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燕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環境保護局山東泰安271000)
新時期城市飲用水水源的保護措施
■張燕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環境保護局山東泰安271000)
生命起源于水,城市飲用水健康深受全社會的關注。因為經濟增速以及工業發展,環境與資源成為了城市飲用水共同面臨的問題。怎樣讓人們可以放心地使用健康飲用水,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城市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本文通過對城市飲用水水源現狀的分析,探討相關的保護措施。
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措施
城市是現代人類社會的集群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人類的政治文化與經濟科技中心,支撐著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盡管經濟建設促進了城市規模化發展,而且數量日益劇增。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城市飲用水問題卻不得不被提上發展日程。水作為生命之源是人得以生存的關鍵,但當前的飲用水問題十分嚴重。因此,要想解決好城市飲用水問題就需要以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思維,合理利用水源,保護好飲用水水源地。
我國的城市大約有600多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約2300個,每年供水量超過500億m3,服務著我國上億的城市人口。盡管目前城市飲用水水源的水質較好,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保護也受到了重視,不過依然還是有水質超標、飲水安全不達標等問題出現。氨氮、石油化工需氧量和高錳酸鉀指標等超標的問題一般是河流型水源;氨氮、總磷和化學需氧量超標一般是湖泊型水源;而氨氮、錳、鈦、高錳酸鉀指數超標一般是地下水水源。
在城市飲用水水源污染中,河流型水源大多數是因為工業生產生活污水排放;居民生活與禽畜養殖則污染湖泊型水源;地質原因或者生活污染及工業污染則對地下水型水源產生影響。而根據城市飲用水水源監測來看,當前很多縣級市的水源水質監測水平不高,缺乏專業性,尤其是經濟落后地區的城市水源水質監測大多都不完善,通常只做常規項目,一些大中城市盡管有一定水源水質監測能力可是卻沒有把完善的指標當做參考,而且監測內容中也缺少一些有毒有害污染物[1]。再從城市水源環境管理來看,水源保護的飲用水水源覆蓋力度不夠,部分納入保護區的也有待優化調整。還有就是飲用水水源保護規范執行差、執法不嚴等問題普遍存在,沒有認真執行管理規范,水源保護工作效果不理想。
2.1規范取水許可與加強水源地環境治理
為了讓城市飲用水水源的新污染源被有效控制住,就應該在取水許可和排污項目設置審批制度上進行嚴格規定。在取水許可審批方面,對取水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進行論證審查,把好工程項目的審批關,必須要求主體工程和污染防止設施的設計、施工、投產同步進行,如果和相關規定不符則堅決不通過審批;另外,還應該將飲用水的水體作用和水質保護目標進行詳細規定,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及排污許可證制度。以水功能區為單元,城市飲用水水源區的污染物排放總量、環境污染控制兩個目標的制定按照不同飲用水水源區的環境質量情況、當地水資源保護計劃、經濟發展規劃三個因素來全面考慮[2];還有就是要求水源地企業加強環境治理,禁止在水源區建立排污口排放污染物,根據國家有關要求,并結合本地實際修訂排污費征收辦法,提高排污費征收標準。對水源區制定實施更嚴格的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地方排放標準,完善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制度,出臺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評估辦法。
2.2做好水源地管理
針對城市飲用水水源區制定安全的保障執行方案,輔之以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策略,對相關的安全保障機制進行完善,將城市的生產生活用水及水源地保護之間的關系統籌協調好[3],認真規劃地下水超采區與相關的功能區,讓地下水資源在充分利用的同時還能夠被科學保護。
對于已經在持續開采的水資源,就應該嚴格執行開采設計方案,并且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不能進行打井取水,如有必要,把農灌機井關閉掉。為了確保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措施的科學執行,并為科學建設管理提供依據,要統一調度水資源,以便于城鄉供水的水源需求在緊急情況下依然秩序井然。
除此之外,還要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盡可能減少生態環境破壞風險,循序漸進地使生態環境得到修復,防止因為水土流失而出現的面源污染。同時,規范地下水資源保護管理機制,對地下水和自備水源開采進行從嚴限制。
2.3實施水源地生態保護
對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污水截排系統進行完善,集中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合理建立一定數量的中小型污水處理站,將那些很難統一收集的分散生活污染就地處理。另外,在生態建設中,提高農藥化肥的使用率,對其使用量進行嚴格控制,以防止水源地被農業生產所污染。在城市社區中做好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強化垃圾回收處理效率。積極打造河流生態保護建設工程,例如在農田、工廠和水源區間種植用作緩沖帶的植被,或者擴大濕地面積,尤其是要將飲用水水源區的水體保持與生態保護工作做好,不能因為水土流失而污染水資源。
2.4加強城市基礎水源工程建設
作為城市飲用水源管理的核心基礎水源工程建設異常重要。所以,必須做好重點工程的調蓄能力控制工作,以提高城市人群的飲用水安全,并放寬非飲用水水質標準的限制,讓城市的非飲用水使用成本不致于太高,在城市進行分質供水。認真抓好城市節水工作,通過供水設施改造改變浪費現象,因為那些老舊的供水設施很容易引起水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城市污水排放的處理也不科學,直接排放會污染飲用水水源,因而一定要據此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因此,加強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可以提高水源地現有水質的標準、水源地水功能利用率、完善水源管理制度,控制水土流失。同時對改善水源地的生態環境,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促進水資源持續利用,實現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資源型、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1]張韋倩,楊天翔,王壽兵.我國城市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及未來研究重點[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05):34-35.
[2]張曉光,王強,劉慧,李慧.大連市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系統模型[J].現代農業科技,2011(12):254.
[3]楊秀娟.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綜合管理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 (08):121.
X52[文獻碼]B
1000-405X(2016)-3-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