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永魁
(河南省澠池縣氣象局河南澠池472400)
人工影響天氣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
■丁永魁
(河南省澠池縣氣象局河南澠池472400)
隨著全球變暖,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發生頻繁發生,人工影響天氣技術被廣泛應用,通過人工增雨來增加增雨量,緩解溫度上升帶來的干旱問題;利用人工增雨降低都市空氣可吸入顆粒物等,越來越被重視。近代以來,人工影響天氣在防災減災中的發展是關注的重點,本文分析了目前人工影響天氣在氣象防災減災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
人工影響天氣氣象防災存在問題發展建議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人工影響天氣在預防、減少氣象災害方面作用更加突出。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在防御和減輕氣象災害、營造美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合理利用云水資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氣候變化明顯強烈,尤其是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增大,水資源的嚴重缺乏,各地干旱地區也越演越烈,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在相關的科技人員不斷地努力下,研究出了向云層中播撒干冰、碘化銀等催化劑,實現人工影響天氣的愿望,減少氣象災害。
利用人工影響天氣,在預防氣象災害、改善氣候變化上作用顯著。人工影響天氣的項目主要有:人工增雨、人工消霧、人工防雹、人工削弱臺風、人工消云、人工防霜凍、人工抑制雷電等。目前,我國開展較多的有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雨、人工消霧這4項。自從我國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后,收效顯著。比如,在各地多次抗旱中,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農民保豐收;森林草原大火撲救過程中,組織增雨作業,挽回經濟損失;組織人工增雨(雪)作業,有效增加生態用水和湖泊蓄水,為營造美好生活創造了基礎條件。
我國自從1958年起全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規模逐步擴大,其作業規模已居世界首位,有效減輕了各種氣象災害給國民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但是,其在實施中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2.1實施技術尚不成熟
我國采用人工影響天氣雖然實施面積和規模較大,但是其一般采用的方式是飛機播撒碘化銀和干冰或者采用高炮、火箭將碘化銀發射到低空云層中,以催化增雨,在技術上并未完全成熟。人工影響天氣還是一門年輕的、發展中的科學技術,還有許多科學技術問題有待解決;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這種尚處于試驗階段的技術造成了一個突出的矛盾,那就是社會需求與科學技術能力的差距。
2.2研究成本較高
人工影響天氣一般采用的方式是飛機播撒碘化銀和干冰或者采用高炮或者火箭將碘化銀發射到低空云層中,以影響云體物理結構,向有利于人們預定的方向轉化,研究成本較高,難以大規模推廣。因此,科研人員在研究這項技術時應盡量降低成本,以降低購買資金,讓此先進技術廣泛惠及民生。
2.3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我國雖然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規模大,但具體實施作業的技術人員大多是臨時抽調的農民工,存在著年齡大、學歷低、專業知識貧乏、流動性較強等劣勢,嚴重影響人工影響天氣的健康發展。隨著近年來空中航線的不斷增加,所要求技術人員工作作業的空域時間縮短趨勢明顯,必須要求操作人員搶抓作業時機,適用現代化探測裝備,消除不安全隱患因素,這都是對現有人員的一種挑戰。
人工影響天氣是目前預防和減輕氣象災害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效果最顯著的方法之一,因此加大對人工影響天氣技術的研發,促進人工影響天氣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應用發展有著很大意義。
3.1加大現代化科技技術和人員支撐
加強人工影響天氣現代化建設和科技支撐體系的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隊伍,提高基層作業人員素質,科技實施和組織作業是核心。時代在發展,科技在不斷的進步,加快研發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條件預報、監測、催化和效果檢驗技術及新型裝備,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技術在不斷創新的同時,加大人工影響天氣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力度,是必經之道。學習、掌握人工影響天氣這門復雜的科學技術,需要一大批高素質人才來承擔。
3.2強化法規標準和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組織的正常運轉都必須有法律法規制度保障,有嚴格、措施到位的安全管理體系。完善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法律,部門和地方相應配套法規規章,從宏觀上建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強制性標準。利用已有的設備和技術,加強試驗研究,并在國家法規及作業規范方面給予界定,全面提高科技水平。加強空域申請、彈藥儲運、現場交通、作業人員安全等方面管理;加強高炮、飛機、火箭等的作業能力,為地方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3.3建設好防災減災設施
地方政府都是在氣象災害發生后才會想到采用技術解決,如干旱嚴重才進行增雨,森林火災發生才采用增雨滅火等,這樣雖然可以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但是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地方政府應進行防災減災設施建設規劃,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基礎設施建設。氣象部門應當加強利用衛星技術,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氣象災害扼殺在搖籃里,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3.4政策支持降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成本
該技術研究成本較高,使得難以大規模開展。所以要政策支持,加強科技研究,降低作業成本,力求研制出投入小、效益高、機動、靈活便于操作的人工影響天氣裝備。
3.5進行人工影響天氣區劃,加強防護管理
我國土地遼闊,氣候多樣,因此,要針對不同的氣候條件進行人工影響天氣區劃,加強對重災區的管理和對當地民眾的防災減災教育,做好預防工作。這樣既可以把人力資源發揮到極致,也可以把氣象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
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不僅是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需要,也是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需要,對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地的氣象部門應該積極開展人工影響天氣的研究工作,加大對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促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健康快速發展。
[1]李懷志.人工影響天氣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研究 [J].北京農業,2011(12):185.
[2]王昌明.氣象防災減災中人工影響天氣的探究 [J].農業與技術,2012(10).
[3]趙鋼,周長征,姜永征,等.人工影響天氣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及發展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0(14).
[4]張英,趙子明,高鵬.五原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現狀及對策 [J].現代農業科技,2010(12).
P48[文獻碼]B
1000-405X(2016)-3-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