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惠勇
(四川省安科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淺議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的研究與探討
■黃惠勇
(四川省安科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我國采礦事業的發展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對采礦技術和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確保采礦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本文就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特點進行闡述,提出要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應用和采礦工程的施工安全策略,以保障采礦工程的整體效益。
采礦工程采礦技術施工安全
由于采礦工程具有作業環境比較復雜、結構多變、影響因素多等多個特點,使得安全事故發生比較頻繁。因此,對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于施工安全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可以更好的提高采礦工程施工全過程的安全性,對于促進我國采礦事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根據相關調查和分析可知,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特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井下采礦工藝技術比較復雜。與露天采礦技術相比,井下材料技術存在的安全影響因素更對,使得采礦安全性和生產效率都比較低。由于井下采礦作業場地較小,受到各種不定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因此,要不斷提高采礦技術水平,才能提高施工安全性;第二個方面是,井下的采礦技術相對更多。在不同規模和不同類型的采礦工程中,采礦技術的選擇和應用情況等都不一樣,如在井下采礦中比較常用的長壁開采技術,在煤礦開采中的應用較廣,而金屬礦產的開采業應用非常少。由此可見,井下采礦技術相比露天采礦技術要多很多;最后一個方面是,采礦技術更新速度比較快。隨著經濟不斷發展,采礦工程數量越來越多,是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趨勢,使得采礦技術得到不斷更新。與此同時,企業想要獲得更多利潤,就必須不斷提高采礦技術水平,才能提高采礦效率和質量,最終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采場圍巖中控制技術的應用在采礦工程的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必須對采場周圍的情況有比較充分了解,如巖石的結構、采場圍巖的基本情況等,才能不斷完善采場圍巖的控制理論。同時,對難度較高的采礦層進行合理分析,如穩定性、構造和傾斜度等,以對整個采礦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對環境比較惡劣的情況下,支護圍巖與同放頂巖層之間的作用情況、支護效果和支護技術等進行分析和檢測,以不斷完善相關技術。另外,還有對部分巖層的控制技術進行分析,如沖擊地壓發生時的有效預測和防治,以有效提高采礦效率,保證采礦工程的整體質量。
(2)深礦井的開采技術應用目前,采礦工程中的幾個主要關鍵技術是沖擊礦壓防治、礦壓控制、瓦斯與熱害處理和井巷布置等,根據深礦井的開采情況可知,采礦技術正在不斷創新和提升中,主要應用的采取技術有作業場所周圍環境的觀測技術、深井圍巖結構與應力場分布研究技術、深井沖擊礦壓監測技術與防治技術、深井高產高效采礦配套技術等,在促進我國采礦事業可持續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執行根據采礦工程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各種管理機制,合理構建科學的生產責任之地,有效明確各崗位的作業流程,以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標準執行,確保采礦工程施工順利進行,使全體員工的生產和財產得到安全保障。在實際的采礦生產過程中,要將上級安排的任務和安全管理目標逐級分解到各個部門和相關負責人身上,才能使安全制度得到真正落實,以在不斷增強企業員工安全意識的基礎上,確保采礦工程的生產安全。與此同時,不斷加大安全工作的監督力度,制定合適的獎懲制度,在堅持召開安全工作會議的同時,確保施工安全得到可靠保障。例如:對每個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檢測、認真落實日常檢查、不定期進行安全抽查,如果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以提高采礦工程的整體安全性。
采礦工程的危險|生非常大,我國也曾發生過比較嚴重的安全事故,給采礦人員的生命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以此保證人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工作。其需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首先,要構建科學的井下生產責任制度,明確規定各個工種崗位的操作流程,以便順利實施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具體來說,就是要分層、分解井下安全生產目標,將責任嚴格落實到具體的人員和工作上,促使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保證生產的安全。強化安全工作,還需要加大檢查力度和處罰力度,并堅持和落實每周的安全例會制度。其次,要大力檢查安全責任,及時消除井下采礦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綜合應用多種方法,例如日常監測、專業檢測和大規模檢測等。如果有重大的安全隱患存在檢查過程中,需要責令相關責任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整改任務,并以書面的形式向上級匯報,避免出現問題。再次,要結合礦山的具體隋況,在科學地制訂災害應急方案時,要將災難事故作為重點考慮的內容;提高采礦人員的自救、互救能力,培養緊急情況下處置事情的意識,并完善和健全災難應對體制;強化救助演練,結合具體情況,對災難逃生和救援方案進行科學的制訂;應用高科技的救援和檢測設備,以保證礦區的生產安全,使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護。最后,為了避免因通風不暢而導致的窒息災難,對礦區來講,構建通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進一步完善通風系統。除了要強化通風管理外,還需要構建檢測風量、風質和風速的臺賬,促使其與相關要求相符。此外,還需要落實基層班組建設,在班組建設中加入安全管理規劃內容,不能只重視生產,還需要重視安全;構建班組考核等級制度,給班組提供一個更加規范和科學的平臺。
綜上所述,采礦工程的整體環境比較復雜,需要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制定有效的施工安全策略,才能提高采礦效率和施工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注重高技術、高素質人才的吸收,不斷提升全體員工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的創新采礦技術,提高施工安全性,最終提升采礦工程的整體效益。
[1]郭志偉.煤礦工程采礦新技術之淺論 [J].機械管理開發,2015,01:97-99.
[2]侯利強.煤礦采礦工程中的不安全技術因素分析 [J].煤礦現代化,2015,01:51-53.
[3]史貴棟.現代化采礦工藝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應用 [J].科技展望,2015,02:119.
F416.1[文獻碼]B
1000-405X(2016)-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