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釗泉 潘遠會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廣西地質勘查院廣西南寧530001)
淺談礦產地質勘查方法的應用
■梁釗泉潘遠會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廣西地質勘查院廣西南寧530001)
近年來,我國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礦產資源開采的速度增加緩慢。礦產地質勘查是一項具有高投入和高風險以及緊迫性的領域,為了有效的緩解人類對礦產資源的供需矛盾,就不得不加大對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研究力度。如何提高地質礦產勘查以及找礦效率則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闡述了當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中常用的技術方法,并分析了地質礦產勘查以及找礦新技術。
地質礦產地質勘查技術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前的地質勘查理論和技術方法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地質勘查中,涌現出了大批先進的勘查理論和技術方法,從而為現代的地質勘查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質礦產勘查以及找礦技術依據其原理可劃分為地質方法(主要有地質填圖法、碎屑找礦法和重砂找礦法等)、地球化學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遙感遙測法、探礦工程法等。
2.1地質填圖法
地質填圖技術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地質研究工作。地質填圖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礦產勘查工作的成效。在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地質填圖工作的主要任務是:(1)查明工作區各種巖石的空間分布、巖性巖相特征、成巖時代和它們的接觸關系;(2)研究工作區所處大地構造單元的位置、查明區內構造的類型、性質、產狀和規模,研究它們的形成時代、成因聯系和空間分布規律;(3)基本查明區內礦床(點)和礦(鈾)異常所賦存的地質環境及主要控礦因素,研究礦床(礦點)的礦化特征及其空間變化特征;(4)分析和總結區內成礦地質條件、控礦因素和成礦規律,為成礦預測和進一步找礦提供依據。
2.2碎屑找礦法
利用礦石、含礦巖石和蝕變圍巖風化形成的機械分散暈(碎屑)進行找礦的方法,稱為碎屑找礦法。該技術又分為礫石找礦法、河流碎屑法。
礫(滾)石找礦法指的是當礦體及近礦圍巖風化后,其大大小小機械破碎產物靠重力或雨水沖刷到山坡和溝谷中的坡積或沖積物內,便形成礫石分散暈。在野外可根據滾石分散暈的形態,向地形的高處追尋礦化露頭。如果礦體、含礦巖石及近礦圍巖的風化機械破碎物被山洪或水流搬運到離礦體露頭較遠的河床沉積物中,則可利用這種礦化碎屑向上游尋找礦化露頭,這種方法即稱為河流碎屑法。在追索河流碎屑時,要充分利用放射性物探儀器,要注意觀察礦化碎屑的巖性,了解這類巖石的分布地區和范圍,以便縮小找礦范圍。
2.3重砂找礦法
應用重砂礦物進行找礦的依據是重砂機械分散暈(流)的存在。該法主要用來尋找某些有色金屬(W,Sn,Bi,Pb,Zn),稀有及放射性元素(u,n)以及Cr、Ti、金剛石、砂金等礦床。根據取樣對象,重砂測量可分為自然重砂和人工重砂兩種。重砂法的找礦過程是沿水系、山坡或海濱在疏松沉積物中系統取樣,經室內重砂分析和資料綜合整理,并結合工作區的地質、地貌特征和其他找礦標志等,圈定重砂異常區(地段),從而進一步發現砂礦床、追索尋找原生礦床。
2.4地球化學找礦方法
地球化學找礦方法是以地球化學分散暈(流)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調查成礦元素或伴生元素在地殼中的分布、分散及集中的規律,達到進行找礦的目的。地球化學測量是通過系統的樣品采集,借助于各種快速微量元素分析的技術手段來獲得找礦信息的。化探常用于區域地質調查,對區域成礦遠景進行評價;也可用于勘查各階段尋找隱伏礦體。在地質礦產勘查中,化探方法往往作為一種找礦的輔助手段,但由于要進行取樣分析,工作效率較低,異常解釋較復雜,尚開展得不夠普遍。隨著分析方法和取樣工具的改進,數據處理的電氣化,未來地質礦產勘查以及找礦時會普諞府用。
2.5放射性找礦方法
當前,放射性找礦方法發展很快,新方法不斷涌現,例如氡管法、大面積氡子體收集膜法、鈾釙比值法等。放射性物探方法的種類很多,按其測量對象不同,可以分為γ測量、β測量、γ+β測量、α測量和射氣測量等。
2.6遙感找礦法
遙感找礦法是現代高新技術在礦產勘查領域內應用的直接體現:從地質體物理信息的獲取、數據處理和判譯,直到最后形成各種專門性的成果性圖件,整個過程涉及現代光學、電學、航天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地學領域內的最新科技成果。因此,與傳統的找礦方法相比,遙感找礦法有著明顯的優勢和發展前景
在成熟勘探環境中,未被以往的勘探工作所發現的礦體往往沒有包含在過去的勘查模型中。深部的和難識別的礦體不容易被常用的勘查技術所探測到,因為與之相關的信息是微弱的和(或)非常復雜的,所以通常難以獲得足夠的信息來對它們的位置進行準確的預測。應用新的勘查找礦技術就是專門為了采集微弱的復雜信息并分析它們與未發現礦體間的復雜的非線性關系。能夠促進成熟勘探環境中預測性找礦發現的新技術主要包括如下四類。
3.1新的信息檢測技術
主要通過檢測一些原有技術檢測不到的新信息為礦床預測提供更加充足的證據,如偽隨機三頻激電技術、活動態離子技術和選擇性提取技術。
3.2強抗干擾能力的地球物理技術
主要在強干擾背景(這是成熟勘探環境中地球物理勘查的主要障礙)中檢測與礦化相關的信息,如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技術。
3.3微弱信息檢測技術
主要檢測與深部隱伏礦床有關的微弱信息,如構造地球化學方法、深穿透地球化學方法。
3.4數據處理與數字成圖技術
主要是從復雜的數據中提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并給出更明了的表達,如多維統計技術和有限模糊聚類技術。雖然先進勘查技術的應用對在成熟勘探環境的預測性找礦發現十分重要,但必須強調,絕沒有“萬靈藥式”的勘查技術。即使應用了最先進的設備,也必須以詳細可靠的地質資料為基礎。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礦產資源需要的不斷增加,地質勘查以及找礦技術也不斷的完善和創新。只有在不斷的在地質勘查以及找礦的實踐中積累經驗,科學合理的運用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才能不斷的完善和創新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從而提高地質找礦效率。
[1]周貴昌.關于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13):1-4
[2]劉有良.試論我國當前地質礦產勘查技術與采礦技術中應注意的問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32).21-22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3-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