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鎮縣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所 韓 斌
能源計量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
● 天鎮縣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所 韓 斌
計量是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眼睛”,是堅持綠色發展的關鍵。如何通過能源計量能力的提升、能源計量體系的完善,更好地服務國家節能低碳、服務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未來能源計量工作的重點。
能源計量 體系 節能
能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能源管理、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能源計量的基礎地位日益凸顯,能源計量已成為能源管理基礎工作和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能源計量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諸多不足,有待逐步完善。
1.制度不健全
缺乏一整套完善的能源計量法律制度體系,不能充分體現量值溯源和法制化屬性,能源計量法制化建設亟須進一步完善,從而保障能源計量工作的順利開展。
2.企業重視不夠,能源計量工作滯后
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不符合國家標準和相應規范的要求,并且在節能降耗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從原料、裝備、工藝到產品的諸多產出環節都明顯存在能源浪費。能源計量標準是企業開展能源計量工作的準則,但企業只是照搬標準,真正能夠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創新并加以靈活運用的并不多。雖然很多企業都認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但是卻不能真正落到實處。部分企業只顧產量、銷量,不管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問題。
此外,確保計量器具配齊與準確,是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企業使用計量器具與經濟效益脫節,能源計量管理沒有真正納入企業組織管理體系中,企業的能源計量、設備管理、數據統計、生產調度、財務核算等部門缺乏互動,企業普遍存在能源計量工作不到位和滯后的問題,甚至出現計量器具操作人員偽造數據的不道德行為。
3.能源計量先進技術及設備匱乏
當前,很多檢測機構尤其是基層檢測機構缺乏先進的能源計量檢測技術及設備,無法開展現場檢定工作;能源計量數據無法滿足為政府及企業對能源計量監測、實施能源管理提供客觀數據和決策依據的要求。
4.能源計量管理人才缺乏
當前,能源計量管理方面人才缺乏,能源計量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欠缺,導致能源計量技術管理水平較低。同時由于節能技術、節能產品方面的信息渠道不暢,致使很多從業人員對一些節能技術、節能產品的可信性、可靠性不了解,從而使用能單位在選用節能產品時無所適從。此外,對現有能源計量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不夠,影響著能源計量工作的正常發展。
1. 強化法制計量體系建設,推動能源計量發展
不斷完善法制計量體系建設和量傳溯源體系,以法制化建設推動能源計量工作的開展,進一步體現量值溯源和法制化屬性,全面提升關鍵量值的可信性,按照國家供給側改革的要求走法制計量之路,以法制計量、科學計量為支撐,力推工業計量及計量測試的應用,服務能源計量的發展。
2. 服務綠色發展,積極探索能源計量工作新模式
應以服務綠色發展為內容,圍繞國家能源資源節約、低碳綠色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需求,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計量發展規劃(2013— 2020)》,以節約能源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積極探索能源計量工作新思路新模式,不斷創新能源計量工作方式方法,構建能源計量服務體系,提升能源計量服務能力,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有力的計量技術支撐和保障。
3. 加強重點用能企業計量管理,提升其計量技術和管理水平
著力培育創建能源計量示范單位,引導和促進用能企業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提升其能源計量技術和管理水平。加強能源計量審查工作,加大對企業計量人員進行能源計量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要求的培訓力度。指導重點用能企業開展能源計量自查工作,同時加大對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推動用能企業嚴格計量管理。
4. 開展能源計量國際合作,推進能源計量科技創新
以“一帶一路”戰略為引領,推動能源計量國際合作取得突破。推動重點國家、地區能源計量國際合作,統籌謀劃推進能源計量領域合作,借鑒國際能源計量新技術、新思路,大力推進能源計量科技創新,進一步提升能源計量科技水平。開展能源計量科技戰略規劃研究編制,組織開展能源計量科技示范,全面推進能源計量發展。
5.提高能源計量檢測設備的質量和水平
計量技術機構要加強能源計量儀器儀表的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為企業提供現場計量檢測服務,要充分發揮計量技術機構、計量協會和社會中介機構的作用,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能源計量工作,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逐步建立為能源計量服務的技術平臺,在節能計量儀表配備情況的檢查、企業能源計量狀況的評判、人員資質的培訓考核等方面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組織能源計量和節能監測方面的學習培訓,推廣先進的能源計量檢測技術,提高企業能源計量技術和管理人員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