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霞
?
欠發達地區旅游城鎮化發展的支撐體系構建—以麗江為例
白海霞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旅游與經濟管理系,云南 麗江 674199)
從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麗江旅游城鎮化發展現狀出發,探討旅游城鎮化發展的支撐體系,認為麗江旅游城鎮化的發展可以通過強化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和實現旅游產業的互動融合等策略來構筑旅游城鎮化發展的支撐體系.
旅游城鎮化;支撐體系;麗江
1旅游城鎮化支撐體系概述
旅游城市化在20世紀后期作為城市化的一種重要形式在西方國家受到了重視.目前,中國一些旅游業發展較好的城市也在依托旅游產業的巨大聚集力,形成了旅游城鎮化的發展模式[1].尤其在西部欠發達地區,傳統工業產業薄弱的基礎難以在短期內拉動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在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旅游業的發展能夠最大程度地引領城鎮化發展.伴隨著旅游者的紛至沓來,旅游地的服務接待設施和旅游城鎮的配套設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構建全方位的旅游城鎮化發展支撐體系是城鎮發展的重要根基.旅游城鎮化支撐體系包括城鎮基礎設施、旅游配套服務設施、交通網絡設施及旅游產業保障等.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社會生產、生活和安全方面享用的公共基礎,是旅游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先決條件.旅游業“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都需要城市基礎的完善和帶動[2].旅游配套設施包含旅游業發展必須的住宿、餐飲、景區道路和公共基本服務所需的各種配套,是旅游發展中重要的環節.而旅游城鎮的產業是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最大依賴,沒有可持續的產業做保障,旅游城鎮就很難實現健康發展.總之,旅游城鎮支撐體系對城鎮化發展影響巨大.目前,在許多旅游地的城市發展規劃和旅游發展規劃中都在圍繞旅游業和城鎮化的綜合發展構建支撐體系,只有健全的旅游城鎮化發展支撐體系才能實現旅游地旅游產業的規模壯大和城鎮化的質量提升[3].
2麗江旅游城鎮化發展現狀
2.1旅游產業的絕對主導地位已經確立
麗江地處云南省西北部,下轄玉龍縣、寧蒗縣、永勝縣、華坪縣和古城區,截至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127.5萬,城鎮化率33.92%,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1.8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6.88∶43.06∶40.06,其中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幾乎有75%是由旅游產業所貢獻.麗江是云南乃至全國旅游資源最為富集的地區,這里擁有3項世界遺產(麗江古城、三江并流、東巴古籍文獻)和各級各類知名旅游景點,吸引著大量國內外游客的到來.麗江旅游資源以“兩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風情”為主要代表.在旅游產業的引領下,旅游業帶動了交通運輸、餐飲業、住宿、旅游商品銷售及休閑娛樂等系列產業的發展,麗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級知名的旅游勝地,先后被評為“中國年輕人最喜歡的旅游城市”、“全球十大最令人向往旅游小鎮”等榮譽稱號.2014年,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 663.8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8.09%,實現旅游總收入378.79億元,其中,接待國內游客2 556.12萬人次,接待海外游客107.70萬人次,實現旅游外匯收入4.06億美元.旅游產業已經真正成為麗江第一大產業,并且隨著旅游產業的進一步融合發展,旅游產業正在帶動金融服務業、旅游地產業、生態農業和休閑療養等各種產業的發展.
2.2旅游城鎮規模不斷擴大
麗江是滇西北具有悠久歷史的商業重鎮,明清時期開始,大研古鎮有90%以上的人員從事商業活動,因此,形成了較為悠久的商貿集鎮歷史遺留.在1996年麗江地震以前,麗江縣城主要以麗江大研古鎮為中心零散分布.其中大研古鎮最早的面積3.8 km2.199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召開為麗江旅游業的發展提供契機.2000年以后,麗江旅游呈現“井噴式”發展,旅游者的不斷涌來催生著旅游餐飲、旅游住宿和休閑娛樂等產業在麗江落戶.為了加快城鎮旅游交通和城鎮住宿接待等配套的提升,麗江旅游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旅游城市用地的不斷攀升,城市用地不斷向外拓展,由1991年的617.32萬m2擴張到2012年的6 346.78萬m2,增加了近10倍.與旅游相關的商業金融地產增長迅速,在城市功能空間向外擴張的步伐中,麗江明確了實施新舊城分離發展的策略,新城的城市拓展向南和向東發展,南邊已經建立了玉龍新城區,東邊逐步發展以商貿物流、高新產業等為主的新團片區,靠近玉龍雪山的北邊建立了旅游休閑觀光和旅游度假接待為主的生態休閑旅游區,重點發展,西邊則依托大(理)麗(江)高速和拉市海風景旅游區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小鎮,明確了城鎮發展的東西南北功能布局.
