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楊

“一帶一路”是我們國家的重要戰略創意,上海和香港作為我們國家兩個金融中心,合作關系緊密,在共同服務“一帶一路”的戰略中承擔了重要的責任。
上海金融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中的獨特優勢
“一帶一路”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統攬外交、社會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和創意,對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新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化多邊和區域合作,開創我國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上海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創新發展的先行者、新載體,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新平臺,是聯通“一帶一路”和對外開放新樞紐,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既是上海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央賦予上海的使命。近年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自貿區改革不斷推進,為上海服務好國家戰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一,上海金融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為推進“一帶一路”的戰略提供了重要的平臺。目前上海已經形成包括股票、債券、貨幣、外匯、商品期貨、金融期貨、場外衍生品等在內的全國金融市場體系,是國際上少數幾個市場種類比較完備的金融城市之一,2014年上海的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了786萬億元,2015年1-9月份上海金融市場交易額總額已經超過1100萬億元。
第二,上海金融機構體系日益健全,為推進“一帶一路”的戰略提供了新的重要的支持。截止到2015年6月末,上海的法人金融機構總數已經有1448家,金磚銀行也已經成立,成為首個在上海的國際金融機構,進一步提升了_上海金融中心的影響力,下一步我們將有重要的金融機構和市場要素機構落戶到上海來。
第三,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不斷深化,為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了便利。目前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的制度體系已經形成,國家金融管理部門相繼發布了51項支持自貿區金融建設的政策措施,也制定了15個金融方面實施細則。面向金融市場的平臺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上海黃金交易所啟動了黃金國際版交易,上海期貨交易所設定了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海的證券交易所將在區內設立國際資產交易平臺,積極開展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我們也形成了運用自貿賬戶開展貿易融資、跨境人民幣、境外借款等一批新的可復制的案例。2014年6月上海自貿區啟動了自由貿易賬戶的試點,到2015年9月底有38家金融機構有分賬和單元的系統,每季自由貿易賬戶已經達到了3萬多。最近上海自貿區與國際金融中心聯動的方案已經獲得了國務院的通過,近期也要發布,上海金融對外開放將繼續擴大,為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了新的支持。目前在滬的各類外資法人金融機構總數已經超過了400家,占上海法人金融機構總數的30%左右,其中總部設在上海的外資法人銀行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合資證券公司、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法人、財產險公司占內地總數的一半左右。
第四,上海金融發展的環境持續優化,為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了保障,近年來我們通過主動實施各項金融服務措施,積極吸引金融人才集聚上海。與此同時我們上海也成立了金融審判庭,金融仲裁院,金融法治環境不斷優化,在政協的推動下,我們設立金融法院的倡議也得到了中央的支持。
滬港金融合作有助于更好服務“一帶一路”的戰略
2010年1月19號上海金融服務辦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事務庫局,在香港簽署了關于加強滬港金融合作的備忘錄,就雙方健全滬港對話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共識。備忘錄簽署以來,每年香港財庫局和上海聯合舉辦滬港金融合作會議,來自雙方的相關政府部門、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市場的代表出席會議,在會上確立滬港合作項目,并加以推進。近年來我們滬港在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一是滬港兩地金融市場加強合作,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分別和香港交易所簽署了合作協議或者備忘錄,經過兩地的積極溝通,一系列指數ETF產品已經在兩地交易所上市。2014年11月17日開通的滬港通的股票互聯互通交易機制,也成為我們兩地金融合作和開放的重要范例,為我們下一步金融開放和合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好的通道,這次合作擴大了兩地股市容量和參與者范圍,進一步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和健康發展。
二是滬港兩地的金融機構互設不斷擴展,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總部在滬港設立了法人銀行,有30多家香港金融機構在上海設立了經營機構和代表處,在上海的浦發銀行、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太平洋保險等14家金融機構在香港開展了業務,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業績。2015年8月份證監會出臺了三項開放措施,允許CP在上海設立合適的證券公司,港資最高比例可達51%,目前上海已經初步形成了方案。
三是滬港兩地的金融人才交流加大力度,2012年上海市金融辦和香港財庫局開展了大學生交流和考察活動,兩地共安排了21 2名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參加了項目,產生較大的反響,為滬港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服務“一帶一路”戰略的四條建議
“一帶一路”戰略是上海金融中心以及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的重大機遇,特別是在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開放以及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等方面。上海按照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的總要求,努力實現以長江經濟帶、四個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以及上海自貿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多項聯動。上海與香港作為國家兩個具有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滬港兩地的合作對服務好“一帶一路”戰略具有重要意義,為實現流通特別是資金流通具有重要作用,對雙方發揮重要的優勢,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以及金融機構擴展方面進一步合作,更好服務“一帶一路”戰略,我們初步考慮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加快推進金融市場的開放。2014年1O月1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瀘港通,2015年7月10日啟動了黃金滬港通,為境外人民幣持有者提供了有效的投資渠道,目前我們也在研究保險的滬港通方案。由于境外投資者參與上海的金融市場比例比較低,我們要向香港學習,下一步借鑒自貿區改革先行先試,不斷優化完善滬港通,加快金融市場的開放,進一步拓寬和擴大境內外參與上海金融市場的渠道和規模,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機構,以人民幣資金投資境內的債券和試點投資其他的金融市場,積極探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個人投資者直接參與投資境內外金融市場的有效方式,在上海自貿區內要加快推進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平臺建設。
二是推動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使用。“一帶一路”戰略對人民幣的國際化將是重大的機遇,下一步我們研究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到境內金融市場來發行人民幣債務,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以及資金流通,使上海成為海內外重大項目的投融資中心。上海和香港分別作為在岸的人民幣業務中心和離岸重要的金融市場中心,我們要加強在岸和離岸市場互動,促進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使用,積極開展與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亞投行以及其他多邊地區合作,通過政策性、開放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合作的模式,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
三是支持“一帶一路”戰略建設,我們支持兩地金融機構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發揮金融機構境外分支網絡的作用,增強服務“一帶一路”的能力,推動兩地金融機構的對外開放,鼓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資金參股滬港兩地的金融機構。
四是我們要加強金融合作的機制建設,為進一步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合作,我們將積極探索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覆蓋的區域主要的金融通信城市,簽訂金融合作的備忘錄,開展投融資、結算、信用擔保等,減少市場風險,搭建合作的平臺,發揮服務的協調機制。