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軍
摘 要: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然而,不少學生覺得它枯燥乏味,把生物學習當成了一種負擔,課堂上也就失去了應有的生機與活力。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運用教育教學的規律,巧妙引導,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生物課堂成為生長快樂的地方。
關鍵詞:課堂趣味性;多種手段;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2-0350-3
自中學新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教師都在不斷地探索、研究和創新。有不少名校相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課改模式。有些教師開始變得迷茫起來,到底哪種模式比較好呢?其實課改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習慣養成、邏輯推斷能力、創新設計能力等的培養,那么我們何必將自己的課堂禁錮于某種特定的教學模式呢?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劑。只有帶著興趣主動地去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最應該關注的就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自己的課堂充滿快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地獲取知識。
那么怎樣才能“寓教于樂”,打造出快樂的課堂呢?下面我就高中生物學科中增加課堂趣味方面談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用恰當的比喻使學生更容易理解
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用一些生動的比喻來引導學生對某些知識進行理解。比如,講到“物質的跨膜運輸”時,三種跨膜運輸方式的特點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并記住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我們可以這樣比喻:自由擴散就像是從河流的上游向下游運木頭,只需借助重力勢能差順流而下即可,也可以用滑雪下坡或者小球下坡時的情形來比喻;協助擴散就像是從上游向下游運沙子,既要借助重力勢能差,還需要船等運輸工具來協助,或以人騎自行車下坡來比喻;而主動運輸可以比喻為從下游向上游運鹽,既需要船等運輸工具,還必須主動做功來克服重力勢能差,或以人騎自行車上坡來比喻。再如在“植物的向性運動”一節中,根據不同情況判斷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是此處的一個難點。其實只要弄清楚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兩側的生長素分布情況,然后據此推斷兩側的生長速度差異情況即可。此處我們可以“馬拉車”來比喻。如果兩匹馬拉一輛車,兩匹馬的奔跑速度相同,車子就可以向前直行;如果其中哪匹馬跑得比較慢,車頭必然斜向哪一側。以此來比喻生長素濃度均勻時,胚芽鞘直立生長不彎曲;生長素分布不均勻時,生長素濃度低的一側生長慢,對側生長快,因此彎向此側。經過這樣生動的比喻,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化復雜為簡單,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二、用有趣的實例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記憶深刻
生物學科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在對知識的講授中,我們可以盡可能地與生活中的實例聯系在一起。如講到“神經中樞的功能”時,感覺是在高級中樞大腦皮層形成的,而非條件反射一般受低級中樞(如脊髓、腦干等)控制,這時教師可以講一個大家平時都可能碰到的實例:“當你的手一不小心被針刺,你是先感覺到疼還是先縮手呢?”學生按照慣性思維,回答錯誤的肯定居多,教師可以借此詳解其中奧妙,學生必定是帶著極大的好奇心專注地聽講的。又如我們講到“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時,我們可以舉這樣的一個實例:“為什么小孩會尿床,長大后就不會了?”這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經歷過的,學生必然會好好地思考。若想不明白不或表達不清楚,那么肯定會迫切地等待教師解開其中的謎團。教師正好借此時機詳加講述,效果一定比平鋪直敘地講出來要好。這樣以有趣的實例為引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定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三、幽默的語言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對知識加深印象
幽默的語言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要適當地幽默一下,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對知識加深印象。比如,在講到遺傳的時候,導課時可以這樣說:“以前我總羨慕趙雅芝怎么長得那么漂亮,而自己的長相卻如此平庸。今天我終于明白了,全是遺傳惹的禍。”通過這樣幽默的語言開講,課堂氣氛一下子就輕松起來了,為后面程序的進行做好鋪墊。又比如,習題講解時,學生錯將人體細胞無氧呼吸產物寫成了酒精,這類錯誤總有一部分學生犯。我們可以這樣說:“咱們有一部分同學有特異功能,他們的細胞無氧呼吸產生酒精,也就是說他們屏住呼吸就可以喝到酒了,大家如果都可以的話,那酒廠還不全倒閉了呀?”學生在一笑之后,肯定不會再犯此類錯誤了。
教師適時的幽默,既可以起到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也可以讓學生對相應的知識印象深刻。
四、合理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提高課堂趣味性
使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切合教學實際的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化抽象為直觀,而且在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課堂結構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可以找一些相關的圖片、視頻作為導課素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制作一些動畫使靜態的課本知識動起來,如光合作用過程、細胞分裂過程等都可用連續的動畫展現出來,使學生對課本上分階段講解的過程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和認識;我們還可以找一些相關知識的卡通動畫素材,幫助學生理解。這樣做可以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效率。
五、簡單易背的口訣可以讓記憶變得輕松起來
生物學科在理科中,需要記憶的內容相對多一些。怎樣使學生輕松完成頭疼的記憶任務呢?教師不妨多搜集一些相關的口訣,現在網絡上、教輔用書上都可以找到不少。比如,關于原核生物代表生物可用“藍色細線織毛衣”來記,對應藍藻、細菌、放線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又比如,有絲分裂過程口訣:“間期復制加合成、膜仁消失顯兩體,形定數晰赤道齊,點裂數加均兩極,兩消兩現重開始。”短短五句話,就可以將有絲分裂各階段細胞內部復雜的變化特點囊括其中,使學生可以輕松記憶。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總之,教師只要盡可能地使課堂輕松起來,快樂起來,就可以引導學生快樂地思考,主動地學習,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尋找快樂的引子,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快樂生物課堂吧!
參考文獻:
[1] 周平.興趣打造快樂的生物課堂[J].新課程:中學,2010(10):121-122.
[2] 呂恒娟.淺談生物課堂輕松快樂氛圍的營造[J].新課程學習:下,2012(10):127.
[ 責任編輯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