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欣克利角C項目最新進展及各方反應
【本刊2016年8月綜合報道】法國電力公司(EDF)董事會2016年7月28日正式做出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建設項目的投資決定,批準在欣克利角建設兩臺歐洲壓水堆(EPR)機組。但僅在數小時之后,英國政府令人驚訝地宣布需要對該項目進行重新評審,從而使該項目的實施再次被推遲。欣克利角C項目因此成為英國的熱門新聞。
法電在7月28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這一決定(即最終投資決定)之后,相關條件已得到滿足,法電因此能夠與英國政府、中國合作伙伴中國廣核集團以及項目的主要供應商簽署合同。”
但僅在數小時之后,英國商務和能源事務大臣格雷格·克拉克于當日晚間宣布,政府需要對欣克利角C項目進行重新評審。
克拉克表示:“英國需要可靠且安全的能源供應,政府相信核能是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現在將認真考慮這一項目的所有組成部分,并在今年秋季作出決定。”這意味著欣克利角C項目至少到2016年秋才能繼續推進。
英國伯明翰大學的Paul Norman表示:“欣克利角C項目獲批意味著核電發展在英國迎來了新的曙光。這一明顯具有重大意義的項目能夠提供3.2 GWe的電力裝機容量,可為英國提供約7%的電力,并持續約60年時間。但其影響遠不僅于此。欣克利角C項目的繼續推進表明脫歐后的英國在國際舞臺上將保持開放。”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Sue Ion表示:“繼續推進欣克利角C項目的最終決定已經做出。這是再好不過的事了,對英國來講這筆買賣很劃算。雖然一些人認為執行價格太高,但與海上風電、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這一價格并不高。我們未來需要均衡的低碳能源組合。”
紐斯凱爾電力公司(NuScale Power)英國和歐洲業務主管Tom Mundy表示:“今天宣布欣克利角C項目將繼續推進,我們希望這是鼓勵英國其他核電開發項目包括小型模塊堆項目的復蘇信號。”
世界核協會(WNA)總干事Agneta Rising表示:“欣克利角C項目使英國步入了建設新一代核電廠的進程,將為英國在21世紀建立可靠低碳電力結構奠定基礎。我們需要鼓勵國際能源投資,并確保電力市場支持能夠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且保護地球的能源技術發展。”
英國國家核實驗室(NNL)首席執行官Paul Howarth表示:“這對英國尤其是英國核工業界是好消息。欣克利角C將為英國家庭和企業提供清潔、安全和廉價的電力。作為20世紀50年代首批發展民用核電的國家中的一員,英國仍可為全球核工業發展作出貢獻——從技術技能、知識、創新和設施到我們的監管專門知識以及當地社區參與的經驗。通過在這一清單中加入新建計劃,該項目朝著英國恢復全球頂級核國家地位邁出巨大的一步。”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核工程與氣候變化專家們指出,一些評論家過高地表達了他們對英國基礎設施正在為外國擁有的擔憂。180億英鎊的投資包括政府刺激,例如由戴維·卡梅倫領導的上屆政府安排的差價合同。他們強調,該項目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它將成為歐洲最大的建設項目:在建設期間提供約2.5萬個工作崗位,在運行期間提供900個工作崗位。這座雙機組核電廠將生產低碳能源。在其整個60年壽期內,將提供可滿足600萬個家庭的電力,供應的電力將滿足英國7%的電力需求。
因佩里亞爾(Imperial)核工程中心主任Michael Bluck教授稱:“核電作為能源結構重要組成部分已被廣泛接受,欣克利角C將提供重要的基荷電力,以支持其他間歇性低碳技術,例如風電和光伏發電。欣克利角C項目還將重振英國核工業,并促進未來核電發展所需的相關技術發展,例如建設和運營成本更低的小型模塊堆技術。”
核工程中心材料部先進核工程主任Ben Britton博士稱,從氣候變化角度講,英國能源結構的去碳化非常關鍵。他還說,該項目將在核電供應鏈、運營和管理方面為英國大學畢業生提供許多令人興奮的機會,這些工作需要具有各種專業知識、技術嫻熟、同時又整體了解核工程的人才。
核工程中心Mark Wenman博士表示:“欣克利角C項目對英國至關重要。英國仍然關注逐步廢除燃煤電站,而同時許多核電廠也將被關閉。這意味著即便如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穩步增長,英國到21世紀20年代中期仍可能面臨能源供應不足。同時,英國還要信守減排承諾,欣克利角C將在需要時為我們提供有保障的低碳能源。他還說,欣克利角C項目還提供了展示可以在英國實施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機會,這將帶來更多的投資和就業崗位。”
格蘭瑟姆氣候變化及環境研究所(Grantham Institute-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Martin Siegert教授表示,國際能源署(IEA)《2016年技術展望》指出,如果要實現巴黎協議設定的將全球溫度升幅限制在2℃以內的目標,需要發展核電以提高核能份額。欣克利角C項目推遲及審批受阻無疑與上述目標背道而馳。“為解決此問題,要么我們接受核電不能大幅增加至超過其當前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進一步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碳捕集與封存技術,要么我們致力于推動安全和經濟的核電創新并使之取得成功的全球努力。”
