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
(黑龍江省地質調查研究總院齊齊哈爾分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36)
物化探資料在大興安嶺富西里地區找礦中的應用
■羅建
(黑龍江省地質調查研究總院齊齊哈爾分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36)
大興安嶺富西里地區地質條件十分優越,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砂金資源,但其植被覆蓋較好,巖金找礦的進展十分緩慢,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后,物化探找礦工作開展,這就為大興安嶺富西里地區找礦工作提供了材料基礎。本文從富西里地區地球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學特征的分析入手,探究了物化探資料在大興安嶺富西里地區找礦中的重要應用方法,旨在為相關地區的找礦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和指導。
物化探資料大興安嶺富西里地區找礦
富西里地區是大興安嶺新林區境內重要的砂金資源豐富地區,但自從八十年代發現巖金礦床以來,找礦工作進展緩慢,而物化探資料在大興安嶺富西里地區找礦中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基于以上,本文簡要研究了富西里地區找礦對于物化探資料的應用。
1.1 地球物理特征
大興安嶺富西里區域地球物理特征主要通過1:20萬重力場特征和1:5萬航磁場特征兩方面體現,通過對區域范圍內地層巖石密度的調查可以發現,其地層中巖石密度和基性火山巖的含量之間表現出正相關性,雖然侵入巖的密度和地質年代之間的關系并不明顯,但其與中暗色礦石含量之間卻表現出明顯的關系,大興安嶺富西麗區域的1:20萬重力場特征與黑龍江省1:100萬布格重力資料中的記載高度一致,均出現了2處高重力異常和3處低重力異常,3處低重力異常分別是中生代火山巖和酸性花崗巖引起,而2處高重力異常是局部密度較高的花崗巖和近東西走向密度較大的興華渡口巖群引起,所以結合探測結果可以發現,整個地區的構造以EW和NE向為主,SN結構規模相對少得多。而1:5萬航磁場調查資料可以發現,其以正負異常交替分布為主要形式,場值的主體是-200至200nT之間,負航磁異常、正航磁異常和正負交替航磁異常三種類型在該區域內都可見,前者主要是受中酸性火山巖和二長花崗巖影響,例如坐標為X=21640000,Y=5759000的M1號高航磁異常;負航磁異常主要受酸性花崗巖和花崗斑巖脈影響,如中心坐標為X=21663000,Y=5760000的M6等;后者主要受中酸性火山巖引起,如中心坐標為X=21644800,Y=5747500的M9等.
1.2 地球化學特征
大興安嶺富西里區域地球化學特征主要通過景觀地球化學特征、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元素統計特征和異常特征五方面體現,大興安嶺富西里區域是森林沼澤景觀區,整體地勢起伏并不大,存在永凍層和各種風化作用,受到元素存在和多方面化學作用的影響,通過調查采樣和統計發現,在此范圍內Au、Ag、Bi、Sb成礦的可能性較大,而且金及多金屬成礦的潛力也較理想,異常圈的存在對礦床的形成非常有利,使元素的富集特征比較明顯,例如新元古界興華渡口巖群地區,貴金屬富集形成礦床的可能性較大。整個地區存在多出異常區,如位于庫納森河中上游西側的異常區等,對其化學特征進行研究,需要分別針對性進行。
2.1 地質特征
在對富西里地區進行找礦過程中,復雜的地形,是找礦面臨的較大困難。富西里地區主要以巖石結構為主,并且各式各樣的巖石呈現出錯雜分布的特征。富西里地區存在大面積的火山巖,主要以侏羅統瑪尼吐組火山巖和白堊統光滑組火山巖為主,巖性主要為安山巖、安山質巖、粗安巖等為主要巖石構成。從巖石構成情況來看,在富西里地區的南西角,主要為晚三疊-早侏羅世侵入巖,巖石構成中,以花崗巖為主。地區內的脈巖發育較早,并且主要集中于南東部,以長斑巖為主。在地質變化過程中,巖石礦化蝕變主要有鐵礦化、高嶺土化等變化,這些變化對整體地質特征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對富西里地區進行開礦時,如何對地形進行把握,能夠更好地應對地質問題,成為開礦的一個關鍵問題。在進行實際找礦過程中,要注重對實際地形的有效把握,這樣一來,才能夠保證找礦的成功性和效率性。
2.2 物性特征及測量方法
在目標區域中實地采集相應的巖石標本,需要采集的巖石共三種,一是安山巖,其磁化率、電阻率、極化率都比較高,二是凝灰巖,該巖石的磁化率和極化率均比較低,電阻率中等,三是花崗巖,此類型巖石的極化率相對高于凝灰巖,電阻率比較低,但極化率比較高。正是這三種巖石存在各自的物性特征,使得物探法能夠良好的應用在區域找礦工作中。
測量區域地球物理特征時,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高精度磁法,通過此種測量方法可知,在查證區,具有非常復雜的磁異常,區域北部地區主要為正異常,占據的面積比較大,約為3/4左右,區域南部地區主要為負異常,占據的面積比較小,僅為1/4左右,高磁異常共包含兩處,位于查證區的不同線號位置處,面積各不相同;另一種是激電中梯法,通過該測量方法結果顯示,查證區存在明顯的具有分區性特征的視電阻率異常,在東部區域中,主要為低視電阻率,在西部區域內,主要是高水電阻率。
2.3 1:2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400字
在具體實踐中,一方面,我們要確定樣品初粒度。在采集樣品過程中,要擴大范圍,不能夠局限于某一方面,選取合適的取樣層位,促使樣品能夠充分反映出基巖的特點。以往實驗研究中,學者對富克山地區的主要礦元素進行實驗得出了粒度變化趨勢。由于富西里地區與上一地區具有十分相似的條件,因此在測量過程中,我們將B層采樣層作為研究對象,劃定40——45cm的深度后,收集砂土、粘土等作為主要實驗樣品。
另一方面,在1:2萬土壤測量過程中,我們共圈定了多種單元素,其中銅元素異常為7處、汞為6處等,根據組合異常實驗結果與當地地質特點來看,測量地區有望異常。如HT-2號,異常呈現條帶狀由北向西分布,蘊含了大量的鋅、鐵等十二種元素。綜合各元素異常來看,能夠判斷出是由金礦引起,具有較好的找礦前景。另外,HT-3號,各元素異常套盒情況較好,且規模十分可觀,值得進一步研究和實驗。通過化學測量能夠幫助我們更為科學、合理的推斷地質情況。
大興安嶺富西里區在開展找礦工作時,通過對前人物化探法資料總結和分析的基礎上,研究了區域的地球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學特征,并探討了實際找礦工作中物化探資料的具體應用,獲得良好的應用效果,這說明,利用物化探資料來找礦具有比較高的可行性,可在實踐中進一步的應用研究。
[1]李明飛.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富西里地區金多金屬礦床綜合信息成礦預測 [D].吉林大學,2015.
[2]劉濤,王獻忠,李向文.大興安嶺富西里地區成礦條件與成礦預測 [J].黃金, 2012,06:21-26.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6-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