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
?
廣州區管頻率接入多內話系統并行解決方案
邱文
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廣東 廣州 510403
介紹了為解決廣州區管頻率接入多個內話系統加入一分三信號分配器,詳細描述了對國內產和國外產一分三信號分配器的測試過程和測試數據,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一分三信號分配器;R/S;昱誠
中南空管局廣州區管2015年11月對在用地對空內化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原FrequentisV3.1升級至FrequentisV7.0。由于計劃區管使用三套內話系統(FrequentisV7.0主用、V3.1作備用、RES-Q為應急),三套系統同時接入相同的頻率,因此計劃中在內話線架更新過程新增一分三信號分配器并最終敲定使用國產煜誠一分三分配器,在之前我們對其與進口R/S一分三分配器進行測試與對比。
本次測試主要測試昱誠公司信號分配器產品一致性和穩定性,參照對比產品為R/S公司信號分配器。對昱誠、R/S信號分配器的所有通道進行RX/TX測試,記錄測試數值進行產品一致性評估。然后再對其中一個分配器的一個通道進行5次測試,作通道穩定性評估。最后每款分配器選其中一個端口,將輸出端一個端口短路連接,測試故障隔離的效果。

圖1 測試故障隔離效果圖
測試工具:昱誠信號分配器、RS信號分配器、音頻表、藍白線。
測試方法:(測試昱誠信號分配器,使用音頻表,設置為輸出阻抗600歐姆、按照輸出增益-10dbm、0dbm、+10dbm情況下分別輸出500Hz、1000Hz、2000Hz。
步驟1.輸入端接入FA16,輸出一接入RES-Q,輸出二接入新內話,輸出三接入舊內話。
步驟2.準備兩部音頻表,一部設置為阻抗600歐姆、按照-10dbm、0dbm、+10dbm的增益值分別輸出500Hz、1000Hz、2000Hz,另一部設置為接收。
步驟3.測試RX一致性,把輸出方式的音頻表與FA16并線接入(輸入端),接收方式的音頻表則并線方式分別接入RES-Q、新內話、舊內話,并記錄下-10dbm、0dbm、+10dbm的增益輸出下,500Hz、1000Hz、2000Hz的衰減值。
步驟4.測試TX一致性,輸出方式的音頻表并線方式分別接入RES-Q、新內話、舊內話,接收方式的音頻表則與FA16并線接入(輸入端),記錄下-10dbm、0dbm、+10dbm的增益輸出下,500Hz、1000Hz、2000Hz的衰減值。
步驟5.測試通道穩定性,選擇分配器其中一個通道,重復步驟3或步驟4,進行5次測試。
步驟6.使用R/S公司信號分配器和昱誠信號分配器分別按照上述方法進行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記錄數據值。
步驟7.對比兩種信號分配器的記錄數據,取信號分配器其中一個端口,將輸出端一個端口短路 連接,測試故障隔離的效果。
步驟8.在一致性的測試中,我們分別測試了三種信號分配器在RX與TX情況下的衰減。在RX測試中,R/S信號分配器衰減數據如下表1,昱誠信號分配器衰減數據如下表2。

表1 R/S信號分配器衰減數據

表2 昱誠信號分配器衰減數據
在TX測試中,R/S信號分配器衰減數據如下表3,昱誠信號分配器衰減數據如下表4。

表3 R/S信號分配器衰減數據

表4 昱誠信號分配器衰減數據
在TX與RX的測試中,我們從數據可知,R/S產品與國產煜誠并未有很大數據上的差異,可以認為兩者之間在使用上并未有區別。
在一致性的測試中,我們可以認為三款信號分配器在500Hz、1000Hz、2000Hz情況下測得的數據基本一致,可以忽略頻率對測試的影響。R/S和昱誠表現基本一致,衰減都在-12至-13之間,由于RES-Q的輸出負載相對新舊內話小,因此影響到輸出的衰減數據。
在穩定性測試中,我們對R/S和昱誠同一個通道進行5次測試,看輸出數據是否存在波動。在測試的數據里,我們可以認為,在5次的測試中,R/S和昱誠輸出數據都十分穩定,R/S數據間差在±0.1,昱誠在±0.3。
最后我們做了一組功能性測試,測試輸出端有一路短路的情況下另兩路的數據,和兩路短路情況下另一路的數據。在測試中昱誠與R/S數據基本一致,并沒有很大差別。

表5 R/S短接一路輸出數據

表6 R/S短接兩路輸出數據

表7 昱誠短接一路輸出數據
綜上數據所示,R/S與煜誠一分三信號分發器并未有使用上的差異,最終敲定使用煜誠一分三信號分配器。
[1]黃莉莉,羅小銘,談曄,等.廣州地區食物頻率問卷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3,17(8):711-714.
[2]譚春鴻.乘勢而上,傳播南粵好聲音,開創廣播新格局——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四套廣播頻率經營狀況解析[J].廣告大觀:媒介版,2014(10):88-90.
[3]陳俊文,馮錦輝,江惠燕,等.150例廣州地區漢族人腫瘤壞死因子TNFα一850C/T基因突變頻率的檢測[J].現代醫院,2012,12(3):66-68.
TE328
A
1009-6434(2016)05-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