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喬, 卞香雨, 沈中元
(安慶醫藥高等??茖W校,安徽安慶 246052)
?
高校結對幫扶貧困村農產品銷售的路徑分析
劉 喬, 卞香雨, 沈中元
(安慶醫藥高等??茖W校,安徽安慶 246052)
高校結對幫扶貧困村是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和“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精神的重要體現,也是高校發揮智力、人才、資源等優勢,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從農產品銷售的視角探討高校如何開展“救急式”和“救窮式”銷售幫扶,旨在為高等學校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提供借鑒與思考。
精準扶貧;定點幫扶;高校;農產品;銷售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就扶貧開發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開展定點結對幫扶“做到幫扶重心下移,措施到位有效,直接幫扶到縣到村”[1]是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舉措。作為重要的幫扶單位之一,開展結對幫扶貧困村工作是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和“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精神的重要體現,也是高校發揮智力、人才和資源等優勢,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
高校結對幫扶貧困村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結合貧困村實際,圍繞如何增加農民收入開展一系列精準有效的結對幫扶活動。當前,我國經濟告別了過去多年的高速增長,進入了新常態,貧困村農產品銷售難又成為了一個擺在農民面前的“老大難”問題。因此,筆者基于貧困村駐村結對幫扶工作實際,根據駐村入戶走訪調查情況,探討高效幫扶貧困村農產品銷售的意義及幫扶路徑,旨在為高等學校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提供借鑒與思考。
1.1 農產品銷售關乎農民的收入增長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發展生產,通過農產品交換獲得勞動報酬或相關收入,從而實現增收致富,農產品銷售是其實現個人勞動價值的重要環節。特別是現代社會,一般商品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產業發展時銷售遠遠比生產要重要和困難。當前,在國家產業脫貧扶持政策的激勵下,已經有許多貧困村及貧困戶積極發展種養殖等產業,形成了良好的“造血”脫貧氛圍。 不論發展何種產業,生產、管理都是產業發展的前端階段,也是產業發展的投入階段,而銷售才是利潤變成現實,農民收入增長的關鍵階段。重視銷售問題才是真正重視農民收入增長的問題,關系到扶貧事業的興衰成敗和全局。
1.2 有利于高校發揮社會服務職能 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是高校的三大職能。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高校集聚著智力和人才等方面的資源優勢,隨著知識、人才、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人們越來越期待高校發揮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高校結對幫扶貧困村,搞好農產品銷售具有天然的資源優勢。一般來說,絕大部分高校即使沒有專門的“市場營銷”或者“銷售”專業,也一定會有“銷售”類的課程。高校結對幫扶貧困村,不應該停留在簡單幫扶貧困村的產業起步,選好項目及前期技術指導等,也要通過高校自身的智力、人才、資源等優勢,切實做好產業發展后期的銷售幫扶,從而真正實現貧困村特色產業的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使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和提升。
大多數貧困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農業產業發展整體比較落后,土地流轉較好的地方,規模化經營明顯,土地流轉較差的地方,分散的小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這非常不利于農產品的銷售。
2.1 農產品銷售呈“自然”狀態 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許多貧困村農民要么缺乏銷售意識,要么銷售理念落后,有的甚至還是小農經濟思維,經營分散,銷售也是一種“自然”狀態,“種一點,吃一點,賣一點”。由于沒有在銷售環節下功夫,所以常常導致種養和市場不對接,增產不增收,甚至賣不出去。貧困地區的大多數農戶其銷售模式仍然是坐等中間商上門收取,價格被壓得很低,利潤空間異常狹窄。
2.2 農產品銷售普遍“無特色” 由于受諸多條件的限制,貧困村許多農民,包括一些大戶,在農產品銷售上缺乏“特色”意識。一是農產品品種無特色,全部是大路通貨,缺乏競爭力。二是粗放銷售無特色,許多從田野到銷售很粗放,“蘿卜青菜,裝筐就賣”現象很普遍。沒有包裝,沒有分類,甚至沒有做凈化處理,極大地影響了農產品的銷售價格。在現代社會中,商品必要的包裝非常重要,包裝除了具有保護商品、方便流通的功能外,還具有宣傳商品的品牌,塑造商品形象,引導消費等功能[2]。三是不注重特色宣傳,貧困村的許多農產品是有機、綠色、無公害產品,但是由于農民銷售意識差,并沒有從中提煉出“特色”概念,把上等的產品賣成了大路貨的價格。
2.3 農產品銷售組織化程度低 貧困村的農產品銷售缺乏組織化現象很普遍,雖然有一些村成立了專門的農業合作社,但由于生產的分散,農戶觀念的不同,銷售并沒有真正做到組織化和規?;?,許多貧困村沒有任何農產品銷售組織,完全靠外來的“二道販子”挨家挨戶上門收購,既加劇了收購成本,也影響了農產品銷售的主動性。
3.1 “救急輸血式”幫扶
3.1.1 高校食堂定向采購貧困村農產品。當前,結對幫扶貧困村工作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政治任務。高校幫扶貧困村,可在貧困村相關產業發展的起步階段或發展的困難階段,利用高校自身食堂,搞好校村對接,對貧困村農產品進行定向采購,幫扶上馬,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一方面貧困村的農產品一般具有無公害、綠色的特征,可以給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帶來環保、新鮮、健康的食物,另外一方面高校長期定向采購幫扶能夠切實解決貧困村農產品銷售問題,提升相關產業的規?;图卸?。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組織貧困村的農戶和自己的教工對接,嘗試“田野+家庭”的模式,小規模化走中高端路線,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實現更大的利潤空間。
