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
摘 要:實現有效教學和高效教學是初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的先進理論,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意識,開拓創新,在學習中總結經驗,從經驗中進行學習,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智慧。因此,有效和高效教學需要初中化學教師持續的反思和研究。
關鍵詞: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后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2-0350-110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行為為思考對象,是教師用批判和審視的眼光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過程、教學結果等進行的自我回顧和自我分析的過程。它是一種通過提高教師自我覺察水平促進教學水平監控能力發展,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從教學流程的角度出發,教學反思分為如下三類: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后反思。
一、課前反思:明確教學目標,把握相關教材,制定教學策略
教學前反思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的反思,包括對教學目標的敘寫、教學材料的處理、教學行為的選擇、教學組織的設計、教學方案的編寫進行反思。
(一)研究課標、教材,突出重點教學內容
初中化學課程的宗旨即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從化學的角度使學生初步了解化學的本質和價值、化學的發展歷史、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等化學的核心內容?;瘜W是一門在原子、分子層面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由此初步確定元素、原子、分子、離子、化學反應和能量等作為初中化學的核心概念。
(二)研究學生學習,制定教學策略
大量的事實證明:學生有興趣的事,就會主動去做,越做越好。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學習中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初中化學教學要深入了解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習程度等多種因素,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多層次、多角度地設計教學環節,提出教學目標,組織課堂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所收獲,有所進步,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二、課中反思:注重教學反饋,指導學生學習反思
課中反思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能否根據教學情況及時反饋,能否靈活有效地監控、調節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參與、交往、目標達成狀態進行反思。
(一)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反饋情境,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學習反思的整個過程都是以學生主動參與為核心,學生通過自我認識、自我剖析、自我評價獲得自我體驗,得到發展。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設置真實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所以,作為學生反思活動的促進者——教師,要創設輕松、信任、合作的學習和反饋環境,教學情境設置要依據教材或學生感興趣的生產、生活、社會實際以及科技發展的背景材料,引導學生認識化學的重要作用,便于學生參與,為學生創造參與反思的機會,幫助學生看到學習中的成就和問題,使反思活動得以開展。
(二)教師通過“出聲思維策略”來示范反思過程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表現,有效地監督和調控教學活動過程,及時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反思。教師可通過“出聲思維策略”來示范反思過程,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在哪里應用,分別從動機、方法、結果呈現、情境因素等維度提出思維的任務和內容。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知識,獲得情感體驗。教師要善于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挖掘探索,學會自主學習,在有效指導的前提下,放手讓學生進行體會和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在習題課中培養學生反思的能力
教師應按照教學的內容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指導,如理解題意、探究相關知識點、尋求解題思路、選擇解題方法等,從而提高反思能力?;瘜W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習題進行有效閱讀,將習題與知識點進行有效的銜接,從中獲得解題的切入點,是把凌亂的知識進行網絡化、系統化,尋找解題的最佳方案,有利于形成高效的解題方法。
三、課后反思:小結教學得失,關注過程效果,提高師生素養
課后反思主要指教師對整個課堂教學行為過程進行思考性回憶,并且提出一些分析、批判、改進性的意見及措施。應思考的問題是:實際授課過程與事先教學設計之間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況?它的表現形式為課后小結、信息反饋以及自我評價等。
(一)從學生測評結果反思目標的達成效果
近年天津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化學試題設計注重對初中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實驗等知識的考查。這些均是初中化學最基礎、最核心的知識,也是學生進一步學好化學的關鍵。學生作答中出現的錯誤應引起教師的重視。例如,近年初中畢業生作答天津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化學試題出現的主要錯誤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綜合性強的試題、讀圖識圖、信息遷移、科學探究、實驗操作等試題錯誤率較高。這些試題對考查學生思維的敏捷性、發散性、嚴密性和綜合性具有很高的區分度和很好的選拔功能。
(二)從教學效果反思教學過程的環節
課后反思是根據教學效果和體會,修正教學過程的設計、優化教學策略的過程。近年化學試題在考查學生各種能力的同時,也有意識地滲透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并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體現了化學源于生活、源于社會,又服務于生活、服務于社會的特征。因此,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關注社會實際問題,能積極用化學視角觀察各種現象和問題,切實感悟到化學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教師一節課下來,想想在哪些教學環節體現了以上思想,有哪些效果?學生在哪些方面有發展?目標達成如何?教學方法的適切性如何?從備課到上課,再到指導學生學習,有許多問題需要反思,需要解決。
總之,經過精心準備和具體的課堂教學操作,教師要用課后反思這一環節來分析、總結、評價自己的教學行為,達到積累教學經驗、增長教學智慧,實現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 史昕,周琳.談如何實現化學課的有效教學[J].衛生職業教育,2007(8).
[2] 張聯合.新課程理念下化學有效教學的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05(1).
[ 責任編輯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