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撰稿人 梁劍
?
品牌創新從“互聯網+”做起
本刊特約撰稿人 梁劍

創新不會在一夜之間改變整個世界,而是在點滴之間、潛移默化的發生著影響,推動著變革。互聯網也是這樣逐步地將人們的生活變得和以前大不相同,同時,也為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使得商業理念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成為可能。
面對創新,中國的品牌必須對自身業務模式進行完善和調整。如何調整?堅持還是轉型?2015年12月12日,在“2015中國品牌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互聯網+”為品牌企業創新提供一個得天獨厚的現代化工具,在互聯網發展的大潮中,企業為自己打造了一個最適合的改革方案:在堅持原來優勢同時,努力開拓創新,才是成功的關鍵。
一個傳統企業在創新過程中,想要表達出來的品牌效應必須是精華。只有這樣,當互聯網和這個品牌逐步結合,兼而用之時,才能夠更加有的放矢地使品牌的信心準確傳達到消費者心中,而這也是“互聯網”創新所提倡培養的信賴精神。
對此,加中貿易理事會中國區總裁高宇翔說:“在加拿大,很多消費者都在網上買東西,一旦消費者把個人信息放在網上,往往就會有節外生枝的事情出現。可他們愿意會花很長時間去相信,去發現企業的信息。因為,這是考驗品牌對風險把控的最好平臺。在加拿大,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必須誠心誠意去把控這個風險。比如當年索尼提供的在線服務,也曾經遇到過一些消費者信息泄露的事故,這使得當時索尼的信譽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我認為,一個傳統品牌借助互聯網工具進行創新時,應對上述情況,必須要先與消費者建立起一種信賴的聯系,從而保證品牌信譽不受損失。”
走出去請進來,當下更多的中國品牌隨著互聯網時代逐步走向海外,去開拓創新業務,以至于世界所有營銷產業的同行們,無時無刻都在關注著中國公司品牌的信賴問題。
英中貿易協會中國區總裁衛可認為:“中國品牌走出去,一定要強調中國的國家品牌形象,因為本身中國這個品牌在世界就很有吸引力,每個人都在說中國,他們都有自己對中國的觀點和認識。對于中國公司來說,你們到海外,你要理解他們對你們的想法是什么,對中國的想法是什么,你們到那里再次講述你們的東西,你們要在講述中國故事、中國品牌的內容時形成一種一致性,從而形成國家品牌與企業品牌相統一的優勢。”
憑借這種優勢,會讓一些中國品牌形成良好的品牌信譽,當國外消費者真的關注你的產品并且他們知道這些產品是來自中國時,對中國品牌來說,有兩個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創新,華為在這方面非常成功,華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夠很好地樹立公司的創新形象,也向世界展現出中國注重創新的國家形象。
“二是中國企業本土化,在英國,土生土長的一些公司非常理解英國的國內環境,而對于進入英國的中國公司,不要重復英國本土公司所做過的同樣的事情,中國公司要善于找到適合自己的本土化思維。”衛可說。
互聯網創新溝通,不是關于個人的一種溝通,實際上是關于集體的一種溝通,和集體進行合作。企業要善于充分使用數字平臺或者社交軟件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或者利益相關方等,這是一個品牌成功打開國外市場的一把鑰匙。
對此,博雅公關中國區總裁金英女士就認為:“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需要花很多時間把自己該做的先做好,從一開始進入的時候就要把自己當成一個當地的企業來去對待。只有這樣,當你對標當地企業的時候,你才能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里?我能對當地做什么樣的貢獻?因此,對中國企業來說,走出去首先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其次需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品牌的利和弊,第三要學會主動自我學習,積極融入當地環境。”
總之,從營銷角度出發,通過互聯網創新塑造的企業形象和品牌印象,是需要不斷去探索和發現的。有時或許互聯網創新的表現手法不同,但功能卻是殊途同歸。對中國企業來說,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管用的。而互聯網具有更創新、更準確、更高效的方式,更能精確觸達目標受眾的特點,已經發展成為眾多品牌營銷不可多得的傳播手段。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營銷需求日益旺盛,企業只有深刻理解了互聯網對品牌營銷的真正需求,才能讓用戶獲得創新的營銷體驗,而海外的諸多成功案例和具體操作實踐,更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據論壇對話實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