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蔚,付睎然, 暴云英, 王全春,萬媛媛,王 靜
(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650201)
?
云南優質地方雞產業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龍 蔚,付睎然, 暴云英, 王全春,萬媛媛,王 靜
(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650201)
摘要結合優質地方雞產業發展現狀,針對云南省地方雞產業存在的科學研究進展緩慢、規?;a養殖受阻、產品附加值、種質資源保護不足的問題,提出產業發展對策,以期加快構建現代化產供銷一體化體系,提升山區農民經濟收入,推進優質地方雞產業化發展。
關鍵詞地方雞;產業;對策;云南省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國民健康消費理念的提升,品質、口感以及安全性更高的地方雞日益受到推崇,傳統地方雞產業開始逐漸發展成為畜禽產業的新興產業。目前收錄在冊的地方雞品種有107個,云南省擁有20個地方雞種質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發展地方雞的林下養殖提供了優越的客觀條件。推進優質地方雞產業化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供銷一體化體系,是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建設的重要內容。發展地方雞產業既能滿足消費者對優質雞產品的需求,也能有效增加山區農民的收入,分析云南省優質地方雞產業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對促進地方雞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和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云南優質地方雞產業發展現狀
1.1保種育種穩健進行2014年,云南省新建、擴建了獨龍地方雞、尼西地方雞、蘭坪絨毛地方雞、他留烏骨地方雞等18個品種的資源保種場。同時,一些特色地方雞品種的保種育種協作組或專業合作社也相繼成立,以政府為主導、多種形式并存的多元化保種育種格局正在形成,并通過構建推廣“政府+養殖企業+科研機構”的保種、育種模式,充分加強了各方合作,尤其是與科研機構的合作,進一步確保了地方雞基因的穩定和留存。目前,由云南農業大學專家牽頭的云南省高原優質地方雞技術服務體系已經構建成功,在此基礎上,多個優質地方雞保種場均掛牌建立教授專家工作站,為優質地方雞種質資源的保護和選育奠定了良好的技術服務基礎。優質地方雞遺傳資源保種體系也得到進一步逐步完善,保證了優質地方雞品種資源的純正。
1.2打造“六大名雞”產業云南省優質地方雞種質資源豐富,目前,列入云南省地方地方雞種質資源保護的地方品種資源已達到20個,其中,版納茶花地方雞和鎮沅瓢地方雞同時被列入國家種質資源保護名錄。由于云南省地域差異大、氣候多樣,形成了地方優質地方雞種質資源“百地方雞齊存”的多樣化格局,地方優質地方雞品種各具特色、各有特點,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其中,武定雞、鹽津烏骨雞、無量山烏骨雞、版納茶花雞、鎮沅瓢雞、大圍山微型雞等地方種質資源被農業廳列為云南省“六大名雞”,給予一定的政策與資金扶持,經過近3年發展,確定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3龍頭企業相繼入駐云南省重點鼓勵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了以云嶺廣大、無量山烏骨地方雞保種場為代表的集育種、養殖、銷售為一體的養殖產業鏈。2014年,引進北京峪口禽業公司,在開遠市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父母代蛋種雞場。同時引進廣東新廣公司,在紅塔區建成年提供地方雞苗3 000萬羽的全國最大鐵腳麻種地方雞場。龍頭企業通過針對不同種質的地方雞選育優良種地方雞、地方雞苗,并進行科學規范的養殖管理,有效保障產品的品質,進一步提高了云南優質地方雞產業效益。
1.4市場占有率有待提高2015年,云南省內主要肉地方雞養殖企業向市場提供肉地方雞9 000萬只,其中,提供以 “六大名地方雞”為主的優質地方雞約700萬只(鹽津烏骨地方雞、無量山烏骨地方雞、版納茶花地方雞、武定地方雞、瓢地方雞、大圍山微型地方雞數量分別為:100、300、80、200、20、0萬只),占比7%,優質地方雞在市場中所占比例較小。
2云南優質地方雞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2.1科學研究進展緩慢
2.1.1育種—繁育技術沒有取得實質性研發進展。傳統優質地方雞品種生長周期較長的問題仍然存在,盡管研發出分子育種技術,但受各方面因素影響,該項技術并沒有得到廣泛推廣,目前仍主要采用傳統方法育種。
2.1.2疫病防疫能力有待提高。云南省存在動物疫病預測預報體系還不健全、畜產品藥物殘留監測體系不健全、疫病撲滅缺乏足夠物質保障等問題,對云南特色地方地方雞養殖形成了很大威脅。優質地方雞最突出的疾病是在種源選育過程中就攜帶的地方雞白痢和白血病,目前技術雖可以實現凈化,但成本過高(凈化成本約120元/只)。如果放棄凈化,3~5年內地方雞便會患病,且致死率極高。
2.1.3產學研協作不夠??蒲袉挝弧炠|地方雞養殖企業、農業合作社以及散戶間合作力度弱,效益的分歧和資金的不足等導致技術研發和生產結合不緊密。加之科研成果轉化意識不強,科研成果轉化率不高,使優質地方雞產業各項研究技術難以高效完成。
2.2規?;a養殖受阻多數消費者認為:真正的優質地方雞是不應被規?;B殖的,只有在山中林間放養的地方雞種才屬于優質地方雞,無論價格再高,消費者都樂意購買。但這種傳統的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和糧食副產品放養土地方雞的習慣,多以散戶養殖為主,散戶養殖方式、銷售方式的隨意性導致難以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優質地方雞養殖成品,加上消費者對優質地方雞的認知誤解,給規?;茖W養殖優質地方雞的企業造成了消極影響,影響了優質地方雞產業的良性規?;l展。而大范圍租賃山地林地進行規?;硼B,從養殖場地租金、人工費、水電、疫病防控等方面核算,個人及企業所獲經濟效益都往往較低[1]。
2.3產品附加值低消費者對優質地方雞的新鮮度偏好極高,家庭消費傾向于活鮮地方雞購買,經過冷鮮等技術深加工處理后的產品雖然產品附加值有所提高,但市場接受度反而下降。此外,想要通過優質活地方雞本身提高產品附加值難度較大,加之活地方雞的市場流通受限大,難以在優質地方雞市場的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在深加工逐漸成為禽畜產品競爭關鍵的今天,優質地方雞產品的附加值過低,必然會阻礙整個產業的高效運行。
