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王懷利,鄒 朋,劉文龍,高璐陽
(1.安徽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安徽長豐 231199;2.菏澤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山東菏澤 274000;3.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臨沭 276700)
?
我國藥肥發展概況及前景分析
王曉飛1,2,王懷利1,3,鄒 朋1,3,劉文龍1,高璐陽3
(1.安徽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安徽長豐 231199;2.菏澤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山東菏澤 274000;3.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臨沭 276700)
綜述了藥肥的三大優勢、藥肥在我國的發展現狀、我國發展藥肥的有利條件,并對其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藥肥;農藥;肥料;前景
近些年,我國化肥和農藥使用嚴重過量[1-2]。目前,我國化肥的生產和消費量已占據世界第一位,農藥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長。雖然化肥與農藥為農業增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過量使用也造成糧食污染、生態破壞、資源浪費等一系列嚴峻問題,藥肥的出現為解決上述問題指明了新的方向[3]。藥肥是將農藥和肥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合,經過一定的加工技術穩定于特定的復合體系中而形成的單一產品。藥肥能使田間的2次作業合二為一,減少農藥與肥料的用量,可節省勞力、時間、能源,降低生產成本,減輕農藥、肥料對環境的污染,有效提高作物產量[4]。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國家對農業投入品要求的不斷提高,藥肥的研究將引起越來越多國內學者的關注。筆者綜述了我國藥肥的發展現狀,旨在為藥肥在我國農業發展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1平衡施肥,養分齊全藥肥的養分是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作物的需肥規律和土壤養分豐缺情況以及田間試驗確定的,不僅含有均衡的氮、磷、鉀等大量營養元素,還含有作物所需要的多種中微量營養元素,可滿足不同氣候條件下不同作物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5]。
1.2藥肥結合互作增效,提高安全性,減少損失良好的互作增效效應是農藥和肥料結合后的一大優勢。在自然條件下,農藥與肥料相遇可產生拮抗作用或對作物產生不良影響,而藥肥結合可克服這種自然相遇相減的現象。據報道,生產上的除草劑藥肥一般藥效增加10%以上,肥效也可增加6%~8%[6]。此外,藥肥結合施用可提高農事操作安全性。當農藥均勻分布在大量的肥料中時,可避免施用時人員接觸高濃度農藥并有效減少撒播時的接觸機會,因此,藥肥結合施用可保障農事操作人員的安全性。同時,藥肥結合施用減少了農藥的飛濺損失,也可減少流失到江河中的藥肥數量,進而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7]。
1.3操作簡便,省工節本,增產增收藥肥將施肥和使用農藥2次田間作業合二為一,既簡化了農事操作程序,節省了勞動力,又減輕了勞動強度。此外,農藥中的填充物由肥料代替,可大幅度降低農藥的生產成本,同時藥肥具有互作增效效應,能提高作物產量。例如,使用除草劑藥肥,一般水稻增產8%~10%,小麥和油菜增產10%以上[8]。因此,省工節本、增產增收效果十分顯著,一般可創增收節支效益750元/hm2以上[8]。
我國對藥肥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寧夏農林科學院、吉林農業大學等科研部門都曾相繼開展了有關除草藥肥的研究。浙江和寧夏研制的除草尿素采用包衣法將除草劑包裹在尿素顆粒外表,在生產上作追肥施用,雖已形成產品,但因肥料和除草劑的過分單一,營養不全面,殺草譜較窄,綜合應用效果不理想,未能推廣應用[6]。此外,這一時期我國農村勞動力充足、勞動力成本低廉,藥肥性價比優勢更加不能突出。因此,我國藥肥的發展速度較慢。直到近10年來,隨著我國對藥肥優勢的認識,以及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越來越多,剩余勞動力成本增加,藥肥的研究及應用再次引起關注。近幾年,江蘇綠陵集團研制出新型水稻專用藥肥,田間試驗結果表明,該產品能有效控制雜草滋生,并且防治雜草效果在98%以上,又可使產量結構等因素協調發展,有利于雜草清除及產量提高,效果顯著;通過與相同栽培條件下施用等量復肥+藥劑相比,該產品可增產3.52%,增值近1 020元/hm2,經濟效益較好[9]。
由于我國藥肥產業發展滯后,目前市場上僅有30多種藥肥產品已進行登記,而美國已登記的藥肥產品有200多種;并且我國藥肥產品仍以水稻除草藥肥為主,技術尚不成熟;同時,在殺蟲防病功能的藥肥產品種類、數量方面缺口較大,因此,我國藥肥市場潛力巨大[10]。
3.1農藥、肥料行業需要創新產品目前,農藥生產企業
2 800多家,前15名大型農藥企業的市場份額僅占整個市場份額的25%左右,大部分農藥企業的規模小而分散,低水平重復生產、品種老化、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突出[11-12]。2014年復合肥企業有3 500多家,開工率不足30%,產能過剩問題較嚴重;行業集中度低,據2013年統計,復合肥產量排名中前10位的企業產量僅占全國總產量的31%,行業重復研發、技術水平低、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突出[13-14]。因此,基于藥肥產品科技含量高、技術水平先進、省工節能等方面的優勢,創新開發藥肥產品將有效解決農藥、肥料行業所面臨的問題。
3.2政策利好帶動藥肥發展從2015年開始,我國全面實施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開啟了我國對肥料、農藥減量行動的積極探索。開發藥肥產品成為踐行這一方案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我國農業整體水平、改善農民田間作業勞動的有效途徑之一。
