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學琳 (滁州市建筑工程管理處,安徽 滁州 243000)
?
滁州市建筑市場監管探討
程學琳(滁州市建筑工程管理處,安徽滁州243000)
新常態下如何做好建筑市場的監督管理,文章結合安徽滁州建筑業發展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探索實踐。
建筑業;市場監管;工作實踐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城鎮化的關鍵時期,工程建設事業蓬勃發展,建筑行業監管與服務的模式也需要不斷創新。
到“十二五”末,滁州市建筑施工企業382家,比“十二五”初增加94家,其中一級總承包資質企業8家,二級總承包企業69家;建筑業產值由“十二五”初的126.64億元增長到2014年末的265.67億元;建筑業從業人員近10萬人;咨詢服務業等中介機構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全市工程監理企業18家,其中甲級資質企業3家。
2.1市場行為監管
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凈化建筑市場環境,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場氛圍,是行業監管部門應盡的職責。滁州市建管處對建筑市場管理的措施是:把住建設工程施工許可管理、施工安全監督、市場稽查、企業資質與從業人員管理等關鍵環節,采取約談、檢查通報、媒體曝光、依法處罰等多種方式,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近年來,市建管處共開展各類專項檢查23次,涵蓋建設、施工、監理及專業分包等建筑市場各方主體,共檢查在建工程1456項次,針對施工現場存在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477份,對施工現場存在的54個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案查處,為社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2工程質量監管
工程質量監管堅決落實工程建設五方主體責任,對違規違法行為,以零容忍的堅決態度,嚴懲不貸。具體措施為:堅決打擊建筑施工違法發包、轉包、分包及掛靠等行為;嚴格實行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制;進一步發揮工程監理作用;以“四庫”(項目庫、企業庫、人才庫、信用庫)建設為抓手,建立健全全市建筑業企業市場誠信體系,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以來,市建管處開展專項執法檢查3次,檢查在建工程236項次,下達83份責令改正通知書,立案查處3項,全市工程質量明顯提高,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作用更加顯現。
2.3揚塵整治
霧霾,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如果建筑工地并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揚塵,那么裸露的土堆、隨意丟棄的建筑垃圾、堆滿泥沙的渣土車將直接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大大加重霧霾天氣。
建筑揚塵整治,滁州市建管處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凈車出廠、沖洗到位、料場覆蓋、道路硬化”的總體要求,采取“四不兩直”等方式對轄區建筑工地及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揚塵進行集中整治。一是抓項目管理人員到崗,定人定責;二是抓建筑揚塵防控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廠區主道路硬化、建筑揚塵視頻監控設施、材料覆蓋等措施;三是建立聯動治理的長效機制,形成揚塵治理工作合力,對責任不明、互相推諉、臟亂差的難點進行綜合整治;四是樹立標化亮點項目,帶動市本級建筑工地及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達到揚塵治理標準,推動各縣市區全面落實各項揚塵治理防治措施;五是對防塵工作不到位的企業,采取通報批評、記不良記錄、停產整頓等措施,將揚塵整治與企業信用、資質升級、增項等掛鉤,實行“一票否決”。通過整治,滁州市本級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有了明顯的提高,滁州蘇寧廣場、御湖華庭二期、學苑名府、滁州鉆石國際商業廣場、景臣御園、君安陽光都市一期一標段、銀花尚城一期、城東花園一期項目,富邦、炬基、友西混凝土攪拌站等10多個樣板項目揚塵治理達到合格,其它建筑工地及場站整改也取得了明顯效果,提升了建筑施工標準化文明工地管理水平,有效控制了建筑工地施工現場及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揚塵污染。
2.4清欠工作
清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大好實事,也是一項艱巨而繁重的政治任務,清欠工作涉面廣、工作量大。2012年2月,滁州市建管處通過學習外省市先進經驗,在市本級全面推行建筑領域實名制用工和工資支付“一卡通”工作,建立從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企業→勞務分包企業→農民工的四級管理模式,按照“試點先行、分類指導”、“先推開、再規范”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先后確立全市推廣年、深化年、規范年的逐步深入的年度推進行動,規范工資支付程序,做到關口前移,實施源頭治理,有力破解了拖欠農民工工資這一難題,有效督促了建設工程各方責任主體將實名制管理落到實處。經過近4年的探索與發展,截至2015年6月25日,市本級共開設工資支付專戶231戶,辦理實名制工資考勤卡3.98余萬張,培訓勞資專管員1498人,培訓務工人員5.12余萬人,累計支付農民工工資約13億元,繳存“一卡通”信用保障金逾9100萬元。市本級累計納入建筑領域“一卡通”系統監管項目數949項次。自2011年以來,清欠辦共受理建筑領域農民工工資欠薪投訴1790余起,涉及務工人數3.15萬人次,涉及拖欠農民工工資5.206億元,協調解決資金4.59億元,解決投訴比達到88%;辦理建設工程欠薪投訴類市長熱線567起,涉及農民工工資約6300萬元,協調解決金額約5838萬元,解決投訴拖欠資金率達93%。