英國最大工會組織GMB國家能源事務負責人Justin Bowden表示:“特蕾莎·梅政府作出重新評審欣克利角C項目的決定令人困惑和抓狂。經過多年的拖延,該項目目前需要的是果斷行動,而不是猶豫不決和更多的拖延。這一不必要的猶豫將使該項目的融資更加困難,并可能在脫歐后不久就使2.5萬個新工作崗位面臨風險。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判,必須扭轉。”
英國核工業協會(NIA)首席執行官Tom Greatrex表示:“政府需要更長時間重審欣克利角C項目合同,但不會改變一個基本事實——到2030年,我們2/3的電力裝機容量將退役,我們未來需要使用低碳且可靠的電力裝機容量來替代它們,以便加強我們的能源安全,并履行我們有關低碳排放目標的承諾。現在,我們需要新上任的大臣們迅速支持(法電的)決定,以表明他們對待工業戰略(利用外來投資建設新基礎設施,以創建我們未來的低碳能源結構)是嚴肅和認真的。”
杜倫大學商學院經濟系主任兼杜倫能源研究所聯合所長Tooraj Jamasb表示:“無論政府對欣克利角C項目作出何種決定,其他外國投資者都不會猶豫,即使該項目由于相關重要問題而被取消。應當記住,是否參加英國的國際能源項目將取決于相關公司的財務狀況、國內市場情況以及企業戰略。新政府沒有時間制定連貫的能源政策。在中期內,欣克利角C項目的主要替代方案是建設燃氣蒸汽聯合循環(CCGT)電廠,但這可能需要政府修訂碳排放目標。”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資深研究員Malcolm Grimston表示:“我相信政府最優先考慮的事項是保持作為一個可靠的外來投資合作伙伴的信譽。如果開始時鼓勵相關國家或企業在英國投資數額巨大、可能需要耗資數十億美元的項目,然后再反對他們,甚至是在沒有任何錯誤或新證據的情況下,這難免會趕走投資。正在推進的項目可能會需要簽訂更加嚴格的違約條款并附有賠償規定。即將到來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將因此面臨真正的危險。”
格蘭瑟姆氣候變化及環境研究所的Alyssa Gilbert稱,政府需要對其重審項目的原因作出明確和透明的解釋,以使潛在投資者安心。該研究所的Joanna Haigh教授稱,政府近期通過的第五份碳預算(詳見本刊2016年第7期相關報道)及其重申對低碳未來的承諾大受歡迎,英國需要即刻采取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并切實推進現有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的行動,以實現減排目標。
英國工業聯合會(CBI)副會長Josh Hardie表示:“政府希望認真對待欣克利角C合同的詳細內容,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須盡快敲定這筆交易。在確保安全、低碳和經濟的能源供應方面,英國正面臨重大的投資挑戰。關鍵的問題是我們能夠及時看到明了的決定,并發出英國很好且真正保持開放的明確信息。尤其是需要明確下一輪差價合同拍賣和2020年后的稅收控制框架,以便能夠在投資者中建立信心。”
2016年8月5日,巴黎高等法院駁回法電工會提出的中止英國欣克利角C項目最終投資決策的訴求。法電工會是在法電董事會批準繼續推進欣克利角C項目的當日向法院提出上述訴求的。
法電在一份聲明中對巴黎高院的裁決表示歡迎。法電能源公司(EDF Energy)首席執行官Vincent de Rivaz表示,既然董事會已作出決定,只要政府為該項目開綠燈,我們就作好一切準備工作。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8月8日在《金融時報》發表的一封公開信中表示,當前是考驗中英互信的歷史關頭,英國政府必須盡快就欣克利角C項目作出決定。
他指出,核能運營成本低,維護技術成熟,電力輸出穩定,是滿足英國電力需求的重要選擇。他還指出,欣克利角C項目不是某些異想天開的想法或匆忙決定的產物,而是英、法、中三方深思熟慮的互利結果。英國再也找不到比中廣核更好的合作伙伴了。劉曉明大使說:“當前,中英關系正處于關鍵的歷史關頭,我們應更加珍視雙方之間的互信。我希望英國向中國敞開大門,英國政府應繼續支持欣克利角C項目并盡快作出決定,使該項目可以順利開展。”
英國欣克利角C項目迄今取得的進展:
· 2006年1月,英國政府提議將核能作為未來能源結構的組成部分;
· 2012年2月,啟動現場準備工作;
· 2013年3月,英國政府批準建設欣克利角C核電廠;
· 2013年10月,法電與英國政府就欣克利角C項目的關鍵商業條款達成原則一致(詳見本刊2013年第11期相關報道),英國政府同意以92.5英鎊/MWh的執行價格購買未來欣克利角C核電廠生產的電力)——這一價格約為當時市場價格的兩倍;
· 2014年10月,歐盟委員會批準法電與英國政府在2013年10月達成的協議;
· 2015年10月,法電與中廣核簽署投資協議;
· 2016年7月,法電董事會作出欣克利角C項目的最終投資決定。
欣克利角C項目的重要數字:
· 將建設兩臺1600 MWe的EPR機組,總裝機容量3200 MWe;
· 發電量將占英國總發電量的7%;
· 足以為約600萬個家庭提供電力;
· 每年可減排900萬噸二氧化碳;
· 在建設期間創造至少2.5萬個工作崗位,在60年的運營期間創造900個工作崗位;
· 建設費用為180億英鎊;
· 60%的建設價值將留給英國公司。
(信息來源:世界核新聞網站和歐洲核學會核新聞網(NucNet)等)
(伍浩松 張焰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