3.3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的轉變為藥肥發展創造了條件目前,人口增長、糧食需求增加與耕地面積逐漸減少矛盾越來越凸顯,而農業種植中肥料、農藥的增產邊際效應也在遞減[15-16],因此,我國急需研制藥、肥新產品;作物種植結構發生變化,經濟作物比重不斷增加,增加了對肥料、農藥的品質要求,創新藥、肥品類將成為必然選擇;農村勞動力逐年減少且趨于老齡化、婦幼化,人工種植成本不斷提高[17],要求發展與之相適應的節能省工新產品;土地流轉推動了規模化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截至2013年底,我國擁有耕種面積13 hm2以上的家庭農場87萬個、3 hm2以上的規模種植戶287萬個、農業合作社98萬家,這些農業經營主體助推了市場對藥、肥新產品的迫切需求。藥肥以其“跨界”結合的獨有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青睞。
藥肥發揮最大作用,還需要研究出與之相適應的施用方法[3,18]。因此,在發展藥肥技術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土壤類型、不同地區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不同作物的需肥規律等特性來研究具體的施用方法,做到平衡施肥、有效用藥,減少藥肥的污染與損失,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隨著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斷加強,對藥肥的需求將會不斷增長,相信在農業新形勢下開發藥肥前景廣闊。
[1]楊帆,孟遠奪,姜義,等.2013年我國種植業化肥施用狀況分析[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5(1):217-225.
[2]潘攀,楊俊誠,鄧仕槐,等.土壤-植物體系中農藥和重金屬污染研究現狀及展望[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1(12):2389-2398.
[3]胡慶發,馬軍偉,符建榮,等.多功能藥肥對茄子黃萎病的防治效果及茄子產量品質的影響[J].浙江農業學報,2013(2):315-318.
[4]慕康國,張文吉.農藥與肥料相互作用的研究與實踐[J].世界農業,2000(4):39-41.
[5]周艷,萬強,譚放軍.藥肥的研制及其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J].磷肥與復肥,2009(5):86-87.
[6]姚紅杰,王景華,郭平毅.除草藥肥的研究進展[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1(3):308-309.
[7]周壽祖.開發農藥肥料前景廣闊[J].開發指南,1998(24):10.
[8]張家宏,王守紅.除草藥肥的研究進展及其產業化開發應用[J].農藥,2000(9):45-46.
[9]郭國平,徐瑋,李建軍,等.水稻專用藥肥應用效果[J].磷肥與復肥,2012(2):79-80.
[10]李國平,宗伏霖,劉紹仁,等.藥肥問題調研與分析[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5(1):3-7.
[11]王潤涵.國際背景下我國農藥使用及行業現狀分析和發展趨勢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12]白小寧,宋穩成,薄瑞,等.2014年我國農藥登記產品的特點和趨勢分析[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5(2):1-3.
[13]張衛峰,李亮科,陳新平,等.我國復合肥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磷肥與復肥,2009(2):14-16.
[14]黃啟亮,韓廣泉,侯紅艷,等.新型微生物肥料發展現狀與前景[J].現代農業科技,2015(3):218-220.
[15]朱兆良,金繼運.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肥料問題[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3(2):259-273.
[16]李忠芳,徐明崗,張會民,等.長期施肥和不同生態條件下我國作物產量可持續性特征[J].應用生態學報,2010(5):1264-1269.
[17]陳曉華.現代農業發展與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J].農業經濟問題,2012(11):4-6.
[18]張洪昌,丁云梅,金匯源.生態環保復合藥肥的研制與生產[J].磷肥與復肥,2006(6):39-41.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Analysis of Pesticide-added Fertilizer in China
WANG Xiao-fei1,2,WANG Huai-li1,3,ZOU Peng1,3et al
(1.Anhui Kingent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Group Co.,Ltd.,Changfeng,Anhui 231199;2.Heze Kingent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Group Co.,Ltd.,Heze,Shandong 274000;3.Kingent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Group Co.,Ltd.,Linshu,Shandong 276700)
We reviewed the three advantages of pesticide-added fertilizer,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esticide-added fertilizer in China,and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pesticide-added fertilizer in China.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esticide-added fertilizer was forecasted.
Pesticide-added fertilizer;Pesticide;Fertilizer;Prospect
王曉飛(1988- ),女,山東莒南人,碩士,從事復合肥料研究。
2016-07-27
S 14
A
0517-6611(2016)25-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