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大瓊 邵維
(1吉林大學吉林長春130026;2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東北油氣分公司吉林長春130026)
石油物探關鍵技術創新分析
■吳大瓊1邵維2
(1吉林大學吉林長春130026;2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東北油氣分公司吉林長春130026)
現代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石油這一項重要資源,為了滿足社會對石油資源的需求,就需要確保石油質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盡可能加大石油開采。但是,石油開采首先需要石油勘探,而勘探結果對于油田開采工作的進行又有著直接的決定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滿足國內對石油資源的需求,本文在分析石油物探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對未來發展中石油物探發展創新進行論述,希望能夠以石油物探技術來推動石油勘探開發,最終達到滿足石油需求的目標。
石油物探技術發展創新
隨著最近幾年石油物探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以地震勘探技術作為主要的一系列技術,在石油勘探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石油物探技術使用中,需要精密儀器設備的支持,同時,還需要滿足復雜地質目標的采集要求。所以,在石油物探關鍵技術分析中,就應該以地震勘探技術為核心,開展進一步分析研究。
針對當前形勢需求,在石油物探關鍵技術的分析中,主要是針對地震方面的技術做出研究,希望能讓研究更具針對性和適用性。
1.1高分辨率三維地震勘探技術
在石油物探關鍵技術中,高分辨率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包含了采集、處理與解釋三個環節,屬于一項系統化工程。目前,我國所形成的高分辨率地震技術屬于實用型生產技術,與常規地震技術相互配套。在最近幾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術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第一,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術可以進行高精度的地表結構模型調查。第二,進行特殊激發震源的研制,還可以將高頻信號的能量提高,同時,還可以利用好炸藥所激發出來的能量,將對地面設施的破壞以及表層帶來的干擾作用都降低。另外,高分辨率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在最近幾年也擁有明顯的特色[1]。比如基于折射波的一致性地表校正技術,地質模型研究技術,優勢頻帶算子外推去噪處理技術等。在我國,高分辨率地震技術取得明顯的發展空間,但是隨著薄儲層和勘探小構造對于地震資料的要求逐漸的升高,該技術也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分析,才能滿足勘探開發對高分辨率的要求。
1.2高密度地震技術
2003年在中國的東部以及西部開創了高覆蓋次數、小面元、小道間距的高密度地震實驗,2006年之后,高密度三維地震勘探實驗的覆蓋面積已經達到了數百平方千米,并且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通過高密度地震技術獲取的相應地震資料,可以對提高分辨率,提高保真度以及降低噪音都有著很多幫助,其應用前景也非常的廣闊。在地震資料品質方面,高密度地震優勢非常明顯,不僅僅是混響的優勢,還兼具波數響應的優勢,同時,采集足跡消除效果也非常明顯。
以地震勘探開發技術為核心,對石油物探關鍵技術深入研究,才能夠讓其發展擁有足夠的創新空間,擁有足夠的創新潛力。
2.1利用先進的石油物探技術,結合地質構造特點,創新其應用與發展
由于國內油氣田的石油地質條件復雜,石油開采的難度較大,所以,在針對中國實際石油地質條件的情況下,就應該創新發展技術:第一,在地震的裝備設施上,無論是陸地的裝備,還是海上裝備,都應該偏向于多項發展,避免渠道單一性。第二,創新采集技術,朝著寬方位、寬頻帶的方向研究。第三,創新全波形的反演等地震處理技術。第四,開發地震解釋技術,確保其發展能夠做到與時俱進。
2.2地震裝備投入需加大
之所以國際地震采集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就相關的資料調查顯示,寬方位與寬頻帶采集技術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雖然在很多方面的研究中,我國石油技術都取得明顯的進步,但是在多波勘探處理技術等方面的創新研究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想要將這一部分先進技術發展,就應該合理地運用計算機能力,對相應的軟件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想要創新石油物探技術,趕超國際先進的物探技術,就應該在地震采集設備投入上多努力[2]。
2.3注重自我創新和自主研發
在應用地震勘探等領域,國內的物探技術基本上能夠達到國際一線標準,但是在自主創新能力上,還有著明顯的差距。所以,在今后的發展中,自我創新與自主研發就成為石油物探關鍵技術創新的重要。同時,要懂得結合具體區域的石油地質特點,致力于前沿技術創新,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2.4積極使用高新技術進行石油物探
在石油物探技術應用于油氣勘探開發時,要懂得高新技術的使用,懂得新方法的嘗試,能夠引入國際上先進的試驗,來彌補國內這一方面試驗的空白。然后,針對國內油田的具體情況,對引入的方法進行改造,在不斷的試驗中尋求創新、尋求進步,最終選擇擁有良好性價比的技術手段,針對結果做好一一的記錄,然后保存試驗成果,以此來創新石油物探技術,提高油氣勘探開發的效率。
2.5挑戰攻克技術瓶頸
因為國內石油勘探區域地質環境的復雜性與多樣性的影響,無論是地面,還是海上的勘探與開發,都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所以,要做到技術的創新,懂得攻克難關,打破瓶頸,能夠根據不同的研究領域,研發不同勘探開發階段的技術,利用逐一攻破的方式,實現國內石油物探技術的創新發展,同時,還能夠滿足儲油量快速增長的實際需求[3]。
時代的發展,讓我們明白閉門造車只能夠讓自己陷入失敗的深淵,懂得國際之間的相互交流合作,才能夠實現技術最快的創新發展。在石油物探關鍵技術方面,也要與國外大公司相互的交流合作,不斷地借鑒、不斷地研發、不斷地創新,才能做到與時俱進,讓物探技術滿足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為石油勘探開發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1]劉振武,撒利明,董世泰,鄧志文,徐光成.中國石油物探技術現狀與發展方向[J].石油科技論壇,2009(03):21-29.
[2]杜金虎,趙邦六,王喜雙,張研,易維啟,汪恩華.中國石油物探技術攻關成效及成功做法[J].中國石油勘探,2011(Z1):1-7+171.
[3]呂昕.石油物探項目工期風險分析與控制方法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2.
TE[文獻碼]B
1000-405X(2016)-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