳其留學生的陰平調問題主要不是表現在調型上,而是調階上,整體調階較低,調值表現為44.
3.土耳其留學生的去聲問題主要表現為降得不到位,不夠低,其調值表現為52。
4.土耳其留學生的上聲調雖為曲折調調型,但仍存在明顯問題,是土耳其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的主要難點。土耳其留學生只知上聲調為曲折調,卻未能明確上聲調的曲折度,土耳其留學生的上聲調問題應該與對外漢語教師的上聲調教學有關,對外漢語教師讓留學生關注到了上聲調的曲折調調型,卻未能讓其明確上聲調的調值與調階,針對這一問題,對外漢語教師應加強土耳其留學生的上聲聲調訓練,可采用可視教學,使得留學生可以看到標準漢語普通話上聲聲調的調值與調階。
參考文獻:
[1]石鋒.北京話的聲調格局[J].語言研究,1991年增刊.
[2]王玲娟.對外漢語初級階段語音感教學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2003.
[3]劉俐李.漢語聲調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鮑懷翹、林茂燦.實驗語音學概要(增訂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5]石鋒.語音格局——語音學與音系學的交匯點[M].商務印書館,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