2.3旅游配套設施和交通設施得以改善
麗江旅游業的發展對麗江交通基礎設施、旅游服務設施和城市設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1995年以前,麗江與外界的聯系僅靠一條崎嶇的公路,從省會昆明到麗江全程610 km需要21 h.為了加快麗江和滇西北旅游的發展,1995年6月建成麗江機場,市內各區縣主干道路建設先后完成.目前麗江機場已經成為云南省內第二大機場,全年麗江機場保障航班42 708架次,增長15.4%;旅客吞吐量485.2萬人次,增長21.3%;貨郵吞吐量7 037.7 t,增長10.7%,已成為云南省最大的支線機場.大麗鐵路于2009年建成通車,大麗高速于2014年建成通車,極大地促進了外地旅游者進入麗江的便捷度,也更加密切了與大理、昆明等省內各主要旅游集散地的聯系.麗江至香格里拉二級路面也已經建成,“十三五”期間,麗江重點建設的麗江-攀枝花高速公路將完成,使麗江進一步融入成渝經濟區,將促使麗江旅游市場更加火爆.城市和旅游基礎設施方面,市內所有景區的道路全面實現硬化和等級化,在主要旅游景區加強了旅游廁所、旅游標識、旅游宣傳服務和集散中心的建設,開通主要景區的旅游公交和旅游大巴,方便游客便捷出行.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星級賓館258家,其中:五星級賓館3家,四星級賓館16家,三星級賓館48家;旅行社29家;A級旅游景點18家,其中:5A級景點2家,4A級景點6家;紅色旅游基地1個,旅游配套設施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3麗江旅游城鎮化發展的支撐體系構建
3.1強化旅游服務設施,打造智慧旅游城市
基礎設施是以保證社會經濟活動、改善生存環境、克服自然障礙、實現資源共享等為目的而建立的公共服務設施[4].麗江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成為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近10年來,麗江旅游業的產值和游客數量呈現爆炸性增長,游客的季節性變動對城市的配套設施帶來了巨大挑戰,旅游地產的強勢介入擠占了大量城市公共空間.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旅游城鎮可持續發展和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旅游業的繁榮必將對旅游配套設施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為基礎設施建設積累了資金.在此基礎上,麗江不斷加強旅游接待配套設施的建設,興建大量賓館、酒店和旅游購物中心,改擴建了文化活動中心、商業廣場和城鎮街道,加強景觀綠化建設,創造美麗和諧的居住生活環境.與此同時,信息化和互聯網+旅游時代的來臨對旅游城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旅游是當前服務旅游需求和實現智能化旅游的根本訴求.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民眾對旅游公共服務的要求迅速提高,特別是面廣量大的自助游客和散客,約占麗江游客總量的85%以上,而且需求各異.依靠傳統的旅游服務模式,難以滿足差異化需求,依靠現代技術手段,才能實現旅游公共服務的革命.智慧旅游則正是依托物聯網、云計算等高新技術,整合旅游目的地各要素以及和旅游相關的各類資訊和服務于一體,利用智能手機等各類體驗終端,為廣大民眾提供“各取所需”的服務.麗江智慧旅游城市的打造需要實現以下變革:一是建設旅游公共服務信息化中心,在全市范圍內建立有效的旅游公共服務數據資源共享和分級管理機制,實現各種旅游信息數據的實時對接與交互.二是智能化旅游服務體驗終端,利用網絡和多媒體研發一批新型游客體驗終端,其要與各旅游信息中心和網絡數據對接,實現信息共享.三是開發打造“智慧景區”,在全市所有景區安裝各種觸摸屏和PDA等各類手持終端和定位功能,實現智能化自助導覽、導游、導航等信息服務及餐飲、娛樂等各種商務服務.四是搭建鄉村旅游網絡營銷平臺,游客可以便捷的在平臺上查詢到周邊鄉村旅游的平臺主打和自助項目,自行決定旅游出行和安排[5].
