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平
(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華北分公司南陽基地儀器中心河南南陽474780)
淺析我國石油物探技術現狀及發展
■王平
(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華北分公司南陽基地儀器中心河南南陽474780)
隨著石油的多年開采,石油的剩余量縮短了很大一部分,因此,石油的緊缺導致了國家對石油的物探事業十分重視,雖然中國的石油物探技術以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其與世界的先進水平相比還是具有一定的差距,故而嗎,只有努力提高石油物探技術,才能有效的促進我國石油開采行業的發展。本文主要對中國石油物探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對石油物探技術的未來發展進行展望,以攻破物探技術的瓶頸,進一步推動我國石油行業的發展。
中國石油物探技術發展現狀未來展望
石油的物探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時間了,從最初的物探技術發展到現階段,其技術的發展得到了飛速的進步,雖然我國石油物探技術的發展已經十分迅速,但是相比于發達國家,其技術還是相對較為落后,因此,石油的物探技術仍需要不斷的發展和更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具有效率的進行相關工作,促進石油行業的不斷發展,推動我國石油勘探、開發的最大化效益。
1.1沙漠地震勘探技術
根據點來設計井深;對炮點、檢波點進行靈活布設;對沙丘曲線進行靜校正;對觀測系統進行優選;在疊前進行偏移;對儲層進行綜合性描述;對縫洞儲層定性描述等7項技術為基礎沙漠地震技術。
1.2復雜山地地震勘探技術
寬線與大組合,三維與大組合;以衛片為基礎的變觀設計,對炮點及檢波點進行優選的技術;對表層調查進行綜合并建模的技術;對靜校正進行配套的技術;以起伏地表為基礎的疊前深度偏移技術;對速度、構造進行建模的技術,對深度域進行解釋的技術。
1.3海陸過渡帶地震勘探技術
對檢波點高精度的定位;對綜合導航體系進行定位;對淺海進行采集以及對氣槍陣列進行合理設計等4種技術為基礎的海陸過渡帶地震技術。這種地震技術是進行渤海灣立體勘探的技術支撐。
1.4黃土塬地震勘探技術
對儲層的物性以及其含油性進行預測;對共反射面元進行選擇和均化;對疊前進行偏移;校正四域迭代法初至折射;對多個區域進行去噪;對多線、彎線以及連線進行非縱觀測;對古地貌進行刻畫等8種技術為基礎的黃土源地震勘探技術。
1.5大型城區地震技術
可以詳細的得知地理信息,可以地下進行管網的調查;能夠聯合激發井、震;可以進行非縱形的觀測;還能夠進行新、老資料的聯合處理。
中醫學歷史悠久,其治療效果經過臨床的充分驗證。采用中藥治療重癥肺結核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選擇。中醫學理論認為,以機體正氣虛弱為本,癆蟲乘虛而入,導致肺陰損傷、正氣虧耗,病情纏綿不愈[10]。脾為肺之母,肺氣虛后子損及母,導致脾肺兩虛。因此對于重癥肺結核的治療應在補虛的基礎上注重清熱肅肺[11]。
1.6富油氣區帶高精度地震技術
可提高二次三維采集技術;增加表層調查的精確性;科學的分析井的最佳位置以及計算井深;可高精度靜校正以及連片處理;此外,還能夠疊前儲集層描述。
1.7油藏地球物理技術
全方位角的進行地震采集;高精度維持地震的振幅、頻率等信息;相對標定以及構造煙花解釋;對薄儲集層進行演化分析;3.5D綜合地震以及4D地震;井中地震和測井、鉆井一體化解釋。
1.8綜合物化探技術
能夠進行三維采集;能夠對高精度進行航磁;對油區進行IPR的解釋以及能夠進行重鎮以及聯合反演等技術。
2.1高密度地震技術
可以進行連續的信號采樣,對觀測系統的道密度、炮密度進行覆蓋以及成像,能夠去噪和校正偏移,提高三維數據的分辨率,是油田開發變得更加的輕松容易。
2.2多波地震技術
能夠對多波系統進行優化處理,是系統的三維設計、施工、轉換以及測量等變得更加的精確,此外,多波地震技術還能夠對三維三分量的數據進行轉換處理,對靜波中的錯誤數據進行校正,對縱波以及橫波的層位進行標定,對振幅、波形的特征進行分析。
2.3全數字地震技術
能夠對高精度低降速帶調查,能夠激發寬頻帶,可以收集低聲噪音,因此,全數字地震技術能夠去噪、寬頻、保護振幅特性的保真、保護弱信號等處理方法研究,使地震信號分辨率得到較大幅度提高。
石油物探技術在未來短時間內的發展方向主要有四個方面,其一是加強石油物探勘測階段的技術,其二是完善物探評價階段,其三是研究更多的功能以用于石油的開發階段,其四是以綜合石油物探的功能以應用于石油物探的二次開發以及采收率提高階段,下面將對這四個階段的未來發展進行詳細的敘述。
3.1勘探階段
在石油的勘探階段,石油物探的發展方向要用重磁電進行石油的采集,要處理好疊前的偏移,能夠精準的進行疊前儲集層的預測以及能夠進行圈閉評價。
3.2評價階段
能夠在地震勘測技術的基礎上進行高精度三維的發展,能夠對疊前地震的屬性進行詳細的說明,能夠對井下的流體性質進行識別,能夠建立油藏靜態模型以及對圈閉評價定性或是半定量。
3.3開發階段
開發數字地震的更多功能,高密度地震的更多頻率。多波地震的共振以及四維地震的形態、更多的流體識別技術等,以更多的技術來支持石油物探技術的開發階段。
3.4二次開發以及采收率提高階段
相處更多的方法來實現鉆井、勘測的一體化,并開展動態的滾動評價方式,以此來使石油物探技術在二次開發以及采收率提高階段得到全面的提升。
綜合全文的敘述,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我國石油物探技術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突破,但是石油物探技術仍然具有可以發展的空間。在本次的石油物探技術的探討中,主要對石油物探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討論,即沙漠地震勘探技術、復雜山地地震勘探技術、海陸過渡帶地震勘探技術、黃土塬地震勘探技術、大型城區地震技術、富油氣區帶高精度地震技術以及油藏地球物理技術;然后對物探技術的進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包括高密度地震技術、多波地震技術、全數字地震技術以及4D地震技術;最后對物探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即勘探階段、評價階段、開發階段以及二次開發以及采收率提高階段物探技術的發展方向。
[1]劉振武,撒利明,董世泰,唐東磊.中國石油高密度地震技術的實踐與未來[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9(02).
[2]劉振武,撒利明,張研,董世泰,王玲.中國天然氣勘探開發現狀及物探技術需求[J].天然氣工業.2009(01).
[3]劉振武,撒利明,張明,董世泰,甘利燈.多波地震技術在中國部分氣田的應用和進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06).
[4]王喜雙,董世泰,王梅生.全數字地震勘探技術應用效果及展望[J].中國石油勘探.2007(06).
TE[文獻碼]B
1000-405X(2016)-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