3.1.2 高校幫助貧困村尋找銷售渠道。高校通常在當地城市有著較好的社會基礎和影響力,高??衫米陨淼纳鐣绊懥腿穗H網絡優勢,積極與農產品銷售、批發的相關部門或單位進行聯絡溝通,幫扶貧困村的農產品打入城市大型農貿市場、中小型菜市場、農產品加工企業、普通家庭等,實現貧困村農產品銷售量的突破,甚至相關產業質的飛躍。
3.2 “救窮造血式”幫扶 救急輸血式幫扶適合在貧困村產業發展的起步階段或者困難階段,但若從貧困村產業發展的從長遠看,還是需要走造血式幫扶道路。
3.2.1 教育培訓為貧困村培養銷售人才。筆者調查走訪了很多貧困村,其中不乏一些產業基礎發展較好的村,發現很多農戶或農業企業主普遍缺乏銷售知識或銷售相關專業人才。高校結對幫扶貧困村,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直接安排銷售專業教師或專家到農村,集中免費開展教育培訓,提升農民的銷售水平和技能,既方便了農民,又鍛煉了教師、干部的實踐能力。另外,也可根據貧困村的實際,適當培養一些農產品經紀人,既有助于活躍貧困村農產品流通銷售的氛圍,又能夠切實“讓農民真正懂得什么是市場,如何適應市場;同時使農民更加了解“如何考慮生產,怎樣從事生產”,進而潛移默化地改變他們的生產思維模式”[3],這對于貧困村的農民來說至關重要。
3.2.2 幫助貧困村農戶成立銷售聯盟。貧困村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農戶居住分散,產業集中度低,銷售成本往往比較高。高校結對幫扶貧困村應特別注意貧困村銷售組織結構的培育和培養,成立專門的銷售合作社或者銷售聯盟??刹扇 昂献魃?農貿市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銷售模式[4],加強貧困村銷售的組織力量,變分散為集中,讓農民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大企業實現對接,切實改變產銷脫節的尷尬局面,有效緩解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另外,還可以利用農民可自由配置時間充沛的特點,聯合村集體力量,建立起農戶自送集中倉庫,農戶自送,定點儲存,統一對外銷售。一方面避免了分散的缺陷,降低了成本,實現了農民和收購者的互利共贏,另外一方面集中倉庫通過冷藏保鮮儲存,可以延長農產品的保質期和新鮮程度,擴大銷售生命周期。
3.2.3 利用互聯網優勢助力發展電商?;ヂ摼W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貧困地區特色產業騰飛發展的絕佳翅膀?;ヂ摼W便捷的信息傳遞、展示和溝通,“有利于及時獲取產品的市場信息減少信息不對稱,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產品效益,有利于擴大市場規模實現品牌效應”[5],有利于貧困村特色農產品的銷售。目前大多數貧困村的農戶對互聯網及電子商務了解掌握甚少,高校可以利用人才資源優勢幫助貧困村建立電子商務銷售平臺,比如開展電子商務培訓,發展淘寶等網絡電商,安排專業教師定期走訪指導,讓貧困村擁有一批真正懂得經營并維護電子商務平臺的人,從而產生帶動效應,為貧困村的產業發展增添騰飛的翅膀,為貧困戶的脫貧致富帶來不竭動力。
當前,扶貧開發工作進入脫貧攻堅階段,絕大多數地方政府為了促進貧困戶的快速脫貧致富,都出臺了各具特色的種養殖產業扶貧政策,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形成了燎原之勢,前景可待。在此情行下,如何解決產業發展后的農產品銷售問題顯得迫在眉睫又關乎農民收入增長的實際。因此,各高等學校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既著眼當前又思考長遠,既注意輸血救急也重視造血救窮,多管齊下,拿實招,出真招,切實解決結對幫扶村的農產品銷售問題,實現貧困村的脫貧致富。參考文獻
[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意見[A].2014-11-19.
[2] 姚克難.農產品包裝設計與品牌塑造的關系[J].藝術教育,2012(9):173.
[3] 占家智,羊茜.做農產品經紀人賺錢方略[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1-12.
[4] 楊冬梅,施燕萍.松江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銷售模式研究[J].上海農業學報,2014,30(4):131-136.
[5] 王燕.以網絡營銷促進農產品銷售的難題探析[J].農業經濟,2014(2):114-115.
Path Analysis on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Poor Villages Supported by Universities
LIU Qiao, BIAN Xiang-yu, SHEN Zhong-yuan
(Anqing Medical College, Anqing, Anhui 246052)
Universities supporting poor villages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mass line practice and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studies,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ety, such as intelligence, talent, resources and so 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s, how to carry out the emergency type and the relieve poor type sales assistance was discussed, the aim w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ixed-point assistance; Universities;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s
安慶醫藥高等??茖W校校級重點課題(20156003)。
劉喬(1980- ),男,安徽桐城人,講師,碩士,從事西方文藝理論研究。
2016-09-30
S-9
A
0517-6611(2016)33-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