3.2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綜合交通網絡是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的重要基礎[6].麗江旅游城鎮化的推進是旅游產業發展的產物,旅游城鎮化的規模和質量提升得益于外來人口的不斷涌入.長期以來困擾麗江旅游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落后的交通基礎設施,使游客的可進入性差,高昂的交通成本阻礙了大量游客的進入.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政策不斷落實推進,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自然優勢和特色生物資源優勢,麗江已構建起公路、鐵路、航空為一體的外向型立體交通網絡的通道優勢.下一步,麗江交通基礎設施的改進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強化麗江航空樞紐建設.隨著個人收入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選擇航空出行,開辟更多的航線和加快國際航線建設可以極大地提高進入麗江游客的數量,除麗江機場外,積極加強瀘沽湖機場的建設,將麗江機場建設成云南面向東南亞的重要窗口.二是加快麗江-攀枝花、麗江-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建設,盡快與大理、香格里拉等旅游城市加強合作,共同打造大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圈交通網絡一體化,積極開拓和融入成渝經濟區,讓更多游客能夠快捷地進入麗江.三是加快重要旅游景區和旅游小鎮之間的快速交通網絡建設,區域內的交通便捷度關系到游客對旅游地的整體評價和印象,讓游客在旅游地能夠獲得方便出行是旅游交通設施建設的重要環節[7].
3.3促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旅游產業融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伴隨著旅游業和社會發展而出現的必然現象[8].旅游產業融合作為旅游業發展的一種創新形式,為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可以創造出很多新業態,旅游產業綜合性強、關聯度高、產業鏈長,尤其具有產業融合的特性,不僅可以為旅游業的發展創造更廣闊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創新優化,競爭水平提升以及組織結構優化等多種效應全面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從麗江實際出發,麗江旅游產業的發展可以進一步與特色農產品產業、生物資源加工和文化產業等多種產業進行融合,從而促進麗江地區全面進步與發展,尤其是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可以極大提升經濟發展的附加值.
總之,旅游城鎮化發展是一個旅游和城鎮化綜合互動的演進過程,旅游城鎮化支撐體系的全方位構筑課題推動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城鎮化的有序發展必將帶動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最終實現城鎮化與旅游的融合,雙贏發展.
[1] 金鳳君.基礎設施與人類生存環境之關系研究[J].地理科學與進展,2001,20(3):276-285
[2] 金建清,范克危.城市基礎設施評價的一種方法[J].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2(1):34-37
[3] 仇保興.實現我國城鎮化有序發展的難點與對策[J].城市規劃學刊,2007(5):61-67
[4] 申金山,宋建民.城市基礎設施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定量評價方法與應用[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0,13(5):10-12
[5] 徐娥,鐘偉,王玉玲.鄉村旅游地城市化問題研究[J].特區經濟,2010(7):149-150
[6] 黃光宇.山地城鎮地理學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7] 趙楠.城市基礎設施與城市旅游協調發展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3(6):90-91
[8] 李森,馬耀峰,劉智興.廣州旅游產業與城市基礎設施協調發展研究[J].河南科學,2013(10):1821-1823
Suppor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less developed regions—Taking Lijiang city as an example
BAI Hai-xia
(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Economic Management,Lijiang Teachers College,Lijiang 674199,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jiang,which with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discusses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Strengthen the tourism infra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strengthen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 intera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to build a supporting syste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ourism urbanization;supporting system;Lijiang
1007-9831(2016)07-0055-04
F592.7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07.014
2016-05-17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15C122Y);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青年基金項目(QNXM-201510)
白海霞(1982-),女,河南睢縣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區域經濟與旅游、物流研究.E-mail:purong161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