2.4種質資源保護不足
2.4.1政策支持有待提高。到目前為止,云南省并沒有一個完整的優質地方雞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多數的種質資源保護僅限于飼養及環境要求,在加工銷售方面的保護依然欠缺不足,難以實現優質地方雞種質資源的科學管理與保護。
2.4.2保護與開發處于相互排斥的尷尬關系中。企業、合作社和個人盲目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以及政府的不作為等原因使開發利用過度,導致種質資源遭遇滅絕危機,種群數量大幅下降。
3云南優質地方雞產業發展對策
3.1扎實立足省內市場,穩步開拓東南亞市場云南省年均肉雞和蛋雞需求量分別為3億只和3 000萬~3 500萬只,雞肉市場需求缺口大。目前,云南省六大名地方雞的市場供給量約為年均600萬只,其余大部分是白羽肉地方雞和冰凍地方雞。而省內主要的肉地方雞養殖企業的市場供給量為7 000萬只,大部分依靠外圍提供,地方雞肉市場供給缺口大。隨著生活水平、消費觀念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優質地方雞產業總體需求大于供給。因此,扎實立足省內市場,穩步開發東南亞市場是優質地方雞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可以借助毗鄰東南亞的區位優勢,依托相對較高的優質地方雞生產加工營銷水平,充分發揮產業比較優勢,獲得比較效益。
3.2通力加強各方合作,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鼓勵企業、政府、合作社、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散戶間的通力合作,有效配置,合力開發產業資源,加強各方信息互通與合作,推進發展安全、生態、高效、規模的優質現代化地方雞產業鏈:①政府因地制宜地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策、資金扶持,規范行業標準,并積極培育扶持引進龍頭企業;②龍頭企業通過與當地合作社、散戶合作,有針對性地進行養殖加工銷售體系建設,重視突出管理科學化,生產規模化,在產品準確定位的基礎上實施品牌化戰略;③相關科研院所與高校繼續深入對保種育種、疫病控制、基因遺傳多樣性等技術項目的研究,依據各地特色,建立優質地方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實現優質地方雞產品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效結合[2]。
3.3準確把握營銷方式,積極開發產業業態明確地方特色優質地方雞市場定位、產品定位、文化定位,樹立“流通促產”觀念,探索采用利于當地優質地方雞產業發展的營銷方式,如可以選用包括網上直銷模式、組織對接模式、配送模式、直銷店模式和直銷市場模式等,建立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便捷供需渠道,從而避免過多中間商的參與,直接將產品出售給消費者,建立和健全多渠道、多層次、多模式的銷售網絡,實現供求雙方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豐富產品多樣性,積極開發新的地方雞肉業態,為滿足多樣化銷售包括實體專賣店銷售、網絡銷售等提供基礎。如云南省無量山烏骨地方雞通過在昆明市建立專賣店,進入直銷時代。除了開設專賣店,優質地方雞企業應努力探索出更多新的地方雞肉業態,以最大化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地方雞肉產品需求。
3.4探索找尋當地特色,優先實施品牌戰略優質地方雞產業科學化發展離不開品牌打造,品牌是企業對消費者的一種承諾,好的品牌是企業對提供產品的質量保證。充分挖掘云南優質地方雞的歷史文化,講好品牌故事,構建地方特色優質地方雞品牌。①堅定爭創名牌意識。結合目標市場文化定位,樹立獨特的產品形象,渲染云南各地方特有的地域和民族文化風情,努力將特色優質地方雞打造成全國著名的禽類品牌。②通過電視、報刊、網絡媒體等平臺,加強對優質地方雞產業的宣傳報道力度。同時可通過參加各種農展會、定期舉辦特色地方雞文化節、優質地方雞美食品嘗體驗活動等,提升優質地方雞產品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譽度。③云南省有關部門出臺相應措施,積極支持優質地方雞企業、養殖戶自創品牌,并積極籌劃開展各種公關活動,增加優質地方雞產品的社會價值,提升特色優質地方雞品牌知名度。
參考文獻
[1] 方婷,張勇.東蘭烏雞地方資源現狀及產業化經營對策[J].當代畜牧,2013(36):40-41.
[2] 杜娟,史貴麗.制約地方純種土地方雞產業發展因素淺析[J].肉類工業,2015(12):45-46.
Study 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Local Chicken Industry in Yunnan
LONG Wei, FU Xi-ran, BAO Yun-ying et a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01)
AbstractComb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igh-quality local chicken industr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such as slow progres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block of large-scale production, insufficient product added value and germplasm resourc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supply and marketing integration system, improve farmers’ economic income, promote high-quality local chicken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Local chicken; Industry; Countermeasures; Yunnan Province
基金項目云南農業大學青年社科項目(2015SK02)。
作者簡介龍蔚(1974- ),女,云南嵩明人,講師,碩士,從事農產品營銷、農業經濟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07
中圖分類號S 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08-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