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秀艷
(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環境保護局內蒙古赤峰025550)
淺談水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技術分析
■張秀艷
(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環境保護局內蒙古赤峰025550)
近年來,水環境檢測成為各地環保部門關注的重點,尤其近幾年水污染事件的持續爆發,本文根據現行法律中的相關規定總結了水環境檢測中的質量技術分析,希望本文的寫作對同行業有所幫助。
水環境監測技術分析具體措施
水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技術就是采用化學、生物以及物理等相關技術,連續或者間斷的對水體進行監測,監測水體中的污染物的成分,并作出詳細的分析報告,從而判斷出水體的污染程度,對水體做出質量簡評。目前我國在水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技術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在監測理論、監測模型、監測技術等方面都有了新的進展與提高,并且在污水處理與監測環節也取得了顯著地成就,在減少水體污染,維護生態環境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不能否認,在與國外先進的水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技術相比之下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1水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素質不高
據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我國水環境監測中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主要體現在對監測儀器的使用和工作態度上。很多工作人員不能正確的操作監測儀器,而且他們的工作態度不端正,沒有明確自己的職責,使得水環境監測質量大打折扣,嚴重阻礙了水環境監測的進一步發展,不利于進一步保護水資源,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2.2水環境監測的相關法律不完善
我國水體監測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缺乏系統性、整體性,這不利于水環境監測的進一步發展。同時法律制度上的欠缺還會導致工作人員的散漫,大大降低了水環境監測的質量與效率,不利于進一步貫徹實行國家頒布的水環境監測政策,同時也不利于水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技術的提高。
3.1采集前的準備工作
(1)采集前應對采樣容器、采集器皿進行選擇和洗滌,針對根據待測物質的特性選擇適宜的材質的容器,同時選擇合適的洗滌劑進行清洗,然后涼干備用,針對有特要求的待測物質做到采樣容器固定專用
(2)采樣人員的配置:采樣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采樣時需采樣人員至少2人以上參與現場采樣工作,對生產工藝復雜的廢水樣,需要采樣人員要對生產工藝充分了解,以保證采集的水樣具有代表性。
(3)采樣點的設置是否具有代表性[2]。在確定和優化監測點時,應遵循尺度范圍原則、信息量原則和經濟性、代表性、可控性原則以及可操作性原則,以《水質采樣方案設計技術規定》(HJ 495-2009)的要求為依據,尤其是企業生產廢水采樣,需要充分考慮以上因素,當然也要考慮采樣的方便性和可行性。
3.2現場采樣
根據所采水樣類型,確定采樣方法,按《水質采樣方案設計技術規定》(HJ 495-2009)確定采樣點。采集地表水水樣時應避開漂浮物、表面的油污,如果水層較淺,應注意避免攪動底部沉積物,采集井水樣品時先把水管中的水放凈,從泵房出水管處放水,采集湖、庫水樣時要注意采樣深度,二次供水設施盡量避免采樣,尤其是分析糞大腸桿菌和高猛酸鹽指數指標時,一定杜絕在二次供水末端采樣。采樣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油類、BOD5、溶解氧、硫化物、余氯、懸浮物、糞大腸桿菌、放射性等項目需要單獨采樣。
3.3采樣質控措施
在同一個采樣點上采樣時,同時采集雙份平行樣,按密碼方式交付實驗室進行分析,可按10%-20%的頻率采集密碼控制樣。以上方法只能判斷采樣和分析中的精密性,卻難以估量采樣誤差的大小,更無法分清誤差的主要來源是發生在現場,或是發生在實驗室分析過程中。因此,多采用在同一個點上采樣時,同時采集雙份平行樣,A樣和B樣,并按照和采集樣品相同的操作,將實驗室用純水采入空的樣品容器中,用作現場空白C樣。
4.1實驗室環境
在水樣進行分析前,必須創造潔凈的實驗環境[5],盡量減少實驗內污染成分、溫度、溫度對試驗分析的影響。分析用儀器設備、玻璃量器應定期進行檢定校正。同時根據實驗需要,選用合適材質的器皿,使用后應及時清洗、晾干,防止灰塵等沾污。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實驗室內不得進行相互有干擾的組分分析。
4.2實驗用水
實驗用的去離子水要在獨立的制水間制備,并要經常檢查水質。一般實驗用水的電導率小于2.0μs/cm。對于一級用水盡可能用前現制,不貯存。二級水和三級水制備后可盛裝在密閉的聚乙烯容器中。盛水容器保持清潔,應定期清洗,以免影響水的質量。
4.3試液
所用試液應根據使用情況適量配制試液,選用試液瓶時盛裝時,容積和材質都要合適,并注意容器的密閉性。配制試液時,在試液瓶上貼上標簽,寫明試液名稱、試液組份、試液濃度、配制人、配制日期等,并注明試液的有效期。試液在保存過程中應注意防塵、避免陽光照射、遠離熱源,必要時可在瓶口罩上燒杯防塵。試液一經從試液瓶倒出,不得返回。保存在冰箱的試劑,應置室溫時才能使用。
4.4標準溶液
標準溶液應使用純度不低于優級純的試劑或基準試劑配制,盡量購買標準物質使用。在購買標準物質時,必須購買有證標準物質。
4.5化學試劑
要經常檢查試劑是否變質、失效,若有及時廢棄。取用試劑時,遵循只出不進、用后及時密封、分類保存的原則。防止將固體試劑或液體試劑混合貯放,嚴格防止試劑交叉污染。一般試劑配制時,應不低于分析純度。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自然環境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尤其是水污染異常嚴重。為此水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技術便應運而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體污染,但是其質量控制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國必須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同時結合自身特點,創新并發展,為進一步促進水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技術的提高而努力。
[1]葉炳效,張佳武,趙文舉.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相關措施的探討[J].河利與南水北調,2010(7).
[2]李玉倩.淺談水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保障措施[J].科技資訊,2014(5).
DF468[文獻碼]B
1000-405X(2016)-3-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