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牢記黨的重托,與職工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
□本刊評論員
今年7月1日是黨的95歲生日。
95年來,從理想激蕩的南湖紅船,到“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從建黨初幾十位時代先驅,到今超過8700萬黨員……中國共產黨始終與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將飽受屈辱的舊中國,帶上了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中華民族開辟出偉大的復興之路。
回望95載風云歲月,迎著中國夢絢麗曙光,我們深切地認識到: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強大動力,人民是我們黨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們的黨之所以能不斷前進發展,就是立黨之本、理想信念沒有動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改變,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沒有偏離,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沒有隔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之本,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這就是共產黨人的本。”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這是十八大以來,貫穿于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的一個重要思想,體現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宗旨。無論時代條件發生何變化,中國共產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永遠不會改變。
中國工會作為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其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要堅持自覺地接受黨的領導的優良傳統,做到與職工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帶領職工群眾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地跟黨走。
做到與職工群眾同呼吸,工會就須傾聽職工群眾呼聲,反映職工群眾意愿,集中職工群眾智慧,多想困難職工,了解職工思盼,與職工群眾心心相印,做些雪中送炭工作,這是黨的希望。
做到與職工群眾共命運,工會就須以實現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為準則,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不斷提高自我維權的行為能力,依法保障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與職工群眾同甘共苦,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這是職工的期盼。
只有贏得職工信任,黨領導的工會才能得到職工支持,工會也就能克服任何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時俱進推動工作的全面創新發展。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讓我們牢記肩負的歷史使命,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帶領職工群眾銳意改革創新,推動工會工作邁上新的臺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