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冰
(遼寧省地理信息院遼寧沈陽110035)
新地理信息時代的信息化測繪
■姚冰
(遼寧省地理信息院遼寧沈陽110035)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信息技術得到推廣,現如今,信息技術已應用于各行業領域中,并取得了驕人的成效。測繪行業是我國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基礎,要將信息技術應用與測繪行業中,建立起測繪信息化體系,不但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還對國民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但是,我國測繪行業發展較為落后,測繪信息化系統的建立并不健全,不能夠在應用中完全發揮其能效。因此,我國應對測繪信息體系推行大力發展,讓測繪信息體系走向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
測繪工程信息化技術應用
信息化測繪技術的發展,不僅代表測繪這一行業,還代表國家信息化技術能力的增強,信息化測繪已經逐步取代了我國傳統的測繪技術,成為我國測繪行業新的里程碑。信息化測繪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在其技術開發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測繪的技術研究和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通過對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建立起全新的信息服務平臺。隨著測繪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信息化測繪逐步發展成以GPS/GIS等技術為核心的一項新技術。信息測繪主要包括信息的獲取、信息的管理、信息的輸出等數字化功能,同時還要根據以上具體的功能建立起測繪技術服務,將信息化測繪技術與信息測繪的最終產品相結合,實現土地利用與管理的智能化。
1.1 攝影測量與遙感
攝影測量作為測繪工作中所應用到的間接技術,對測繪工作的開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攝影測量也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有了根本性的轉變。數字攝影取代了傳統的光學儀器,不僅成像清晰,可攝距離也大大增強了。近年來,衛星遙感技術也得以升級和優化,其中高光譜遙感衛星可對地球表面物質以及物理信息進行精確掃描和定位;雷達遙感衛星則可對地面以及地表層的動態信息進行捕獲,通過信息的實時更新來達到預測地質災害的目的。這一技術在測繪行業中的應用,為測繪行業的地理信息更新有著重要意義。
1.2 移動計算
人類在社會中是一個移動的生命體,不以固定的形式存在。因此,測繪中的測量、放樣、施工以及維護也都要在室外完成。由于人行動的不確定性,地理位置也很難確定,因此,地理位置需要通過信息手段進行實時更新。無線數據通信技術對此進行了較為完整的詮釋?,F如今,第三代移動通信正逐漸普及到千家萬戶,第四代移動通信也將成為將來所推廣的重點,移動的通訊定位也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捷。
1.3 GIS技術
當今對于GIS的技術研究主要是包括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是關于信息的獲取以及信息的處理技術;第二方面是關于異構分布的數據管理的有關技術;第三方面是關于三維健民的表達技術;第四方面是關于技術網絡的學習服務技術;第五方面是關于信息的數據挖掘技術等。
1.4 GPS和測繪儀器
測繪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測繪儀器,測繪儀器也是測繪工作的主要載體。由于信息化的到來,測繪儀器已由工具形式轉變為了具有數字化、自動化特點的現代化測量儀器。GPS衛星定位系統是人們進入20世紀以來的發明,應用范圍廣泛,也用于各行業領域當中,可用來導航、檢測、定位等。目前,軍事、航天航空、輪船、車輛等都依賴于GPS技術作為主要的定位導航系統。
2.1 城市空間信息管理
城市空間信息管理通過收集各方面的空間數據,實現信息化管理,逐步將城市空間規劃深入到規劃管理層面,使城市管理模式拓展為城市空間規劃信息管理模式,實現城市信息數據三維可視化,管理周期可控化以及規劃支持模型化,通過城市空間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實時更新相關地圖數據,一方面可以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以提高他們的應變能力,企業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更加復雜,企業對于地理信息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消防、保險、通訊等行業對于地理信息服務的要求更加不可低估,另一方面是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細致、精確的查詢平臺,從而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與效率。
2.2 信息化測繪體系化發展
信息化測繪依靠高效、全面的地理信息應用體系。地理信息服務是測繪工作的根本目的,一要轉變服務模式,建立從模擬地圖服務、數據拷貝服務、數據定制服務、系統集成服務、在線應用服務到數據挖掘服務的多層次服務體系;二要提高應用層次,研究跨區域、跨行業、跨比例尺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建設以協同辦公為基礎的縱向、橫向聯動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三要提升服務水平,推動和開展地理信息的在線服務,打造以政府門戶網站為基礎的一站式訪問和服務平臺;四要擴大應用范圍,廣泛開展與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增強對空間問題認識的準確性、可比性和深刻性,為信息化社會提供基于地理空間關系的知識服務。
空間數據從內容、形式和質量以及提供等方面都難以滿足應用的需求,高質量的空間基礎數據的集成管理明顯成為地理信息系統(GIS)建設、應用和服務的瓶頸。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從提升服務水平為主,為網絡信息用戶提供良好的互動交流服務,實現數據的實時共享與及時的更新,促進空間數據生產以及管理應用方面的進一步發展,在當前空間數據標準化的因素逐漸突出的狀態下,應該不斷的提高空間數據標準化質量,以此來滿足技術發展的實際需求,在數據的及時更新基礎上需要確立明確的政策規范來加以保護,明確信息使用中的責任分配問題,這樣可以使空間數據的獲得與使用可以達到可持續運轉的模式效果,符合我國的國情的現狀,在數據生產層面應該不斷對技術自動化進行完善,增強數據來源的多樣性,逐漸形成信息服務的大眾化、社會化的發展。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信息化測繪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測繪技術,是基于數字化測繪體系發展起來的,在工程測量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信息化測繪技術具有靈活性強、適用范圍廣、精確度高、實時性強等優勢,是我國測繪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相信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測繪技術必將實現一體化、智能化模式,構建完善的信息化測繪體系,優化工程測量流程,提高工程測量的效率,為工程建設提供有力的依據。
[1]于紅波,劉惠明.信息化測繪體系下測繪工程專業培養模式優化設置 [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2 (24):163-166.
[2]沈紅果,袁乃輝. 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應用中的發展 [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32(2):128-129.
TN98[文獻碼]B
1000-405X(2016)-6-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