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寧波“中國制造2025”為何拔頭籌
■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截至目前,已有30多個城市出臺了各自關于《中國制造2025》的行動綱要或實施意見。隨著全國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落戶寧波,也意味著試點示范工作的正式啟動。那么,寧波市為什么能拔頭籌?包括寧波在內的各大城市在制造領域未來的競爭走勢怎樣?現將有關數據對比報告如下。
據《中國制造2025寧波實施綱要顯示》,到2025年,全市將建成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5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家以上。2015年,寧波全社會R&D經費投入占GDP比例達到2.4%,共有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082家(其中國家認定9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313家);全市專利申請量58779件,其中發明專利16056件,比上年增長23.9%。
【對照城市:株洲】到2020年,株洲市規模以上制造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將超過3%,高于同期湖南全省的平均目標1.28%?!笆濉逼陂g,該市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年均提升1個百分點;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6.16件,排名全省第二。
【對照城市:西安】到2020年,全市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擁有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行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比重將達30%,到2025年達到40%。

表1 城市制造業2020年和2025年創新能力預期目標比較

續表1
此外,武漢、廣州兩市規模以上制造業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到2025年均將達到1.8件。

表2 城市制造業2020年和2025年創新工程預期數據比較
《中國制造2025寧波實施綱要》顯示,到2025年,寧波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將達到9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5個點,處于領先水平。除寧波外,其他城市的相關數據也各有特色。
【對照城市:南京】到2017年,全市新增主導和參與制定國際標準6項以上,主導和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0項以上。信用管理貫標企業達到1400家,省級信用管理示范企業達到8家。
【對照城市:廣州】到2020年,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達到15000家以上,到2025年,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建立全過程質量管理制度。
此外,龍巖市到2025年將創建中國馳名商標36件,省著名商標410件,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100件。

表3 城市制造業2020年和2025年質量效益預期目標比較
到2025年,寧波市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總指數將達97,低于全省同期平均目標3個點。
【對照城市:南京】到2017年,全市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總指數將達到117,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12個點。
【對照城市:杭州】到2020年,全市累計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300個,新增使用工業機器人2000臺,“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累計達到100家。
【對照城市:濟南】 到2025年,完成250家智能工廠(車間)示范工程建設,全市工業互聯網試點企業達到100家, 50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國家標準評估。
到2025年,寧波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累計下降20.8%,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將達到98%。
【對照城市:武漢】到2025年,全市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將達到99%,高于全省及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
【對照城市:石家莊】到2025年,選擇1-2家產業園區、15-20家企業組織實施重大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術產業化示范。此外,許昌、安陽、營口等地的節能減排力度也大于其他城市。

城市2020年和2025年制造業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比較

表4 城市制造業2020年和2025年兩化融合工程數據比較

表5 城市制造業2020年和2025年綠色發展工程數據比較
除上述四個方面之外,相關城市在制造業發展規模、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及匠人(人才)培育等方面也做出了詳細規劃。在產業規模方面,到2025年,杭州全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4.3萬億元;武漢全部工業總產值將達到3.5萬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將突破1萬億元。

城市2020年和2025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較
在結構優化方面,到2025年,廣州市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80%;東莞、杭州、嘉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超50%;寧波、常州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六成。
在匠人培育方面,杭州市力爭每年培育領軍層級高端技能人才100名,面向杭州重點領域的骨干層級技師、高級技師和部分緊缺工種高級工2000名,高級工以上基礎層級高技能人才3.5萬名。

表6 城市制造業2020年和2025年結構優化數據比較

表7 城市制造業2020年和2025年規模發展數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