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 要:梁漱溟經歷了20世紀中國混亂的局面,深受當時社會狀況的感染,他開始對中國的現狀進行思考,特別是中國的文化,他從中國的客觀實際情況出發,希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深思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并把理論體系用于實踐。今天我們對梁漱溟教育思想的研究,可以吸取一些經驗教訓,對以后學術的研究,以及改善今天的教育現狀,仍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文介紹梁漱溟教育思想產生的原因、梁漱溟教育思想的主要主張、梁漱溟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以及其不足之處。
關鍵詞:梁漱溟;教育;主張
一、梁漱溟教育思想產生的原因
從清朝末年到中華民國成立初年,中華民族經歷了一場生死浩劫。中國出現很多有識之士試圖改變中國落后的局面,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最終都歸于失敗,這些努力的失敗,已經表明中國的社會危機,單純的通過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是無法解決的。在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與之相對立是民族自救運動。從世界來看主要是教育改革運動。隨著新的教育思想的傳入,必定會引起中國有識之士的反思,于是在中國出現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沖擊下,梁漱溟也認識到了中國傳統教育的一系列問題,鑒于當時中國教育體制實際存在的弊端,梁漱溟開始了對教育改革的探索,他認為“中國文化的根是在鄉村,中國的文化是以鄉村為本,另開創出一個新文化,或者說“開創新文化,救活舊農村。”[1]
二、梁漱溟教育思想的主張
(一)取西方之精華,補中國之欠缺
經過對東西文化異同的研究,梁漱溟發現西方文化有許多優點,他說:“現在我們辦學校是仿自西洋,所有講的這許多功課都是幾十年前中國所沒有的,全部曾以此教人的;而中國書上那些道理也仿佛為西洋人教育所不提及。此兩方教育各有其偏重之點是很明顯的,大約可以說,中國人的教育偏著在情意的一邊例如孝悌支教;西洋人的教育偏著在知識的一邊,例如自然科學之教。”[2]經過一番比較之后,梁漱溟并不像許多人對東西教育認識的那樣,認為西方教育重知識就好,中國教育重情意就不好,他認為東西教育各有長短:“蓋西洋教育著意生活的工具,中國教育著意生活本身,各有所得,各有所失也。”[3]既然西方文化有優點,東方文化有缺點,二者就應該優勢互補。
(二)從鄉村工入手,進行民眾教育
鄉村群眾在我國占有很大的比重,梁漱溟在認識到中國教育出現的問題后,他認為要想解決教育問題必須首相關注鄉村。 他說:“進行鄉村建設工作,我頭腦中所設想的有兩個要點,因為從我的眼光看,中國有兩大缺陷。中國農民散漫幾乎到了自生自滅的程度。農民不關心國家,國家也不管農民。農民散漫、缺乏團體組織,這是一個缺陷……我所設想的憲政的新中國,必須從地方自治入手,而地方自治又必須從團體自治入手,將農民組織起來,才能實現。”[4]所以今天我們新農村的建設也必須吸取他的經驗,把廣大民眾和國家聯系到一起,我們國家才能走上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富強道路。
(三)注重成人教育,提高全民素質
梁漱溟在鄉村建設實踐的過程中就注意到了對成年人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中國這個鄉村社會正處于變動改造時期,在這個時期的教育首先“宜著重于成人”,[5] “歌育宜放長及于成人乃至終身”。[6] 雖然他沒有明確成人教育的定義,但是他指出了什么是社會教育,既然社會教育與成人教育是相通的,所以我們也能大概了解成人教育的含義。他對成人教育的理解是非常寬泛的,但是很多人習慣于把成人教育定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雖然梁漱溟對成人教育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他所進行的分析,卻是可以大大駁斥那些對成人教育不重視甚至無視成人教育存在的現象。
三、梁漱溟教育思想的評價
梁漱溟對中國當時教育問題的反思,對于今天我們的現行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中國在的教育仍然是應試教育,很難培養出真正的人才;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主要是教授課本知識,教學方法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中國農村中仍然有許多文盲,他們有的迫于經濟壓力上不起學,所以說中國農村教育形勢仍然非常嚴峻。國家必須結合中國的實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解決問題,中國才能繁榮昌盛。
他的教育思想本身也有很大的問題,這也是導致其失敗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首先,梁漱溟在教學的過程中強調道德的培養,但是他沒有找到怎樣真正的培養學生道德素質的方式。其次,梁漱溟提出要建立社會本位教育系統,改善中國教育現狀。但是他沒有明確指出如何建立這個系統,直到今天我們國家,也沒有建立成社會本位教育系統,中國的教育仍然面臨很大的危機。再次,梁漱溟提出要重視對青年人的教育,可是不足之處是他沒有明確的指出到底怎樣去幫助青年人進行學習。因此,梁漱溟教育思想理論體系雖然已經完備,但是在現實應用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1): 614~615.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523.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4):623.
[4]熊呂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與中國現代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
[5]陳序經.東西文化觀[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
[6]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