自實施建筑領域“一卡通”以來,建筑領域農民工工資欠薪投訴起數逐年遞減,特別是惡性群訪討薪事件大幅下降,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及農民工工資工作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
2.5安全監管
建筑施工是高風險行業,安全事故發生率相對較高,在目前高層建筑普遍、建筑造型復雜的情形下,意外事件更需防范。5年來,滁州市依法建立了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制度、“三類人員”考核任職制度、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建筑安全事故約談制度及建筑工程施工現場關鍵崗位打卡考勤制度等。充分運用先進科技手段,創新和完善建筑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方式,推行暗訪檢查、“飛行”檢查、日常檢查與重要時段督查相結合等方式,確保建筑安全生產檢查質量和實效。創新建筑安全生產社會監督機制,依靠社會力量參與建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深入推進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創建工作,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和帶動作用,切實做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促使企業建立起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十二五”期間,滁州市創建省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安全文明)工地數量一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建筑安全生產監管能力不斷提升,建筑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得到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狀況明顯好轉。
2.6新資質標準就位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4年底前頒布了新版《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建市〔2014〕159號),并制定了《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資質標準實施意見》。新標準對資質類別、業務范圍及資產、人員、業績、裝備的要求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調整。其中新標準中涉及主要人員包括注冊執業人員、技術職稱人員(包括技術負責人)、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等4類。為幫助廣大建筑業企業及相關單位理解新標準的內容、要求,掌握資質申報、增項、升級、換證、變更操作實務,按照省住建廳工作部署,市建管處舉辦了滁州市建筑業企資質新標準宣貫培訓會,出臺了《滁州市建筑業企業資質新標準宣貫工作實施計劃》,落實資質幫扶責任,加大對建筑業人才的培訓力度,加強關鍵崗位技術工人及技術職稱培訓、評審工作,保障企業資質就位工作有序開展。
2.7誠信體系建設
開展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既是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筑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對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和促進建筑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滁州市建管處以《安徽省工程建設監管和信用管理平臺》建設為抓手,認真貫徹實施建筑業企業誠信體系平臺建設,對全市所有在建項目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及市場行為信用評價,對建筑業企業信用行為量化評價全面運用,完善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目前全市建筑業信用管理工作正逐步走向成熟,全市建筑業企業綜合信用得分及全省建筑業企業信用排名均被工程招投標運用。特別對建筑業企業現場關鍵崗位人員實名制考勤,對建筑業企業資質電子化審批和管理完全依賴全省建筑業企業信用管理平臺,為全市建筑業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與資源保障。
建筑行業管理需要與時俱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為主線,著力推動企業提高管理水平,著力創新監管與服務方式,扎實開展企業幫扶工作,促進建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F280
C
1007-7359(2016)03-0316-02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3.118
程學琳(1969-),女,安徽滁州人,畢業于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